“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很多人對這一論述有誤解,以為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好了經濟也就自然發達了,這樣理解顯然是不對的。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時也會存在衝突,而當兩者發生衝突時,就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犧牲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顯然,習近平總書記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在強調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而不是指“綠水青山”天然就是“金山銀山”。


將“綠水青山”變成收入,關鍵是要將生態環境的社會收益內化。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問題是將美麗山水和鄉愁變成農民收入卻面臨著兩方面的困難:一是生態環境屬公共品,由於生態環境消費不排他,無法向遊客收費;二是生態環境消費即便能夠收費,也往往難以計價。比如鄉愁是遊客的一種主觀感受,遊客享受了多少鄉愁說不清,鄉愁值多少錢也說不清。


為“綠水青山”設計盈利模式,經濟學提出的辦法是尋找委託品,將那些不能計量或計價的商品(服務)藉助某種委託品進行交易。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現實中類似的例子很多。我所知道的:湖南永州新塘村土壤環境好,當地農民就把無汙染的土壤環境委託到蔬菜上,將蔬菜和“環境”一起賣到了粵港澳;吉首隘口村將當地特殊的氣候、土質委託到茶葉上,將茶葉和“氣候”銷到了全國。


往深處想,生態環境的不同要素其實都可以找到相應委託品。上面的例子中,農民將特色山水委託到了特色農產品上;同理,鄉愁雖不好計量或計價,但也可委託到古村、古樹、古井、古建築的門票上。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可以推斷,只有找到了委託品,社會收益便可內化,“綠水青山”就有了盈利模式。而生態環境一旦能帶來收入,人們就會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要特別指出的是,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尋找委託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積極作為。


首先,政府應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的投資,要是路橋不通,即便山再青、水再綠,遊客進不去也不可能變成“金山銀山”;再有,政府應為生態環境資源確權,推動生態環境資源變資產,讓改善生態環境的投資者可以取得收入。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分析至此,我們可得出三點重要結論。


第一,不同社會文明形態的形成,是由不同時期稀缺性要素所決定的。隨著我國工業化進入到中後期,人們的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由於生態環境已變得越來越稀缺,物以稀為貴,於是使損害生態環境的代價越來越高,這樣就決定了工業文明必須向生態文明轉型。


第二,保護生態環境,關鍵在內化社會成本,使企業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大體保持一致。大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表明,用市場機制限排要比政府限排更有效。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第三,改善生態環境,重點在內化社會收益,建立起社會收益與私人收益的平衡機制。


而將社會收益內化,辦法是為不同的生態環境要素找到委託品,並設計出相應的盈利模式。同時,政府應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投資,為生態環境資源確權,推動生態環境資源變資產。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經濟講堂》】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