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譯註(六)


王羲之《十七帖》譯註(六)


《十七帖》中的《邛竹杖帖》

邛竹杖帖①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②多有尊老者,皆即分佈,令知足下遠惠之至。

註釋:

①此信致周撫。邛竹杖:今四川邛崍縣邛崍山所產之竹,名邛竹。此竹實心而節稀,可作手杖。

②士人:有人以為系“土人”之誤。土人,即此土地上之人。可以參考。

去年夏天足下送來的邛竹杖都已收到。此地的士人中多有年老位尊者,現已將這些(竹杖)及時分別送給他們,並已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您從遠地寄來惠贈他們的。

王羲之《十七帖》譯註(六)


《十七帖》中的《蜀都帖》

蜀都帖①

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②,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嶺峨眉③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註釋:

①此信致周撫。此書重申乘老友周撫官蜀之機到蜀一遊的迫切心情。

②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蜀都賦》,漢代文學家揚雄的名篇。兩晉左思,字太沖,著有《三都賦》,包括《蜀都》《吳都》《魏都》三賦,而以《蜀都》最為有名,傳賦寫畢,人們爭相傳抄,洛陽為之紙貴。就是這樣的名篇,在王羲之看來,與周撫所述,仍相差甚遠,更增加了羲之想親眼目睹的願望。

③峨眉:即四川峨眉山。

看到你另一書信,詳述了蜀地山川等奇異景觀,覺得連揚雄《蜀都賦》、左思《三都賦》等著名作品都顯得很不完備。當知道了該地的諸多珍奇之後,更引發了我想前去一遊的興趣。如果真的可以成行,當告訴您並求您迎接,(迎接的人)少有幾個就夠了。到時候我再告訴你。在等待這一天的時間內,真有度日如年之感。想足下在彼為官,尚不至有馬上調動的消息。我想借足下尚在蜀地的機會,遊歷一下岷嶺、峨眉山,這實在是一件不朽之舉。當談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早就飛到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