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為何只派林鳳祥、李開芳率兩萬太平軍北伐?

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1.北伐是為緩解天京軍事壓力。太平軍攻克武昌之後,順江而下,一路勢如破竹,短期內迅速佔領南京。定都天京後,軍事威脅問題暴露出來了。因為太平軍不派兵留守城池,清軍一路尾隨太平軍到南京附近,太平天國成了襁褓嬰兒,被四面圍攻。同時,清軍建立江南江北大營,就是為南北封堵監視太平軍。楊秀清作為執掌朝廷者,不得不西征,北伐,就是用圍魏救趙來解除天京的威脅。



2.北伐與捻軍等隊伍接應壯大。太平軍一路從廣西蔓延開來,當然不僅僅是為佔取南京,而是為了站住腳,然後開枝散葉。林鳳祥,李開芳的北伐軍在吸引牽制眾多清軍力量的同時,在攻佔安徽北部,河南東部的時候,還與捻軍取得聯繫,互相聯合作戰,並取得豐碩成果,北方的小股起義隊伍,在北伐軍作戰過程中幫過許多大忙,成了“親密戰友”。而且後期,一部分捻軍還加入了太平軍,或奉太平軍為正朔。


3.北伐走的是奪取南京的路子。除了圍魏救趙,響應友軍之外,楊秀清做出北伐決定仍然不可否認他的僥倖心理。從廣西金田,到南京,一路千山萬水,太平軍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舉攻破大型城市。那麼認為以同樣的方法,一鼓作氣,攻佔北京,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況且南京附近也吸引了大批清軍。不光如此,北方民生凋敝,怨聲載道,一支太平軍,可能喚起民間巨大的反抗力量,一起圍攻清“清妖”京師,也不無可能。

4.楊秀清不應該任其孤軍深入。林鳳祥,李開芳是太平軍的一流戰將,派他們出征是合理的。定都天京後的太平軍總數幾乎達到百萬,但是多是在湖北,安慶,南京附近吸收的兵丁,勇猛忠誠的廣西老戰士還是原來的幾萬人,西征派出了一部分,守天京留下了一部分,能供應給北伐的精兵兩萬,幾乎是傾囊而出。但是楊秀清出徵前講,不要戀戰,要機動靈活,直取清朝京師。林,李二人也是這樣做的,但是敵人未滅,你殺到京師,不還是要被圍被打?數次營救未果,北伐軍覆滅。


雨夜說春秋


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歷史規模最宏大的農民運動,沉重的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太平天國初期,太平軍一路高歌北上佔領南京並定都,這時楊秀清開始北伐,但是卻只派了林鳳祥、李開芳率兩萬太平軍北伐,最終北伐失敗,林、李二人被俘就義,以筆者看來,楊秀清派林、李二人只給兩萬將士北伐,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南京大本營根基不穩,需要軍力固守。

天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危機四伏,根基不穩,為了鞏固南京,楊秀清把兵力分成了三部分,西征、北伐、固守南京。

西征由太平天國副丞相賴洪英率領三萬精銳,由朔江西征,主要為了奪取皖、鄂,並進一步控制安慶、九江等軍事要地,從而作為保衛南京城的屏障,這次西征歷時三年,最終太平軍獲得了西征的勝利,控制了安慶、九江、武昌三大重鎮,有效的保障了南京城的安全,併為南京城源源不斷的提供糧餉。

北伐,由林鳳祥、李開芳率領兩萬廣西子弟兵出征,主要是為了通過閃擊效果直搗北京城,推翻腐朽的封建清王朝統治,出征初期,太平軍連克連捷,經安徽、河南等地,直逼天津,但由於兵力有限、清軍堅守、後援不利等因素導致失敗,這場戰爭歷時兩年,最終太平軍戰敗,但是震動了清朝的心臟地帶,驚了清政府一身冷汗。

固守南京,剩餘十萬兵力固守南京,含家眷,廣西老百姓等,目的是維持天平天國南京的統治,並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支援西征和北伐。

由此可見攻下南京城後太平軍兵力也是有限的,為了固守南京,西征也徵調了一部分兵力,只能派遣兩萬兵力來支撐北伐大業。

二、 楊秀清一次大膽的嘗試,帶有僥倖因素。

為什麼說這是楊秀清一次大膽的嘗試呢,因為楊秀清從金田起義到永安建制,再到攻下南京城,都是靠著他的廣西子弟兵打下來的,在楊秀清眼裡,太平軍已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而太平軍士氣高漲,清政府軍士氣低迷,派兩萬精銳一路北上,有可能會創造攻下南京城這樣的奇蹟,所以這次北伐楊秀清是帶有僥倖因素在裡面的,但由於後期援軍不利,楊秀清驕奢墮落,導致北伐全軍覆沒。

三、牽制清軍主力,阻止南下。

佔領南京後,給南京造成嚴重直接威脅的是清朝江南和江北兩個大營,但是固守北京的清朝精銳並未出動,一旦南下,對南京會造成非常大的威脅,為了戰略需要,太平軍主動出擊,長驅六省,一直打到了天津,給清政府北方各省造成很大的威脅,清軍主力要南下只能先殲滅這股北伐軍隊,只有鞏固了北京城,才能南下,這次北伐也為太平軍西征和統治南京爭取了時間,所以楊秀清派出北伐是一種戰略,在當時看是正確的,但由於後援不利,京城內鬥導致北伐以失敗而告終。

四、不排除楊秀清排除異己。

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的時候,封了五個王,而翼王石達開、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都受東王楊秀清節制,在永安建制的時候蕭朝貴與東王是不和的,林、李二人又是蕭朝貴的部下,隨著蕭朝貴戰死,林、李在軍中又是難得的驍將,為了消除異己,出征北伐本身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情,這個時候楊秀清派出蕭朝貴的部將北伐難免有清除異己之嫌。另外在二人北伐受阻固守待援的時候,楊秀清只派了7000兵力去支援,在援助的途中就被消滅這也導致林、李二人失去了南撤的機會,這也堅定了楊秀清清除異己的私信是存在的。

