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祕密

以基本面視角,分享商業洞見

OMG(歐買噶)!美眉們,基本面館來了~

看到這樣的開場白,你已經知道今天的主題跟誰相關了吧~

讓我們複習一遍他的招牌表情和口令:Oh my god! 買它!買它!買它!!!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即使是最剛烈的漢子,趕上李佳琦的直播,也免不了駐足圍觀。

妹子們自然更是沒少花錢。

淘寶直播的所有主播,全年的引導成交額估計達到2500億

如果再算上快手和抖音,2019年直播電商總成交額接近4000億。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甚至,直播的威力似乎已經擊穿了電商的次元壁。

1月5日,李佳琦在直播間推銷了某上市公司的"麻辣香腸",

5分鐘賣掉10萬+包,只能算是他的日常操作吧。

然而第二天,這個公司的股價漲停了!市值增長5.48億元。

連股票都能帶貨,讓券商很受傷,

沒等到人工智能這個滅霸出手,

金融行業就先輸給了直播電商...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逛街時,並不願意跟賣場導購見面。

即便不用見面,電視購物節目也不能讓我們提起興趣。

但是,當專櫃導購變身成為電商主播的時候,為什麼就會受人追捧?

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是直播電商背後的基本面抓手


本質上來說,直播電商創造了一種更演進的商業模式,

交易平臺、主播、商家、直播平臺、用戶,都可以獲益。

交易平臺,通過“貨找人”的方式 ,增加了額外的交易量

主播,超強的“種草”能力,

賺取了交易佣金

商家,通過直播打造的爆款 ,構建起同類的比較優勢;

直播平臺,通過給電商導流,終於找到了流量變現的辦法;

用戶,通過主播每天長時間的陪伴,得到了娛樂和打發時間的滿足;


可能你要問,全部都獲益,那輸家是誰?

如果一方獲益,必然對應著另一方的損失,

各方的 收益 + 損失 永遠等於“零”,

這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維。


但實際上,收益+損失經常是不等於“零”的,

還存在 總收益 和 總收益>零 的情況,

博弈論管這兩種場景分別叫做 負和博弈 以及 正和博弈


負和博弈的例子很好理解,比如打架,

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沒事兒就別親身實踐了...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正和博弈正好相反,實現總體利益的增加,大白話就是雙贏。

皆大歡喜的場景,肯定是少見的,

但直播電商正是新出現的一個。




下面我們來系統瞭解一下直播電商都有哪些參與者。

首先在流量端主要有三個,主播生產內容,在直播平臺輸出給用戶。

然後在供應鏈端還有兩個,用戶要在交易平臺完成下單,購買

商家提供的商品。

此外,主播肯定不可能單獨打鬥,需要MCN機構在背後完成與流量端和供應鏈端的配合。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產業鏈結構圖記不住也沒關係,你真正關心的是,

當 用戶 / 主播(MCN)/ 交易平臺 / 直播平臺 / 商家,這五顆龍珠湊齊之後,

直播電商這條神龍怎麼樣分別滿足了它們各自的願望?




一、先從最核心的交易平臺講起

看過麵館前面“百億補貼”那篇的朋友都知道,

淘寶、京東、拼多多的“電商三國殺”絕對是大製作的名場面。

但是你回顧一下跟直播電商相關的消息,為什麼幾乎全部都發生在淘寶平臺

無論是李佳琦還是薇婭,帶貨的場地都是淘寶。

京東和拼多多,在直播電商的領域並不是很積極,

翻看各大平臺的直播電商佈局歷史,也會更加印證這一點。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阿里巴巴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淘寶直播”的平臺,

2017年開始培育帶貨主播的“超級IP”。

2018年給與直播更多的流量傾斜,將直播入口放在手機淘寶的首屏,並與抖音和快手合作,引入外部流量。

2019年啟動了更多的直播扶持計劃,並且發佈淘寶直播的獨立app,直播電商業務進入爆發階段。


京東雖然也在2016年就上線了直播功能,但是直到2019年7月才開始推動孵化主播的計劃。

拼多多更是直到2019年11月,才開啟了平臺的首次直播。

很明顯,在直播帶貨這個細分領域裡,淘寶比同行領先了三年


並不是說京東和拼多多在技術或者執行上比淘寶落後,

主要因為平臺各自的發展階段不一樣

所以對直播帶貨這件事的態度不同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2006年到2018年,中國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從1.4萬億增長到了32.6萬億。

2011年開始,電商行業更是大發展,每年的交易規模增速都超過30%。

注意,是整個行業的增速!

但從2016年開始,增速明顯放緩,到2018年已經降到了13.6%

對行業增速下滑感受最明顯的,自然是交易規模遙遙領先的阿里巴巴。


流量增長已經明顯感受到接近天花板,

就必須要儘快考慮新的增長來源,

直播電商正好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增長來源。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調查數據顯示,無論任何消費能力的用戶,

計劃性購物的支出比例都不超過25%

我們絕大多數花出去的錢,都是因為被“種草”而產生的非計劃性購物


傳統電商“人找貨”的購物體驗,顯然更適合計劃性購物。

直播電商不一樣,明顯變成了“貨找人”的購物體驗。

不但是極品的“種草”神器,而且還同時完成了將“種草”轉化成下單的閉環動作。


這種模式,有效的激活了現有流量的非計劃購物

淘寶這樣急需開發新增長機會的行業一哥,

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香餑餑

但對於跟隨者們而言觀望淘寶驗證完這個模式,再考慮入場也不遲。



二、明白直播電商“種草”的獨特價值之後,對主播的要求自然是“擅長種草”

