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楊志押送的十萬生辰綱,現在值多少錢?

手機用戶10297607905


雖然水滸傳一書開始寫的第一位好漢是史進,第一個逼上梁山的好漢是林沖,但是八百里水泊的興旺卻是從晁天王智取生辰綱開始的。故事內容就不在敘述了,估計各位看官這一段都聽爛了,耳朵都聽出了繭子來了。

丟失10萬生辰綱,楊志頓時就知道自己體制內的生活完蛋了,立即揚長而去投身綠林,10萬貫值多少錢?讓世代為將的楊志放棄了追求。晁天王是一村之長,生活相當富足,10萬生辰綱值多少錢?讓他值得賭上身家性命去奪取。

仔細算了算,發現10萬貫生辰綱真的不是個小數目。按照最為普通的計算方式就是一貫錢等於一兩銀子等於1000文銅錢,而宋朝是2000貫一兩。那麼一兩銀子在宋代的購買力是多少呢?最普通的計算方式就是用大米的購買能力來計算,因為大米一直是人們的主要糧食,一直存在的主要商品。要是用一個宋代官窯的瓷器比較可就麻煩了,現在那是文物價值連城。也不能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比較,因為那時候根本沒有,所以用大米比較最合理。宋朝的商品價格也極為不穩定,比較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根據《宋史食貨志》記載的“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來推算,一石米就是700文銅錢。根據《宋史 職官志》記載的“每鬥(米)折錢三十文”來推算,一石米大約是300文。因此在宋朝的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那麼一石米有多重呢?哎,到處是問題啊,要不我說不好算呢。《夢溪筆談》記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經過計算得出宋朝一石大米應該是大約能夠摺合成現在的60公斤左右,因為宋代的一斤相對應的是現在的大約640克,也就是0.64公斤。漢代的一斤大約相當於現在的0.25公斤,所以按照“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來算,又大約是85公斤。按照目前超市裡大米是8元錢一公斤計算,所以1000文能購買2石,一石500元錢,正好是宋代1000文等於現在的1000元,甚至是高於現在的1000元的。有人提出疑問了,大米能按照8元一公斤算嗎?那是超市裡的真空包裝的,古代有真空包裝嗎?其實啊,古代的大米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水質也沒有被汙染,純綠色,整個脫穗脫殼過程都是純人工無機器,這樣的大米現在要是有,估計30元一斤都不夠搶的。算8元一公斤真心虧了古人了。因此10萬貫就是相當於現在的1億元人民幣。



Apollio阿波羅


北宋末期,一貫約七百文,十萬貫就是七千萬文。武大賣一天炊餅能掙百來文,這百來文能掙下縣城的一棟兩層臨街樓不按揭,還能讓潘金蓮不用做事也吃穿不愁。所以當時的一文錢約等於現在的三、五元(參照鄆哥賣梨一天掙二十文也能養父子倆人,現代城市低保一月也有500元)。所以生晨綱的十萬貫約等於今天的二億到三億。


171188


《水滸傳》中,北京大名府的梁中書為慶賀太師蔡京的生日,籌措了十萬貫禮物,命“青面獸”楊志押解赴京,謂之“生辰綱”。書中很明確,這裡的“生辰綱”不是十萬貫現金,而是價值十萬貫的金銀珠寶等,有原文為證:

“楊志提轄情願委了一紙領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太師府交割。”

這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按照金價換算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距今已經1000年左右,當時的十萬貫錢到底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很難給出權威準確的答案,只能參考歷史專家的研究成果。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國大歷史》中經過一系列計算,提出“1兩金=10兩銀=10貫銅錢”這個假設,得到史學界的一致認可。

按照這個假設,現在的黃金金條零售價格是1克300元左右,宋朝時的1兩等於現在的40克,則1兩黃金價值1.2萬元,10萬貫銅錢=1萬兩黃金=1.2億元人民幣!

這樣直接按照金價換算,結果十分嚇人。

按照購買力換算

如果把黃金視為一種貨幣,古今比較就要比較購買力,而不是黃金價格。

古今貨幣購買力換算,一般是按照糧米價格來換算,如果按照房產、地產這種不動產價格,由於現在房地產完全市場化,是無法和宋朝比較的。

按照糧米價格換算,宋朝的1兩金=10兩銀=10貫銅錢=3000元人民幣,則10萬貫銅錢=3000萬元人民幣。

這樣按照購買力計算,10萬貫的購買力大幅縮水,只相當於如今的3000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如今糧米價格不像房地產那樣瘋狂上漲。

按照珠寶價值換算

梁中書準備的“生辰綱”主要是金珠寶貝,不僅是金條、金元寶這樣的貴金屬,肯定還有大量珍珠、碧玉等奇珍異寶,這些寶貝如果直接拿到現在,到底能值多少錢?

這種換算作者也做不出來,因為珠寶之類的東西本來就沒有固定價格。

這批“生辰綱”是用了“十輛太平車子”裝載。據相關史料記載,太平車最早出現在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就有幾輛這種車子,四四方方,長約2.2m,寬約1.4m。

這樣的車子裝滿10輛,可以想象是裝了多少金珠寶貝?

這批金珠寶貝如果放在現代,我估計市場價值絕不在1.2億元人民幣之下。

無論按哪種方式換算,梁中書孝敬給蔡京的這批“生辰綱”都是價值連城。這些“生辰綱”當然不是梁中書的工資買來,而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一個梁中書就孝敬這麼多生辰禮,全國各地的官員會送給蔡京多少?絕對超出我們的想象。



小眾小小巍


《水滸傳》中晁蓋劫的10萬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千萬元RMB

《水滸》英雄最大壯舉就是“劫富濟貧”。其中金額最大案子非“智取生辰綱”莫屬。

事情起因於大名府梁中書送其岳父蔡京,即當朝太師生日禮物。他沒有選擇直接“money”,而是投其所好買了很多寶貝、古玩,攏共花了10萬貫錢。“生辰綱”之“綱”古代專指大批運送之貨物。

其次,梁中書之精明在於送禮時蹭“流量”。由於送禮者眾多,老丈人沒有精力一個個“驗貨”,所以只要禮物捎帶上“寶貝”頭銜,看起來“高大上”即可。這是梁“賢婿”熱衷於送禮品而非現金主要原因,也即梁中書10萬貫禮物打了折扣。

第三,梁中書這些禮物皆由手下操辦,過程中難免以次充好、雁過拔毛以及賺取差價、“蹭油”謀利,所以10萬貫又“折上加折”。

無論如何,10萬貫在大宋當時是一筆鉅款。以大米購買力為參照,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代“每鬥(米)折錢三十文”,即一貫錢可買3.33石大米,再而按照《中國經濟史》記載,一石大米為59.2公斤。根據當前市場普通大米3元人民幣1斤,折算宋代一兩銀子約為現在1200塊人民幣,由此可算出10萬貫相當於現在一千二百萬元人民幣。

即便禮物實際分量“很水”,但公開對外是一筆巨財,所以丟了這批禮物屬於“驚天”大案,押送的楊志承擔不起只能選擇“跑路”,拋家舍業、落魄江湖。



譚菜根0972


十幾人挑擔子能挑多少鋼,沒多少錢


手機用戶5982511486


最起碼十萬兩白銀,但是其中還有珠寶啥的。實際價值在百萬以上


正義遲到了


是給老丈人的生日紅包,放到現在也就兩三百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