綜上所述:楊秀清派林、李二人率兩萬將士北伐既是為了清除異己,也是為了戰略需要,可謂是“一石二鳥”。


坐看雲起時1218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統兵六十萬。不久,總攬大權的東王楊秀清制定了兩路作戰計劃:一路由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為主將,率水營戰船千艘、步兵3萬溯江西征;另一路由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為主將,率步軍2萬進軍北伐。史學界對於太平軍北伐人數一直存在諸多爭議,有學者說北伐軍一開始有四五萬人,渡過黃河後只剩下兩萬人;也有專家認為北伐軍共計九軍,按太平天國一軍遍制一萬三千餘人來算,九軍共計十一萬人。只是在渡黃河時受阻,成功渡河的北伐軍只有兩萬人。

從中不難看出,楊秀清最初所派的北伐軍人數已難以確定,但北伐軍在渡河之後只有兩萬人則是確定無疑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楊秀清為什麼只派區區數萬人北伐。

北伐決策論

忠王李秀成被俘後總結出“天朝十誤”,把偏師掃北認為是誤國之首。實際站在楊秀清的立場上看來,北伐更像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當初太平軍殺出廣西時也不過區區萬人之眾,可經過湖南變成十餘萬眾,到武昌順江而下時已達五十萬之眾。楊秀清用數萬人北伐,不僅可以阻擋清廷派兵南下,而且希望北伐軍能成燎原之勢,一舉攻佔京城。

故或登三山門望之,自城外至江東門,一望無際,橫廣十餘里,直望無際,皆紅頭人也。——汪士鐸《乙丙日記》

精兵戰略

太平軍在前期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得益於晚清戰鬥力低下的八旗、綠營兵所賜;另一方面是依靠楊秀清的精兵戰略。早在金田團營時,楊秀清便挑選信徒中壯而勇者編入行伍,日夜操練,授以行軍佈陣之法;又實施男女分營制度,確保軍隊保持強悍的戰鬥力。

北伐軍中多有身經百戰的廣西老兄弟,楊秀清自信地認為攻佔北京,有此數萬精兵足矣。

兵力不足

前面說過,太平天國統兵六十萬,怎麼會說兵力不足呢?要知道這六十萬並非全都是百戰精銳,其中大半都是新兵蛋子,精銳只有十餘萬人。再來看北伐軍是什麼時候出征的呢?1853年5月8日,距定都天京不過一個半月左右,哪裡來得及將新兵編練完成。

更何況太平天國雖攻佔南京,可僅僅7天后,清將向榮便繞南京築壘,構建起了江南大營的雛形。太平天國要拱衛都城,必須派重兵進行防守。此外,西征也在同步進行,還要大興土木修建宮室,楊秀清真恨不得能多生出幾雙手來,才好應付縱橫交錯、雜亂不堪的局面。他能夠抽調出這數萬人馬已經非常難得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北伐軍主將林鳳祥、李開芳都是太平軍中驍勇善戰的大將,卻並不是運籌帷幄的帥才。北伐軍孤軍深入,與天京失去聯絡,沒能獲得楊秀清戰略上的指揮。雖在河南曾一度達到20萬之眾,但真正能上陣禦敵的精銳卻並不多。

渡河之後圍攻懷慶60天不克,使清軍得以調集勝保、僧格林沁等將領在京城周邊設下重兵,嚴陣以待。加上捻軍軍紀散漫,不聽指揮;北伐軍形同流寇,糧餉不繼,士兵紛紛逃亡。最終功虧一潰,以全軍覆沒而告終。


歷史茶坊


太平軍北伐,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林鳳祥、李開芳率2萬多太平軍北伐。即便北伐軍裡的戰士身禁百戰,但想憑藉兩萬人推翻滿清攻下北京未免有些異想天開。孤軍深入本是兵家大忌,還遵照“師行間道,疾驅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的戰略方針,簡直是混賬,根本就是派北伐軍送死。

北伐於太平天國的意義,無非是牽制中原地區滿清軍力,給予新建立的政權喘息壯大爭取時間,北伐軍不負眾望,一路北進直逼天津,清廷朝野震動,調重兵阻擊,可惜太平天國沒有抓住機會。曾國藩率領湘軍隨後向洪秀全撲來,天王不思退敵,整日只知道躲在皇宮裡快活。小朝廷,內訌廝殺自我消耗,一盤好棋下到稀爛。

其實,歷史總是存在諸多巧合,舊事一遍遍重演,三國時,蜀漢丞相武侯七出祁山,後姜維九伐中原。前線烽火連天,廝殺不斷,後主寵信小人聽信讒言計盤算著小九九,假使攻破長安,會不會落得個十二道金牌莫須有之罪,也未可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五經博士


太平軍數路大軍完成了攻打南京的任務之後,馬不停蹄開始了開拓萬里波濤,其中就有一支軍隊一路往北,幾乎打到了北京,這支軍隊就是由林鳳祥、李開芳率領的北伐軍。

《清史稿》記載,林鳳祥是廣西貴縣(今貴港)人,和太平天國首義八王之一的秦日綱是正宗老鄉。林鳳祥和秦日綱有很強的反抗精神,在太平天國起事之前,兩人就組織群眾和地主團練對抗。

能自發組織民眾對抗強勢力者,必有著與生俱來的組織能力,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林鳳祥也遵從這樣的規律,有著天才的組織管理能力。

李開芳是武緣縣(今南寧)人,他的家和林鳳祥的家距離不遠,林、李兩人隨同秦日綱參加太平軍,之後就猶如雙胞胎一般,似乎有心靈感應,每仗同時升遷,配合又恰到好處,像極了評書中“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孟良和焦贊。

林鳳祥入夥後先是擔任御林侍衛,能進入這個團隊,首要條件就是忠勇機智,而後轉入戰鬥部隊,從湖南一直打到武昌,官職也從侍衛升到土官正將軍,攻打高大的武昌城時捷足先登,“捷足先登”這個詞現在來看是個成語,可是這個詞卻是從實戰中演變而來,歷史上的“先登”往往是指敢死隊,他們是最先衝破敵人堡壘的人,林鳳祥就是敢死隊成員,這一仗之後,林鳳祥被昇天官副丞相。