如果能夠有效引導出非計劃購物的增量交易額,主播當然應該獲取對應的交易佣金

一個“種草”能力強的主播,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呢


第一,只有當人和人之間產生信賴感,才具備“種草”的可能。

所以,帶貨能力強的主播,都需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跟用戶建立起類似“好友推薦”的信賴關係。

李佳琦跟他的“所有女生”,薇婭跟“薇婭的女人”,甚至快手主播跟”老鐵“們

雖然情感關係不同,但都一致產生了強烈的信賴感


第二,“種草”引導的是非計劃性購物,所以決策難度低,體驗性強的品類才應該是主播們的首選

美妝、服飾、珠寶這些非標準品,通過主播的直觀展示,肯定比擺在電商的貨架上賣得更好。

零食、紙巾等日常快速消費品,決策簡單又適合囤貨,也成為電商直播出現頻率最高的產品。

想象一下,如果李佳琦的選品是每晚直播賣車,還有沒有可能成功?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既然所有直播間都適合推銷上面這些產品,

頭部主播怎麼樣才能保持優勢,不流失觀眾呢?

是的,低價正品!頭部主播都對上播產品有嚴格的篩選,

必須是精心挑選過的正品,而且必須是全網最低價,

從而讓觀眾認可主播的價值,強化頭部優勢,形成強者越強的馬太效應


主播能夠成功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巨量的複雜工作,

完全不是單打獨鬥的個人網紅能辦到的,

因此,所有優秀主播背後,都需要MCN機構存在。

甚至可以說,主播是否能夠成功,MCN機構的能力至關重要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三、主播需要低價,產品上播還得支付佣金,商家為什麼願意玩?

強勢的主播需要商家提供低價,決定了直播商品的利潤空間有限。

另一方面,主播、MCN、交易平臺、直播平臺都要提取部分佣金,

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能賺大錢的好買賣。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然而換一個角度想想,

在傳統電商的世界裡,商家賣貨也是有流量成本的。

1.

自然流量:排序以銷量為核心依據

2. 付費流量:電商平臺提供的展示廣告和效果廣告

頭部商家銷量更高,評分更好,更容易獲取免費的自然流量,

但中部以下商家很難打造爆款,因此需要投入比例更大的成本獲取付費流量。

將這部分費用,投入到導流質量更高的直播間,是更划算的選擇。


李佳琦5分鐘就可以將一個單品賣出10萬件,同類商品中的爆款就這樣輕鬆的誕生了。

而且前面說過,直播間更適合難以直觀衡量差異的非標準品和快速消費品。

這樣的產品,更需要通過銷量爆款在同類中形成比較優勢,

商家通過幾萬件的打折促銷品,可以精準的打造出同類爆款

,何樂而不為呢?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四、並不是只有淘寶直播,還有快手和抖音,“貓抖快”直播電商也三國

由於薇婭和李佳琦的高度曝光,讓淘寶直播的名聲大振。

但實際快手和抖音,也是直播平臺裡最擁抱電商變現的兩家。


快手的頭部主播,帶貨銷售額並不比薇婭和李佳琦差。

而李佳琦的成名過程,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在抖音平臺的快速走紅。


抖音快手都有上億規模的日活躍用戶,不輸於拼多多和京東。

這樣的流量平臺,在2019年跑通了直播電商的變現模式,當然可喜可賀。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五、最後,再便宜也是剁手,而且是衝動消費,為什麼用戶也是直播電商的受益者?


站在主動型消費者的角度,直播電商是一個效率非常低的購物模式

用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看直播,

不知道主播準備了哪些直播商品,

即使碰到了心儀的產品,直播間裡能搶到貨的概率也沒法保證,

聽起來真是體驗一次就該拉黑了。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但你知道麼,直播電商的用戶中,有54%的人幾乎每天都要觀看直播帶貨

對他們來說,觀看直播帶貨絕對不是出於購物目的

主播的個人魅力,交互式逛街體驗,每天長達數小時的伴隨感,

打發時間和娛樂性才是主播提供給他們的主要價值

追看主播是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追其他明星或網紅沒有本質區別,

只是碰巧,追看直播電商的主播,在提供娛樂性的同時,還伴隨著計劃外購物的功能。




好了,直播電商怎麼讓參與的各方都獲益就先講到這裡,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接連兩篇文章,主題都跟電商相關,

所以在故事的結尾,我們來回顧一下人類買東西的演化過程...


原始階段,我們都在線下買東西。只能在特定的場地,花時間親自挑選和比價。


後來,我們懶得去線下實體店了。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購物網站就會提供儘可能多的備選產品。


接下來,網上的商品太多了,我們懶得花時間比較

於是出現了旗艦店、精品電商,只保留有限的選擇。


進一步,一部分人甚至懶得主動選擇

於是商品開始主動出現在我們眼前,比如拼單或者微商。


購物方式的演變過程,最大驅動力只有一個字,

能讓用戶更懶的模式,才是更先進的模式

你被直播帶貨了嗎?看了50小時,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的秘密

歷史發展到今天,下一個更懶的先進模式是什麼呢?

沒錯,直播電商


迴歸基本面,下篇更精彩

這裡是基本面館~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收藏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