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上海的大家閨秀是這樣的?嚴幼韻,復旦大學校花

嚴幼韻,復旦大學校花。

嚴幼韻自幼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且富有文化氛圍的大家庭裡,從小喜愛學習,聰慧過人。他們兄弟姐妹很多,家裡請了兩位大學裡的老師,一位教國文,一位教英文。爾後因全家遷居天津,嚴幼韻與其姐彩韻、蓮韻先後在天津中西女校學習。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高等教育尚在起步之中。

1925年全國在校大學生總數為3萬多人,而能進大學的女生更是鳳毛麟角。嚴氏三姐妹先後考入高等學府,嚴彩韻(1902—1993)和嚴蓮韻(1903—2004)分別於1921年和1924年畢業於金陵女大。嚴幼韻於1925年考入滬江大學,1927年轉入復旦大學商科,她坐車牌號為84號的自備轎車去學校上課(她自己也會開車),一些男生就將英語Eighty Four念成滬語“愛的花”。當年復旦大學始有女生入學,開始男女同校,女生初進校門且人數又少,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嚴幼韻本來人就長得漂亮,父親所開老九章綢布莊內的各種衣料隨她挑,因此每天更換的服裝總是最時髦的,當時紅遍了整個校園。

民國時期上海的大家閨秀是這樣的?嚴幼韻,復旦大學校花


嚴幼韻在復旦大學求學時,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楊光泩。楊光泩是湖州大絲綢商的子弟,192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在美國時曾以隨員身份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剛回國即作為專家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了1925年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鴉片會議。他才華出眾,一表人才,獲得了嚴幼韻的傾心。


1929年9月6日,嚴幼韻與時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外交部顧問的楊光泩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婚禮。婚禮非常豪華,由外交部長王正廷主持,出席婚禮的有千餘人。新郎是年輕有為的外交官,新娘是復旦校花、名門閨秀,如此典型的郎才女貌的結合,自然成為媒體追捧的對象,驚動了整個上海灘。

1930年,楊光泩奉國民政府派遣赴歐洲任職,後任駐倫敦總領事,並在顧維鈞指導下參加過中國出席國際聯盟代表團的工作。嚴幼韻隨行,開始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活。

1938年,楊光泩以公使銜擔任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時值國內軍民正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在華僑中募集愛國捐款,成績卓著。而嚴幼韻親手設計並操辦了總領事官邸的裝潢,陪同出席各種外交活動,這位善於理家、精於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還常招待菲律賓和美國官員及華僑領袖。

民國時期上海的大家閨秀是這樣的?嚴幼韻,復旦大學校花


抗日戰爭爆發後,菲律賓華僑婦女界發起組織了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菲律賓分會。婦慰會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全菲華僑婦女,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採取各種方式,慰勞前方將士。1939年7月該會在名譽主席嚴幼韻等帶領下,深入工廠、商店、報館、街道等地勸募。一個月共募款額數萬比索,全部匯繳祖國,支援抗戰。不幸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初日軍攻佔馬尼拉。4月17日,堅貞不屈的楊光泩和留守總領事館的另7位外交官為國壯烈捐軀。此時,嚴幼韻已是3個女兒的母親,面對命運驟變,這位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富家生活,幾乎沒有吃過苦的上海灘名媛卻鎮定地承受著一切,並未被擊垮。她感到有責任照料好其他7位外交官的妻兒,當時這個大家庭共有近40個躲避戰亂的親朋好友。她們自己動手,種菜,做鞋,還在院子裡養起了雞和豬,又學會了做醬油、肥皂。嚴幼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空閒時她常坐到鋼琴前彈上一曲。

年逾百歲的嚴幼韻談到在馬尼拉的這段日子時,感慨地說:“現在回過來看,當時的我們確實非常勇敢。我們那時比我現在大多數的孫輩都要年輕——我與莫太太(莫介恩領事的夫人)30多歲,其他一些人則更年輕。儘管我們不知自己的丈夫生死如何,非常擔憂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的命運也完全無法確定,但我們直面生活,勇往直前。”

1945年,嚴幼韻和3個女兒來到紐約,不久出任聯合國禮賓官,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禮賓司的工作從接待到任大使,安排他們遞交國書,到接待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國家元首,涉及了聯合國所有官方禮儀事宜,不能出點滴差錯。她幹得異常出色,成為一名傑出的女外交官,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

同年她與著名外交家顧維鈞結婚,嚴幼韻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認識顧維鈞先生。她小顧維鈞20歲。婚後,嚴夫人對顧先生關愛有加。在顧先生看來,在他的四位夫人中,他最喜歡的是嚴幼韻女士。嚴幼韻與楊光泩的三個孩子後來自然也成了顧維鈞先生的三個繼女,他們早年喪父,顧維鈞視他們為己出,三個女兒對顧先生如同親生的父親一般。長女楊蕾孟,資深編輯,曾任美國著名的雙日出版社的總編,並親自編輯出版了不少有影響的書,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回憶記錄就出自她之手。次女楊雪蘭是有成就的企業家,現任美國通用公司的副總裁。通用公司在上海投資生產的別克轎車項目就是由她促成的。三女楊葸恩,在房產開發中成績卓越。

嚴幼韻是位善於理家、精於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顧、嚴作為繼父、繼母,對雙方各自子女來探拜,一律歡迎,不分彼此,一視同仁;對故舊親朋的造訪,殷勤款待,禮數週致。婚後的嚴幼韻把主要精力傾注在照顧丈夫的生活瑣屑上。為他備大量的中英文報紙;同他聊天,讓他身心愉悅;陪他散步,讓他恬靜怡然;為他安排牌局,供他消遣取樂。牌局的定率出入甚微,顧維鈞視它為“統戰”。他打牌從不算牌,不扣牌,十必九輸。有人表示禮貌,讓他當贏家,他絕不接受,總把錢塞在輸家的手中。

嚴幼韻熟知丈夫有晚眠晏起的習慣,考慮到晚餐到次日早餐有十多小時不吃東西,怕影響他的健康,每日凌晨3時必起,煮好牛奶放在保溫杯中,還附上一張“不要忘記喝牛奶”的紙條放在床邊,溫馨地督促,呵護有加,百分百地充當了“好管家、好護士、好秘書”的角色。顧維鈞在九十六歲高齡時,還完成一萬一千頁的口述回憶錄,歷時十七年,是與嚴幼韻的精心照護息息相關的。晚年過著“不忮不求,不怨不尤,和顏悅色,心滿意足”的生活。大兒子顧德昌感動地說:“如果不是她(指嚴幼韻),父親的壽命恐怕要縮短二十年。”顧維鈞晚年在談到長壽秘訣時,總結了三條:“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的照顧。”

現今,嚴幼韻生活在紐約,已經109歲啦,身體健朗。
在她百歲生日派對上,她身著寶藍底紅玫瑰花的旗袍,與孫子翩翩起舞。主持人曹可凡說嚴先生你穿高跟鞋累嗎?她嫣然一笑:我一輩子穿高跟鞋,我習慣了。

民國時期上海的大家閨秀是這樣的?嚴幼韻,復旦大學校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