李開芳先是擔任監軍,一年之後率領戰鬥部隊獨當一面,擔任金一總制,隨著太平軍的一路勢如破竹,官職也不斷升遷,打下武昌之後擔任地官正丞相。

如果說從參加太平軍到攻克武昌城是林、李二人軍事生涯的第一階段,那麼從攻克南京城之後北伐一直到死就是二人軍事生涯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兩人分別完成了從士兵到將領的轉變,在戰爭中學習到了各種戰術,第二階段兩人則開始了他們自己獨當一面之旅,他們的眼界,也從普通戰役擴展到了縱觀全局的戰略。

在第一階段,林、李二人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們兩人對太平天國的忠誠,他們投入這場運動是自發的,在洪秀全之前他們就已經是當地的成名人物,只是如果沒有洪秀全,二人說不定會被殺頭和下獄。洪秀全的作用猶如及時雨,給了林、李二人出路及施展才華的平臺,因此,兩人的反清是堅決的。

圍攻南京時,林鳳祥部用大炮將儀鳳門轟塌,之後乘勝而入,李開芳則率部架雲梯登上三山門,在高大的南京城下,兩人的戰功不分伯仲。

攻克南京後,林、李二人接到了洪秀全東進的命令:“師行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

攻克南京是天國的分水嶺,攻克南京以前,天國上下團結,齊心協力,一派奮發向上的景象。拿下南京後,太平天國內部發生分歧,翼王石達開的意見是先經營四川,再以四川為基地經略全國,水師名將羅大綱的意見是直取河南,兩人各代表著相當一部分人,雖然有分歧,但對眼下形勢的認識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都不贊成在南京建都。

無論哪種意見,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無人提出在北京建都,因為洪秀全等人來自炎熱的廣西,且文化程度不高,一直以為黃河以北乃塞外苦寒之地,不適合居住。

而建都南京卻一直是洪秀全和楊秀清的目的,洪秀全還曾對羅大綱提出的經營河南的主張有過搖擺,但是楊秀清卻“覬覦江浙財富之區”,堅決要定都南京,洪秀全本人性格暴烈,不善協調和溝通人際關係,因此政權的管理全靠楊秀清,他縱有想法,也拿楊秀清無可奈何。更何況洪楊兩人在定都南京後就迅速腐化,安於享樂,大造宮室,最終由於爭奪權力而自相殘殺。

定都南京後,洪楊也並沒有想到北伐,他們想的是派一支軍往東擴展地盤,給南京以戰略緩衝,當然這個緩衝地帶越大越好,萬一打下北京更好,從這樣的戰略目的出發,洪楊並沒有派王爺級的將官領隊,而是將任務交給級別低於“王”和“侯”的“丞相”,東王楊秀清更考慮到萬一攻下北京擔心一人獨大,特意設了一個“二士爭功”之計,以便分而治之,因此派了兩位同級別的“丞相”前往。

這個任務交到了林、李二人手中,林、李級別不高,軍隊規模不大,具體人數沒有明確的數字記載,大多歷史學家認為只有“一萬數千人”,因此這支軍隊起初的任務只是掃清南京外圍。

可是,林、李二人要進行遠征的北伐,他們一位是天官正丞相,一位是地官副丞相,到底哪一位說了算?誰是北伐軍總司令?洪楊為了讓二人相互牽制,有意不明確。

北伐軍一萬數千人,雖不是一支上規模的戰略兵團,卻是精銳至極,從將領到士兵都是老廣西。這支隊伍從南京出發後,只一個月就輕取鎮江,並在羅大綱水軍的配合下渡過長江,兵不血刃拿下揚州,南京外圍已經掃清,林、李二人的任務成了全力北伐。

這時候,大批清軍正向揚州開進。

5月13日,林、李二人在揚州誓師北伐,之後向安徽挺進,林、李二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進入河南,直搗開封,這是羅大綱的戰略,也許兩人從南京出發後和羅大綱朝夕相處,也聽進去了羅大綱的意見。

這支軍隊如一把尖刀挺進中原,恰恰清廷的重兵集中南方和京畿附近,中原空虛,再加之北伐軍全是百戰百勝的廣西老兵,在中原腹地就如無人之境,在安徽連克塗洲,臨淮關、鳳陽、懷遠、蒙城,亳州,繼而進入河南,攻克商丘,原準備渡河過山東北上,可是被清軍封河無法北上,兩人開始為尋找渡河口而在河南左衝右突,雖然一路橫掃中牟、鄭州、滎陽、鞏縣,“如疾風掃落葉”一般的爽,可是也貽誤了北上戰機,已經達不到戰略突然性。

林、李二人的北伐軍一路征伐,採用的是太平軍永安突圍的老套路,不進行根據地建設,“他們沒有後方,沒有補給;就地裹脅,沿途徵發;得城不守,順民不殺;堅城必圍,不破則舍,攻破必屠,義無反顧……拖死追兵。”(唐德剛語)

林、李二人作戰勇猛,對天國忠誠,執行命令不折不扣,可是這也恰恰暴露出二人的弱點,即二人均只是將才而非帥才,這支北伐軍以流寇的方式作戰,佔領一處丟一處,不進行根據地建設,也不放手發動群眾進行擴軍,打下了如此大的地盤,卻不放手經營,好像他們只是為執行大兵團包抄戰略的小部隊,只管往北京方向衝,可是他們的包抄穿插任務受到天時地利的阻礙,已經失去了意義。

北伐軍在河南左衝右突,終於在6月28日找到機會渡河,但被清軍腰擊,渡過黃河的太平軍約兩三萬人,有數千太平軍未渡過黃河。

北伐軍渡黃河的這段歷史成為公案,是真的抵擋不住清軍腰擊而被分成兩部,還是有部分人乘機找藉口溜掉。無論如何,此時北伐軍的士氣和軍心已經發生變化。

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到南京定都,一路軍心高漲,脅從者不斷,因為他們一路從貧困之地往江南富裕之地攻打,大家生活越過越好,這是比任何宣傳都管用的現實,可是從南京往北,卻是從富裕之地往苦寒之地打,生活越變越差,這也是比任何宣傳都管用的現實,此時的軍心和建都南京前不可同日而語。

從北伐軍攻克塗洲到渡河北上,經歷了一個月零八天,這時陝西,山西,山東各部清軍已經到位,更有一支野戰軍精銳,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開出京城。

