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疫情所動,泰特正常呈現安迪·沃霍爾“重複的力量”

澎湃新聞獲悉,儘管因疫情導致的確診病例持續增加,但英國藝術場館並像法國美國等採取閉館,而是繼續不為之所動。

3月12日至9月6日,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回顧展,重新審視這位波普藝術明星的生活與創作。在那些家喻戶曉的名人肖像畫之外,展覽從沃霍爾早期的速寫到晚期的跨性別者肖像,從銀色氣球到《最後的晚餐》的大量印刷與排列,呈現出他在藝術中的超前性。“沃霍爾在展現重複的力量上是專家,通過重複,他增添了一些東西,而沒有讓我們感到乏味,也沒有消解事物本身。”《衛報》評論員阿德里安·塞爾(Adrian Searle)寫道。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的複製品,經過絲網印刷,在一幅長畫布上重複了60遍。畫布上的黑色油墨、刮刀擦過處的褪色和印刷的錯位佈滿了整面牆,除此之外,這個漆黑的房間空無一物。泰特現代美術館最新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以“低劣”的機械印刷和粗糙、鮮明、強悍的風格戛然而止——如此突然,以至於我以為我一定是錯過了某個地方。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六十幅最後的晚餐》,1986

沃霍爾的去世就像這場精心策劃的回顧展一樣,結束得過早而突然。1987年,沃霍爾在膽囊手術後逝世,年僅58歲。退回到展覽開始的地方,在另一間漆黑的房間,首先映入眼簾的一件作品是電影《睡眠》:影像中的詩人約翰·焦爾諾(John Giorno)正在酣眠。這部完成於1963年的慢鏡頭黑白影片持續時間超過5小時。它幾乎是靜止的,滿載著陰影和夢鄉的重量。你可以將它看成一種“靜物”,與沃霍爾版本的《最後的晚餐》形成有趣的對比,後者讓達·芬奇的作品變成了一種膠片。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自畫像》,1986

性、酷兒、死亡和宗教是沃霍爾藝術的永恆主題。在沃霍爾早期的繪畫作品中,你能看出他真的很會畫——他移動著畫筆,彷彿就像用指尖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劃來劃去,描述著一場由嘴唇、髮絲和慵懶的眼睛構成的“盛宴”。在1957年沃霍爾自己出版的《黃金書》(Gold Book)中,他畫了很多年輕男人,書裡所有這的字體都是他母親寫的,而她其實只知道斯拉夫語的西裡爾字母。展覽中的一些細節真的很重要——1921年,茱莉亞·沃霍拉(Julia Warhola,沃霍爾的母親)前往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的船隻乘客名單;1968年,理查德·阿威頓(Richard Avedon)拍攝的沃霍爾胸部的照片,照片中的傷疤是他在“工廠”(沃霍爾的工作室)被瓦萊麗·索拉納斯(Valerie Solanas)持槍襲擊後留下的。相比之下,裝著藝術家假髮的玻璃櫥窗似乎沒那麼重要了:只能證明自己是些悲慘的遺物。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男孩與花》,1955—1957

藝術家去世後,他們的聲譽往往會下降,有時甚至永遠無法恢復。沃霍爾自己的墮落髮生在他還活著的時候,當時,相比於那個戴著假髮、精雕細琢、痴迷名譽、卻神秘莫測的安迪·沃霍爾本身,他的藝術似乎已經變得次要。然而,自從他死後,他的名氣和影響力都大增。2002年,泰特現代美術館用一整層展示他的創作。一年前,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用350幅作品帶我們走過他不朽的生命旅程。最近,由藝術評論家布雷克·格普尼克(Blake Gopnick)撰寫的千餘頁沃霍爾權威傳記剛剛出版。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花》,1964

展覽的突然結束像是在催人離開。那些影片,那些“電椅”、陰影畫,還有早期稀奇古怪的商業插畫在哪裡?那些後期的名人肖像在哪裡?不過,有些東西是可以錯過的。這場展覽在回溯其藝術軌跡與複雜性的同時,也用同樣多的筆墨著色了他的生平,構成了我們在2020年可能需要的“沃霍爾”。

當我們走到那些讓沃霍爾成為著名的波普藝術家的作品面前,我們看到的是168幅瑪麗蓮·夢露的嘴唇、50幅夢露肖像、一個女人墜樓35次、10個布里洛盒子、100個坎貝爾湯罐頭、112個可口可樂瓶。還有更多。雖然數字無關緊要,但重複本身、它所蘊含的執著性與陌生性卻至關緊要。沃霍爾在展現重複的力量上是專家,通過重複,他增添了一些東西,而沒有讓我們感到乏味,也沒有消解事物本身。性、呼吸、潮汐的重複,謊言的重複,名利工廠的重複生產、自我膨脹和自我否定的反覆,這一切都在這裡。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綠色的可口可樂瓶子》,1962年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瑪麗蓮·夢露的嘴唇》,展覽現場,作品作於1962年

即使在今天看,沃霍爾的藝術依然是如此具有先見之明。“我想要成為機器,”他說道。從冷幽默到可怕的死亡和種族暴動,從美女畫像到傑奎琳·肯尼迪(Jackie Kennedy)的憂鬱肖像和拜占庭偶像似的夢露浮雕畫,展廳氛圍不斷變化。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銀色“工廠”與《伊麗莎白·泰勒》,展覽現場

銀色的雲朵飄上天花板,在我們穿過的時候隨意搖擺。這些輕盈飄逸的氦氣球既是對極簡主義和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作品的評論,本身也是一大樂趣。我們從銀牆“工廠”的娛樂場所走向一整個展廳,那裡專門用來呈現多媒體藝術展演《不可避免的塑料爆炸》,結合了投影電影、和專門展示不可避免的爆炸塑料,多媒體展示結合了投影電影和地下絲絨(Velvet Underground)樂隊的現場表演。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銀色雲朵》,裝置,展覽現場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系列

不为疫情所动,泰特正常呈现安迪·沃霍尔“重复的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系列之一,1975

在一塊顯示屏上,沃霍爾沒有直視鏡頭,他在和他的母親對話。她一邊唱歌一邊回憶往事。在另一塊屏幕上,沃霍爾化了妝,慢慢地變身為夢露。在他後期的《女士們先生們》(Ladies and Gentlemen)系列繪畫中,拉丁美洲與非洲裔美國跨性別表演者們變得不朽。丙烯顏料像是塗脂抹粉一般,塗抹在如同照片一般的絲網印刷肖像畫上。沃霍爾將繪畫本身變成了一場扮裝表演。雖然繪畫看起來有些陰鬱,你卻彷彿能聽見他們的笑聲。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展覽的盡頭。要看明白它是如何與之前的部分呼應的,你需要再重走一遍。你需要“重複”。

(本文編譯自《衛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