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市凝聚各方愛心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綜述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市凝聚各方愛心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綜述

沒有什麼比愛的力量更偉大,她可以戰勝一切!

戰“疫”打響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省市決策部署,市紅十字會主動作為,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積極發動社會各界人士奉獻愛心。截至3月2日15時,全市紅十字系統累計接收社會捐贈款物2238.14萬元,其中資金1269.8萬元,物資價值968.34萬元。再次彰顯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責任擔當,為全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

截至2020年3月2日15時,全市紅十字系統累計接收社會捐贈款物2238.14萬元,其中資金1269.8萬元,物資價值968.34萬元。

以戰鬥姿態迅速吹響集結號

“我叫董安國,想為疫情防控捐2000元款,請問你們能不能上門代辦?”2月3日,石泉縣紅十字會接到這樣一個捐款電話。今年86歲的董安國,是抗美援朝退伍老兵,“這些年來,國家無時無刻不在關懷著我,如今看到國家有難,必須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才能讓自己感到心安,”董安國說。

防控期間,這樣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助力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也不時激勵著市紅十字會的同志牢記使命職責,毫不懈怠做好愛心捐贈工作。他們及時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全市紅十字系統積極主動參與聯防聯控。組織各縣區紅十字會負責人參加全省紅十字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1次,就規範物資管理分配等先後下發各縣區文件3次,通過電話、微信群、QQ群實時指導各縣區募捐工作。

同時,大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聯合安康電視臺、安康新聞網等媒體及時報道捐贈工作中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發佈宣傳稿件22篇。在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及宣傳欄開展科學防治新型肺炎知識的宣傳,要求各縣區基層紅會做好防治新冠肺炎知識的宣傳,組織機關幹部及時做好幫扶村包聯戶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工作,並要求單位職工立足崗位同時做好自我防護。

拓寬愛心捐贈渠道

“這是我平時節省下的錢,如今國家遇到困難,我看著心裡難受,想為國家盡點力,為一線的工作人員盡點心!。”2月24日上午,白河縣建築公司83歲退休職工周善群說完這番話後,用塑料袋把裝好的10000元現金鄭重交到縣紅十字工作人員手中。

為了拓寬愛心捐贈渠道,1月27日,市紅十字會在官方網站以及安康人民廣播電臺FM89.7、FM95.9頻道向社會發布了接受捐贈公告,及時向省紅十字會報告防控情況並爭取支持。同時積極爭取工行支持,開通微信掃碼捐贈平臺,拓寬愛心捐贈渠道。做好捐贈意向、政策諮詢、證書、發票、捐贈儀式、捐贈協議等服務工作。據初步統計,此間舉辦捐贈儀式20餘場次,頒發證書200餘份,捐贈票據使用14本,開具捐贈發票700餘份。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N95口罩是醫生最缺的東西,咱們全部捐給醫院吧!”2月13日,我國駐阿根廷大使館一位安康籍女士的女兒把媽媽給家裡買的48只N95口罩全部捐給了紅十字會。

守望相助,愛心無界。2月17日,安康籍澳洲華僑魯洋女士為抗擊疫情捐款100萬元、價值15萬元急需醫療物資;每到一批境外捐贈物資,市紅十字會都認真做好款物入境入安工作,積極協調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時檢驗核查,對認定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物資,及時與捐贈方反饋,向指揮部彙報妥善處理。

截至3月2日,市紅十字會共接收物資40批次(含境外物資3批),其中接收口罩151177只、防護服1000套、手套類61.3萬隻、護目鏡11690只、防護帽3000只,酒精類17896瓶(桶)、消毒液類5318瓶(桶)、免洗抑菌洗手液14件、其他類(藥品、奶粉等)5317件。共接收1117筆捐贈資金624.18萬元,其中涉及境外資金1筆,資金大額捐贈有3筆。其中定向捐贈20筆,資金金額168.1582萬元。

加強防疫物資的管理使用

“過去我沒有房子住有困難時,黨和政府給我解決了一套廉租房幫我渡過難關,如今國家遇到疫情災難,我應該為國家出點力盡點心。”2月下旬一天,拾荒殘疾老人黃平友向平利縣紅十字會送來愛心善款1000元。

為了讓愛心“保鮮”,市紅十字會切實加強防疫物資的管理使用。首先充分利用備災救災庫房,協調爭取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會議室、餐廳、庫房、值班室等4處場所接收分發抗疫物資。對物資進行分類、標記、整理存放,嚴格執行倉庫安全措施,確保無錯發、無損壞,儘量做到物資當天入庫當天出庫,重要醫用物資隨時到,隨時分配出庫,基本做到物資零庫存。

市紅十字會嚴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款物分配表或調撥函,根據各受贈單位開具介紹信分發款物,並承諾保證捐贈款物全部用於防治和救助,不得挪作他用;嚴明工作紀律,接收資金全部通過捐贈方網上打款或掃描二維碼捐贈,不接受個人委託代為捐贈,所有捐贈物資接收現場手續齊全、方便快捷;強化跟蹤服務,先後協調指揮部辦公室向各受贈方發函3次,明確強調捐贈款物用途、使用程序、使用對象、資料報送等要求並限時報送。

根據指揮部物資調配方案和捐贈方意願,已發放8批次至各縣區、市直定點醫療機構、火車站、超市等共計230餘個單位(次)。資金方面,共計撥付550.25萬元,其中第一批向20個單位撥付共計341.59萬元,第二批向9個單位撥付208.65萬元,第三批正在分配中。

將愛心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一次,因為包裝原因,一箱裝著高濃度的84消毒液洩漏了,眼看就要流淌到酒精存放區,大學志願者汪春曉迅速上前,把洩漏的物資迅速抱離現場,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而褲子被消毒液腐蝕。軍人出身的志願者袁諒全天駐守在庫房,疫情防控伊始幾乎一個人包攬了物資裝卸、搬運工作,經常汗流浹背、滿身汙漬。

絕不能讓愛的汗水白白流淌。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主動接受監督,公開信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等法律法規,主動邀請紀委派駐紀檢組、市民政局參與款物接收、管理、分發等關鍵環節。按照民政、審計部門要求,開展募捐工作自查自糾,及時提交自查報告及相關材料。不定期邀請新聞媒體監督,及時向捐贈方反饋使用情況。先後招募4名志願者到會全程參與募捐活動,邀請社會知名人士周發猛、愛心企業負責人李本華等現場參觀查看款物接收情況。每天下午5點前向省紅十字會、向市指揮部辦公室、紀委派駐紀檢組、民政部門等報送捐贈款物收支情況。彙總捐贈資金和物資接收和使用情況,並在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公示。截至目前,公開信息60餘條,其中資金捐贈公示21次,物資捐贈公示20次,款物使用動態18條。

嚴冬一去,春天正來。愛心捐贈活動還在繼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發揚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必將匯聚成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磅礡力量,有力助推我市祛除“疫魔”,再現朗朗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