北伐軍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再由河南進入河北,打到距離保定城不遠的深縣時,已經是4個月之後的10月中旬,即將到來的北方冬季,對生長在南方的廣西人來說,是敵非友,但是這支北伐軍深入直隸,在政治上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大振了太平天國上下的士氣,兩人也成為太平天國的首次封侯的侯爺,林鳳祥為靖胡侯,李開芳為定胡侯,實際上,“靖胡”和“定胡”的政治口號更大於實際意義,而北伐軍逼近保定則更讓清廷的“京畿震動”,有些史料甚至傳聞說咸豐帝已經準備逃亡,雖然被證明了並無此事,但足以說明當時清廷上下的緊張程度。

北伐軍攻克深縣後就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再打滄州時,居然遭到了當地民團的激烈抵抗,林、李大為憤怒,將滄州攻克後殺軍民滿漢回居民男女老幼萬餘人。北伐軍將自己推到了群眾的對立面。

北伐軍欲再向前就遇到老對手勝保的堵截,勝保本是二人的手下敗將,現在卻表現的非常頑強,兩人無法突破勝保防線,只得迂迴天津靜海,可是此時的情況,後有勝保騎兵追擊,前有僧格林沁的騎兵堵截,林、李二人的北伐軍糧草無繼,兵員也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再也無力繼續前進,就分兵兩部,林鳳祥率軍駐紮靜海,李開芳率軍在獨流鎮駐紮,兩人的意圖是互為犄角,並等待援軍。可是清軍攻勢不減,僧格林沁開始率部南下靜海,主動向二人靠近。

林鳳祥和李開芳在靜海和獨流鎮堅持到了第二年正月,和清兵的作戰打成了消耗戰,援軍到來已經無望,便商議後撤,寒冷的冬季讓這些善戰的廣西兵腳底凍裂,死傷不少,僧格林沁和勝保的騎兵隨後緊追,這支北伐軍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銳氣,擔心在野戰途中被騎兵圍殲,就在攻下阜城後駐紮下來,準備以城防工事對付清軍騎兵。

這時候,太平軍支援北伐的援軍七千餘人從揚州出發,衝到山東臨清後被勝保所敗,全軍覆滅。這支援軍其實也夠悲壯的,主力是林、李北伐後留在揚州城內和清軍久戰的疲憊之師,本就是二流部隊,這支部隊衝出清兵重圍,北上後又會合了一部分安徽的太平軍,並吸納了一部分捻軍,成了一支東拼西湊的軍隊,楊秀清派這樣一支軍隊北援,不僅是拿天國將士的生命當兒戲,更是將北伐當做了一個應景,因為他本人更喜歡江浙富饒之地。

林鳳祥和李開芳在阜城守了一個月,得到援軍北上的消息便棄城南下尋找,到了東光縣的連鎮紮下營盤,這時候他們得到了援軍到達臨清的消息,李開芳率領七百餘騎兵離開連鎮往臨清接應,林、李二人正式分別,沒想到這一別竟然是兩人的永別。

關於李開芳領兵南下的人數,《清史稿.僧格林沁傳》中說是兩千餘人,戴逸先生的《清通鑑》中說是六百三十餘人,現採用《清通鑑》的說法。

林、李二人分兵,僧格林沁和勝保也分兵,僧格林沁繼續圍困林鳳祥,勝保則領騎兵追擊李開芳。

林鳳祥和李開芳兩人,從廣西就配合著一直打到現在,是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結成的深厚友誼,這樣的友誼讓兩人相互之間非常信任,因此李開芳走後,林鳳祥相信他一定會再回來,他本人做好與李開芳了不見不散的準備,就在連鎮堅守,可是他不知道,李開芳到達臨清才發現援軍已經“敗退”,在勝保的圍困下再也無法返回,只能就地“憑城固守”。

如此,林鳳祥和李開芳二人便已經被清兵分割包圍,大勢已去,所不同的,李開芳對形勢更加清楚,而林鳳祥心裡還盼著大部隊前來。

在連鎮的林鳳祥軍,糧草斷絕,北方寒冷的冬季使得缺衣少食的廣西士兵們戰鬥力急劇下降,面對僧格林沁的兩萬餘精銳,已經無力主動攻擊,只能加築工事進行防禦,僧格林沁將計就計,對連鎮進行圍困。

連鎮是橫跨運河的東西走向,這時連日下雨,河水大漲,清軍所處地勢又較林鳳祥部為低,形勢對清軍非常不利,可是所謂的不利之中卻往往隱藏著有利的因素,僧格林沁和幕僚們商議的結果,開始仿效三國“水淹七軍”之計,清軍“開壕築堤”,雖然自身所處低窪,卻將運河水引向了林鳳祥所在的連鎮高處,由於林鳳祥在鎮內修築了很多工事和壕溝,造成大水“浸灌”而無法排出,僅存的糧食被淹,衣物浸溼,陷入飢寒交迫,“僅恃黑豆充飢”,黑豆是不錯的養生食材,可是這種蛋白質含量高卻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飢餓的太平軍來說,除了好消化外沒有任何的幫助。俗話說大浪淘沙,饒是從廣西一路生死過來的兄弟們,也有大批人熬不住這樣的苦日子,出營投降者達三千餘人,到1855年的正月初三,林鳳祥兵力不敷,只得放棄運河西岸的西連鎮,帶著身邊僅剩兩千餘忠勇之士,收縮兵力專守運河以東。

如此被動消耗的防禦只是拖延時間而已,支撐半月之後,清軍分四路攻破東連鎮大營,這批太平軍將士都是烈性漢子,他們不願做俘虜,紛紛投河自盡,鏖戰中林鳳祥身負重傷,被身邊親信保護著藏入事先秘密挖好的地道。結果林鳳祥身邊一名幼童被僧格林沁俘獲,該幼童“

繡衣扎額,宛如嬌女。”據這名幼童報告,清軍在地道里搜索到林鳳祥,林鳳祥當即服毒,可惜未死被清軍生俘。

林鳳祥被俘後,被裝在檻車裡“檻送京師”,後在北京西市被凌遲處死,被凌遲的林鳳祥很從容,他的眼光始終盯在劊子手的刀上,劊子手割他一刀,他看一眼,彷彿他只是一個觀看凌遲的看客,凌遲的過程中,始終“未嘗出一聲”。

李開芳軍出連鎮後直接往南,從吳橋進入山東境內,而後馬不停蹄再往南攻克高唐,從連鎮到高唐是正南向,而從高唐到臨清則是正西向,從地圖上看,這是兩條筆直的路線,李開芳為什麼這麼走我們不得而知,但一定是當時最快的路線。當李開芳奮勇攻下高唐,斬殺高唐知州,然後興致高漲的準備和近在咫尺的臨清太平軍援軍會師時,他得知了援軍敗退的消息。回望緊追而來的勝保大軍,李開芳的心從熾熱瞬時進入冰冷,他明白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他和在連鎮的林鳳祥一樣,在高唐修築工事駐守。

李開芳憑高唐城據守,勝保的清軍騎兵頓時無可奈何,雙方僵持之時,滅了林鳳祥的僧格林沁率軍趕到,李開芳見僧格林沁到,心知林鳳祥已敗,高唐城已經沒有死守的必要,唯一的選擇就是自行突圍。

對僧格林沁來說,他的騎兵長於野戰短於攻城,因此他更希望和李開芳進行野戰,而不願意在高唐城下和李開芳作戰,他採用圍三缺一的戰術,故意留了南邊一條路讓李開芳軍突圍,以便在野戰中殲滅李開芳軍。

李開芳果然中計,從南邊乘夜突圍而出,僧格林沁隨後緊追。

從這個具有代表性的戰例就可以看出,很多太平軍將領雖然驍勇善戰,可是軍事水平並不比清軍將領高。

太平軍初期的戰無不勝在於他們強大的組織能力,還有上下一致的信仰和相互之間單純的關係,做為一個作戰系統,這些方面彌補了太平軍將領們軍事水平的不足,而清軍正相反,因此從成體系的作戰系統來看,太平軍比清軍更高效,可是將領們的軍事素養卻並不比清軍優秀。

李開芳出高唐是想達成出其不意,他以為只要突出僧格林沁和勝保部的清軍包圍就會有生機,憑著他一路北來的經驗,北方清軍除了這兩部人馬,其他都不在話下,因此他的戰術全都圍繞著突圍而來,強調給敵人以短時間的致命一擊,沒想到突圍很輕鬆,憑他多年的戰爭經驗,也許這個時候他已經感覺到不妙。

僧格林沁的戰術是將李開芳引出高唐城進行野戰,因此他的戰術重在追擊和野戰,他親領五百騎兵做為追擊部隊,這五百騎兵每人配備了3匹馬,追擊能力很強,隨後是勝保領著的清軍主力。

果然,李開芳軍剛跑出五十里,就在荏平縣的馮官屯被僧格林沁騎兵追上,李開芳很清楚,他根本無法和僧格林沁的騎兵野戰,不得不在馮官屯駐守,他分兵佔領了三個村子以便相互支持,這些廣西老兵們對土工作業十分在行,雖然華北平原的地面上無險可守,他們卻向地下挖掘了縱橫交錯的壕溝、地道和地窖,待清軍進至他們的鳥槍射程以內時,躲在工事內開槍射擊。

清軍的士氣也很旺盛,他們明白李開芳軍已是強弩之末,因此趁著李開芳軍立足未穩,接連發起了數次不顧傷亡的進攻,很快將李開芳軍西面的兩個村子攻破。李開芳軍損失了200餘人,餘部被壓縮在最後一個村子裡,由於收縮了陣線,抵抗更加頑強,僧格林沁認為強攻徒增傷亡,難以奏效,就又施展水淹連鎮的故計。

僧格林沁又開始築起堤壩,從聊城引來徒駭河水水淹馮官屯,華北的冬天,河水帶來的潮溼寒冷讓人無法忍受,可饒是如此,李開芳的太平軍也依然堅持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裡,河水不停的注入太平軍所在的村子,地勢高的地方積水有三四尺,地勢低的地方積水有五六尺,太平軍所挖的地道,本是防炮防冷防風,存儲食物和彈藥的好地方,可是這個時候卻成了累贅,裡面已經無法藏人不說,所有彈藥和食物都被泡溼,若再不想辦法突圍,就只能坐以待斃。

李開芳想出了詐降之計,他的計劃是讓部將黃近文率領百餘名太平軍先至僧格林沁軍中假投降,然後自己再率領剩餘太平軍向僧格林沁假投降,趁僧格林沁鬆懈之計裡應外合打出重圍。

李開芳對他的計策是有相當把握的,因為太平軍士兵都是優秀的戰士,所以投降和被俘的太平軍戰士會受到很多清軍將領的喜歡,收編了這些太平軍士兵的清軍部隊,戰鬥力就有明顯的提升,而戰鬥力強的部隊自然勝仗就多,而勝仗又是將領們升遷的本錢,這樣一來,在很多清軍將領眼中,太平軍的戰士們極其有利用價值。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恐怕就是後來官至的北洋水師總司令的丁汝昌。

但李開芳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計策對僧格林沁並不好使,因為僧格林沁是個保守的蒙古王爺,他的部隊也都是蒙古騎兵,並不需要漢人太平軍戰俘,而且這個時候,已經被打殘的李開芳軍也失去了討價還價的本錢,他是否投降對僧格林沁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僧格林沁是要全滅這支太平軍,以震懾所有在京畿出現的反朝廷力量。

僧格林沁將計就計,他向李開芳表示願意接納投降,後又將出降的黃近文部百餘人全部秘密殺掉,李開芳以為計策成功,按計劃帶著八十人再次假投降時被僧格林沁生擒活拿。

對李開芳的被擒,據《大平天國叢書十三種》記載,當時的目擊者有很清楚的描寫:“(李開芳)戴黃綢繡花帽,穿月白袖短襖,紅褲紅鞋,約三十二三歲。伺候兩童約十六、七歲,穿大紅繡花衣褲,紅鞋,美如女子;左右揮扇,隨開芳直入帳中。開芳僅向王、貝子,及各大人屈一膝,盤腿坐地下。總兵以下持刀環立,怒目而視。開芳與二童仰面四觀,毫無懼色。但云罰能寬貸,願說金陵夥黨來降,並求賜飯。遂開懷大嚼,說笑如常。”

僧格林沁以數百騎兵押送,將李開芳等八人送往京師處死。

至此,太平軍的兩年北伐終於失敗。


羽林輕騎


說到太平軍北伐史很多人都扼腕嘆息,僅僅兩萬太平軍就威逼京師,如果當時太平軍再多派出幾萬人是不是就有可能推翻滿清統治,那麼太平軍為什麼沒這麼做呢?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當時清廷在江南、江北各有一座大營,從戰略角度看一方面為了遏制太平軍北上威脅京師,另一方面防止太平軍南下,妄圖將太平軍遏制在南京。

兩座大營以防守為主,雖然兵力不多但是太平軍想短期攻下難度也很大,面對這種情況太平軍派出了北伐和西征兩路大軍來減輕天京壓力。

那麼太平軍為什麼僅僅派出兩萬人北伐呢?原因很簡單

首先,太平軍無兵可用

雖然太平天國號稱五十萬大軍,但是除去隨軍家屬和擴編的新軍,太平軍有戰鬥力的部隊不過數萬人,而且同時要解除長江上游的壓力,所以派出兩萬人北伐已經算是太平軍幾乎全部家底了,後來楊秀清組織掃北援軍時捉襟見肘,可見太平軍兵力緊缺。

其次,太平軍從廣西一路打到天京定都,其看家本領就是流動作戰,太平軍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兩萬掃北軍也將流動作戰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一度兵臨天津,威脅京師,北伐牽制清軍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能夠達成如此戰績恐怕也是楊秀清沒有想到的。

最後,太平軍雖然只有兩萬,但皆是精兵強將,主將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都是太平天國元勳,兩萬北伐軍也是從廣西一路打到天京,他們久經沙場,都是百戰餘生之人,而且在思想上更是拜上帝教的狂熱支持者,這支掃北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一方面掃北軍戰鬥力強悍,另一方面天國確實無兵可用,而且必須通過北伐牽制清軍兵力,所以只能派出兩萬北伐軍。


一點點歷史


很多人會拿林鳳祥、李開芳北伐與朱元璋北伐做對比,為什麼朱元璋成功了,這二人沒有成功。其實不難看出,因為楊秀清派他們二人率二萬去北伐根本就沒打算成功,因此這二人能一直攻到天津也算奇蹟。所以,我們來看看這二人明知道北伐成功率極小,為什麼還要率二萬人北伐。

太平天國需要他們去牽制清軍主力

1853年天平天國攻佔南京,改名於天京,並定都於此。隨後林鳳祥與李開芳、吉文元等將領攻克揚州、鎮江。一時間幾乎佔據江南富庶之地。同年五月,楊秀清命令林鳳祥與李開芳、吉文元等將領,誓師北伐,率領兩萬大軍從浦口出發進行北伐。其中楊秀清的命令就是讓他們攻克一座城市之後洗劫一番便是,不要佔領,直取北京就是,天京政府不會派援兵來支援。這樣的命令,可以看出楊秀清讓他們孤軍深入,牽制清軍主力,為自己東征西伐減輕壓力。

五月的時候,太平軍已然從浦口出發,再由安徽滁州北上,六月的時候就已經攻克河南重鎮歸德,七月的時候主力軍渡過黃河,因為圍攻懷慶未能攻破,導致貽誤戰機。九月的時候,攻破臨洺關,進入直隸地區,清政府這才認識到這股太平天國勢力的恐怖,急忙調集重兵圍困北伐軍。林鳳祥用兵如神,避實擊虛,一直攻到天津西楊柳青,直逼京師。

而就在林鳳祥北伐之後的二十幾天,也就是1853年的六月初,胡以晃、賴漢英、曾天養、林啟榮等奉命督戰船千餘,開始沿江西征,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為天平天國打下大片江山,此時的清軍主力大部分在圍攻林鳳祥、李開芳的北伐部隊。若不是北伐部隊的驍勇善戰,楊秀清、石達開東征西討的策略就難以實施。

楊秀清利用北伐消滅異己

林鳳祥、李開芳本就是前期僅次於永安五王的人物,而攻佔天京,這二人又是率先登城,功不可沒。但是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在這之前就已經死去,所以林、李二人又是軍中驍勇戰將,在1853年的時候,在太平天國也算是排名六七的人物,所以其軍事素養肯定不低。

而楊秀清的命令多有瑕疵,就是讓他們北伐打下的城市洗劫一番就是,天京不會派兵前去固守,也不會派兵來增援。這樣的命令本就是讓他們二人孤軍深入,且沒有退路。而當時林鳳祥、李開芳等人攻到天津靜海的時候受阻,遭到清軍將領僧格林沁的圍攻,林鳳祥、李開芳二人決定在靜海、獨流鎮固守待援。

而楊秀清的做出的決定就更加佐證其利用北伐削除異己的狼子野心,1854年二月的時候,當楊秀清聽聞二人北伐受阻的時候,只派出七千五百人的兵馬前去支援,但是由於沿途城市被清軍重新佔領,援軍在臨清的時候就已經被消滅。所以,林鳳祥、李開芳二人本以為援軍將要來臨,固守待援錯失南撤的時機。

那楊秀清為什麼這麼做?當初永安建制的時候,共封了五位王,其中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在攻克南京之前就已經死去,才導致東王楊秀清沒有人來約束其勢力導致其一家獨大,而林、李二人就是蕭朝貴的部下,原來永安建制的時候,蕭朝貴作為前軍主帥,對楊秀清多有約束。所以,北伐牽制敵軍本就是九死一生,可偏偏楊秀清就派此二人前去,難免有削除異己的嫌疑。

而林、李二人也深知此時朝廷被楊秀清所控制,朝廷已然兇險萬分,只有接受這命令,率軍北伐。

浮人語

從當時形勢可以看出,派出孤軍前去北伐是有意義的,當時清政府大舉圍攻太平天國,孤注一擲北伐只會導致全軍覆沒,可能太平天國就沒有這麼長的歷史。而派出林鳳祥、李開芳這兩位悍將帶領精兵二萬餘人孤軍深入攻打京城,牽制大量清軍,為太平天國擴展南方的地盤並穩固減少了極大的壓力。

可惜這二人分兵突圍,先後被捕,在京城凌遲而死。


海浮人


太平天國一路從廣西打到南京,實行流動作戰,奪取城池無數,但卻沒有軍隊駐守,直到攻取南京時,手裡所能控制的地盤也僅限於南京周邊地區,江南大部分地方仍掌握在清政府手中,他們爭奪到地盤後大肆搶掠,然後又放棄。過快的戰略收縮給清軍反撲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太平軍在攻佔南京不久,清軍就追至南京,在南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兩座大營,使得南京被困長達三年之久,太平天國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這個新生的農民政權隨時都有被扼殺的可能,因此,楊秀清不得不留下重兵保衛南京。這是隻派兩萬兵力北伐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為了同清軍爭奪江西和湖北地區,以取得對長江中上游的控制權,鞏固西邊的軍事防禦,在北伐的同時還組織了西征。然而,這支人馬還不足一萬。

其三,西征的軍隊儘管數量少,卻都是些捍兵強將,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曾國藩的湘軍武裝水師取得了湖口大捷。他們焚燬了大量湘軍船舶,也包括曾國藩自己的座船,逼得曾國藩投江自盡,後又被手下救起逃往陸營。沒準楊秀清認為自己的軍隊是以一當十的,因此,放心大膽的讓李開芳只帶兩萬精兵北伐。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臆測。與西征軍相比,上面對李開芳已經算是夠“慷慨”的了。

話又說回來了,北方必竟是清庭京師重地,豈容小覷。北伐軍進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林鳳祥連鎮突圍被俘。李開芳退守山東茬平馮官屯。被俘後同年六月被凌遲處死。儘管北伐軍一路衝殺到距清都百十公里的天津,著實讓咸豐帝恐慌了一陣子,太平北伐戰役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周至禮樂國學院


說兩點吧:北伐軍就是想起奇襲的效果,所以帶的人不多,但人少不一定就戰鬥力差,參加北伐的基本都是百戰精銳。其實威懾京師和減輕天京壓力的戰略目的是達到了,只是後來通訊不暢,取得早期戰果後延宕不前,失去了閃電戰的優勢,敵人緩過氣集結起來了,這是其一。承接上一點,也是通訊不暢,沒法及時掌握戰場態勢,援兵出動遲緩了,而且兵員素質不如先頭部隊的北伐軍,戰鬥意志不夠堅定,被擋回去了。楊秀清原先並非沒有計劃派援兵,只是斟酌什麼時候派,實際上當時太平天國的武裝力量也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強大,所以同時也面臨著組織動員的問題,結果就是延誤了戰機,到後來想繼續救援也沒有那個實力和時間了。總而言之,就是楊搞北伐稍微倉促和林李進攻還是不夠果敢,最後導致失敗。


馮貝克曼


仔細回顧當時的形勢,太平天國的這個決策就不難理解了。

1、太平天國的北伐是在認真思考當時形勢下做出的慎重決策;

2、北伐的第一個目的基本得以實現;北伐對太平天國中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3、太平天國北伐的總體規劃中,林、李的這2、3萬人只是其中的先頭力量,但因整個戰局影響,後續計劃沒有展開,導致北伐徹底失敗。

北伐的直接起因:保衛天京。

1853年,太平軍攻取金陵後,又分兵攻取了鎮江、揚州,聲勢大振。

起初,楊秀清的本意是“聲言欲至蘇州”,繼續東下,打下富庶的蘇浙地區。

此時,從廣西一直追過來的向榮所部圍追而來,17000人在天京、鎮江附近紮下,建立了江南大營,不但阻塞了太平軍東下蘇南的路途,還直接威脅著天京、浙江;

同時,琦善所部17000人建立了江北大營,圍攻揚州。

此時,太平天國面臨著兩個選擇:

(1)、集中兵力,打攻堅戰,殲滅江南、江北大營的重兵。

(2)、繼續打運動戰,向清軍薄弱地區發展,贏得戰爭主動權。

這兩種打法,洪秀全、楊秀清都不陌生。

太平軍軍興之初,就曾與向榮長相對峙,一耗就是幾個月。但結果無一例外:大清各地援軍源源不斷開來,地盤狹小的太平軍難以為繼,被迫轉移。

此時,儘管太平軍已與軍興之初不可同日而語,但敵強我弱的總體力量格局依然沒有改變。太平天國只有天京、揚州、鎮江三地,地盤狹小、物資匱乏,大軍在天京周邊長相對峙絕非上策。

這些清軍,尤其向榮所部,是從廣西一直尾隨過來的精銳,如果太平軍能吃掉他們,恐怕早就吃掉了!

而在後來的戰爭實踐中,也一再表明:在水網縱橫、地形複雜的金陵周邊地區,想通過直接進攻,殲滅立穩腳跟的敵軍絕非易事。

後來的雨花臺大戰中,李秀成曾以絕對優勢圍攻曾國荃湘軍,就是打不下。

而兩次大破江南、江北大營,無不是以運動戰,削弱、調動嚴密駐防的敵人後,才一舉取勝(而不是通過漫長、艱苦的拉鋸戰)。

此時的洪秀全、楊秀清,如果貿然對江南、江北大營發起直接進攻,很可能既無法殲滅敵人,反而會在對峙中形勢進一步惡化:清軍各處援軍、物資陸續抵達,圍攻天京。

而第二個方案,則是太平天國對過去戰爭經驗的汲取。

永安突圍後,太平軍正是果斷改變策略,果斷髮起運動戰,向大清廣大防禦薄弱區域大膽機動,才不斷髮展壯大。

因此,太平天國此時的總體戰爭指導思想是:

(1)、天京戰場附近,收縮防禦,加強江防,防禦清軍精銳;

(2)、分兵向敵人防禦薄弱區域進軍,打亂清軍部署,進一步發展太平天國力量。

此時大清能調動的精銳悉數佈置於天京周邊,太平軍具備避實擊虛,向敵人薄弱地帶發展的條件。

北伐、西征正是太平天國高層在這個大背景下做出的慎重決策。

北伐十分必要,且最多隻能拿出2、3萬人

太平軍攻入天京時,浩浩蕩蕩,號稱五十萬大軍,可是,實際上,大多數是隨軍家屬、女兵,能戰之兵也只有10萬左右。

這10萬軍隊,承擔著多樣的戰略任務。

(1)、天京、揚州、鎮江三地不容有失。

既然太平天國要建都天京,那這三地就不容有失。由於面臨著35000清軍的直接威脅,同時,還必須進行復雜的防諜、治安等基本工作,太平軍留下了約5萬軍隊防禦。

(2)、西征在所必行。

幾十萬人在天京附近,不管是戰鬥部隊還是普通居民,都需要吃飯,靠這三城的糧食顯然不足以支撐!

因此,即使僅僅是為了保衛天京,太平軍也必須向安徽、江西產糧區發展。

(3)、北伐勢在必行。

由於西征的一大目的是為了獲取糧食、物資,因此,西征軍攻取一地,就必須有效控制一地、穩紮穩打,因此,如果沒有北伐,西征仍然是一種正面對抗,對敵人的牽制有限。

而就全國局勢而言,大清的統治中心在北方,僅僅進行西征,不能打亂山東、河南、直隸等地清軍的部署。也就不能起到通過運動來調動、削弱清軍的目的。

因此,北伐軍的作戰特點是:不貪攻城,兼道疾行,打亂清軍在北方的部署,牽制清軍的力量。

而且,受限於當時太平軍的總兵力,以及保衛天京和西征所必須投入的軍力,太平軍初期最多拿出2、3萬人進行北伐!

北伐軍的第一個戰略目的基本實現

從結果上看,北伐軍牽制、吸引清軍的目的基本上實現。

(1)、牽制了清軍對天京戰場的增援力量。

北伐開始後,太平軍橫掃淮北、河南,使兩地的物資、糧餉難以供應江南、江北大營。其中,大清的規劃中,河南、淮北,就是江北大營的大後方。

而大清為了圍剿、防禦這支飄忽不定的北伐軍,從陝甘、察哈爾、直隸、黑龍江、吉林各地不斷抽調兵馬,使這些部隊不能南下威脅天京。

(2)、吸引了天京附近的清軍。

同時,江南、江北大營的清軍不但無法得到補充、加強,反而要不斷抽調力量到北方攻擊北伐軍。

北伐軍一出動,原屬江北大營的勝保立刻領軍堵擊、尾隨。

而江南大營向榮在1854年的奏報中也提到:臣軍精銳,盡已調出。存營不足不滿五千,出去疲病守營,出隊僅一千餘人。

看來,在北伐軍的牽制下,天京周邊清軍大幅削弱,原本是主戰場的天京周邊,已經淪為次要戰場。雙方攻守已經易勢!

北伐的總體構想並未展開

當然,北伐的終極目的,自然是要推翻清朝。以這個戰略目標而言,2、3萬人實在是不夠。

有證據表明,在太平軍的總體規劃中,林、李的這2、3萬人,絕非原計劃的全部力量,太平軍本計劃不斷補充、加強北伐力量,但因總體戰局影響,未得以實現。

1853年5月29日,楊秀清誥諭林鳳祥:

其左軍及右軍諸路兵士,於初十日起行,至十一日俱各回朝,現在鋪排鎮守天京···爾等速急統兵起行,不必懸望。

此時,距太平軍啟程北伐不過一月!

看來,從北伐一開始,太平軍就計劃了其他兵馬用於北伐。但因各處戰事緊張,增兵一事不斷北擱置。

而據林鳳祥、李開芳被俘後的供詞。在太平軍攻入直隸後,奉命駐於靜海、獨流,等待天京援軍到達,再一起攻破北京。

在後來太平軍援軍期間,太平天國對親日綱、胡一晃的封號,也可見太平軍的計劃。

經營廬州的胡以晃被封為豫王,北伐援軍主將秦日綱被封為燕王。

此時,湘軍尚未崛起,太平軍西征已在安徽、江西、湖北取得重大進展,直入湖南,發展迅速。如果一切順利,太平天國似乎有從皖北發起經略河南,秦日綱統軍入直隸、山東,領導林、李作戰的構戰略構想。

可惜的是,湘軍崛起,太平軍湘潭大敗,西征轉入守勢,太平軍必須緊急調兵鞏固西征成果,秦日綱在舒城失敗後,就只能以“北路官軍甚多”,無法北進了。

洪、楊的決策認清了大清的虛弱實力,低估了大清的戰爭潛力。

太平天國北伐及兵力分配是洪、楊在評估各方力量後的慎重決策。

事實上,由於大清的虛弱,整個北伐期間,北伐軍大部分時間並未落入明顯的兵力劣勢。

一方面,由於大清兵力多而分散,北伐軍往往能以其機動靈活,獲得兵力優勢。而大清則始終未能在戰場上形成絕對兵力優勢。

即使是在北京受威脅最大的時候,清軍的僧格林沁、勝保,也只湊集了4、5萬人的機動部隊。

另一方面,由於大清統治無方,太平軍所到之處,往往很容易就招集起數萬,甚至十萬大軍。

在林鳳祥的奏報中,也曾表示:兵馬紅藥(火藥)都不缺,只缺穀米!

因此,洪、楊對北伐、西征的部署並不是頭腦發熱。

但是,洪、楊,低估了大清的戰爭潛力。

如果沒有民團等“體制外”力量的參與,太平軍原本有機會在北伐、西征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戰果!

北伐、西征中,大清的正規軍隊常常表現一般,但民團等“計劃外”力量給太平軍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而最終,正是湘軍“計劃外”的崛起,埋葬了太平天國。

這些團練,他們原本是大清體制外的力量,他們本來與滿清貴族並非鐵板一塊!如果太平天國的政治主張、施政方法靠譜一些,他們未必會死死跟隨大清!

因此,我認為:太平天國以2、3萬人北伐,不算大錯特錯。北伐對太平天國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是,從單純軍事角度來說,當他吸引敵軍目的達到,而後續部隊遲遲無法抵達時,是否應該繼續原計劃(尤其是否應在靜海、獨流死守等待千里之外遙不可及的後續部隊),值得反思。

從總體說,他們在政治主張上的離經叛道,使他們與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為敵,無法充分動員民眾、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失敗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