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呢?

微笑轉身不見你


你好很簡單,這是季漢政權的立國之本。

這裡要說明一下中國古代政權法理上的取得。新政權取代舊政權必須要有大義名分,合法來源。

我們覺得曹操是亂臣賊子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正史中曹魏一直是正統,其來源自漢獻帝封魏公國至魏王國,又履行了禪讓程序,這可都是漢獻帝一步步冊封禪讓的,具有無可比擬的合法性。

大家想一下關羽的官職,關羽在蜀漢不管做了什麼位置都以漢壽亭侯的爵位自豪,為啥,那是漢獻帝冊封的,是合法的。加上曹魏佔據了

中國當時的絕大部分核心地帶。

因此曹魏為天下正朔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反觀季漢政權,自劉備進位漢中王就是自封的,又是偏居西南一隅。

那麼怎樣說明自己是合法的呢,唯一的道路就是不承認曹魏禪讓的合法性,那就必須不斷攻伐魏國,以此收攏天下人心,證實自己的合法性,因此伐魏是季漢立國之本。

是宣示自己合法性的唯一途徑。往具體層面講,劉備能夠收攏這麼多謀臣猛將在身邊也是以此為旗。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魏佔天時,孫吳佔地利,劉備占人和,不北伐,人和也就沒了,更無法與魏吳爭鋒。

諸葛亮對此認識很清楚,所以才在後出師表裡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耶]




民間小俗事


初中時,和兩個死黨玩紅警,三個人對戰。我的操作比較差,所以搶到手的礦很少,採礦車也少。所以開局我的實力最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拼命採礦,拼命造坦克,誰也不做第一個開打的。後來我發現,我的錢壓根不夠用,我造一輛戰車的時間,別人可以造三輛四輛。

以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於是我開始不斷在他們家門口襲擾。逼他們有戰損,最好造成大混戰。

蜀國面對的局勢就是這樣,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憑蜀國的資源和位置就已經決定它的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吳。三國之間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諸葛亮不動手,魏吳就和你友好相處,永不侵犯了。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等人家準備好了,屠刀隨時就砍來了,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支撐大局,還有能力北伐,等到自己死了,蜀漢還有誰,蜀漢的人才資源更少得可憐?

蜀漢基業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第一代核心集團經歷千辛萬苦才建立,可現在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你說他忍心最後這基業敗在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那個千古傳頌的諸葛武候了。

越是弱小越不能坐以待斃,越是弱小越不能安居一隅。除非當朝者壓根就是不思進取,那就另當別論。


高高在下喲


初中時,和兩個死黨玩紅警,三個人對戰。我的操作比較差,所以搶到手的礦很少,採礦車也少。所以開局我的實力最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拼命採礦,拼命造坦克,誰也不做第一個開打的。後來我發現,我的錢壓根不夠用,我造一輛戰車的時間,別人可以造三輛四輛。

以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於是我開始不斷在他們家門口襲擾。逼他們有戰損,最好造成大混戰。

蜀國面對的局勢就是這樣,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憑蜀國的資源和位置就已經決定它的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吳。三國之間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諸葛亮不動手,魏吳就和你友好相處,永不侵犯了。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等人家準備好了,屠刀隨時就砍來了,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支撐大局,還有能力北伐,等到自己死了,蜀漢還有誰,蜀漢的人才資源更少得可憐?

蜀漢基業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第一代核心集團經歷千辛萬苦才建立,可現在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你說他忍心最後這基業敗在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那個千古傳頌的諸葛武候了。

越是弱小越不能坐以待斃,越是弱小越不能安居一隅。除非當朝者壓根就是不思進取,那就另當別論。

但諸葛丞相的五次北伐,卻並沒有如他預想那般順利,幾番戰鬥下來,蜀軍都沒有取得想要的戰果。

建興六年春,丞相第一次北伐,最後失去街亭,被迫撤軍;

建興六年冬,丞相第二次北伐,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丞相第三次北伐,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建興九年,丞相第四次北伐,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建興十二年,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





騷文徐行


曾幾何時,這個問題在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也問過。

按照我們現代觀念來講,蜀漢至劉禪登位時,已基本佔據益州全境,為巴、蜀、漢中,後又降服南中各郡,單純從疆域上看,已然不小。況且,入蜀之地,易守難攻,蜀漢朝廷慢慢修養生息,發展民生,固守疆域,以逸待勞,一旦天下有變再派出強勁之旅北上伐魏豈不更好?

然而,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古代的事情,終究是有很大的偏差的,蜀漢朝廷在丞相諸葛亮的帶領下,六出祁山,連年北伐,肯定有他的道理,私揣測,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原諒我用了我黨的主題教育宗旨,不過我覺得做任何事,初心和使命很重要。早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時,劉備集團就立下了興復漢室的藍圖,即佔領荊州、益州,南和東吳,北拒曹操,一旦天下有變,即派驍將從漢中和荊州兩路襲擊,北復中原。

當然,這個宏偉的藍圖在關羽被襲,張飛被殺,劉備兵敗,盟約破裂之後,基本成為了鏡花水月。即使在劉備身故之後,諸葛亮再次與東吳交好,這種有裂隙的盟約再也回不到赤壁之戰時的同心共堅了。

因此,想要恢復漢室,實現當初立下的誓言,蜀漢就只有孤軍北伐,沒有退路。

二、轉移國內矛盾,平息派系鬥爭

要說另一個原因,大概就是蜀漢的派系鬥爭。蜀漢的派系主要有元老派,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四大派系。

元老派即早期跟隨劉備的一群人,比如張飛、關羽、趙雲、孫乾等等,他們是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荊州派則是劉備從荊州帶去的一群人,如魏延、蔣琬,費禕等,他們離開故土,來到蜀地,想必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可以說是崛起的派系。益州派則是益州本土之士,如黃權、李恢、譙周等,無論是劉璋時代還是劉備劉禪時代,他們認為益州本來就是自己的天下,北不北伐其實不重要。東州派則是最先劉璋父親劉焉帶來的班底,主要有法正、李嚴等,他們迎奉劉備固然是希望能夠完全取代益州派,成為益州真正的主人。

因此,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各地施政,四大派系都會站在各自的利益上,各有各的考慮,想必日常在朝堂上,也時常為政事爭論不休。

要想轉變這種風氣,團結四大派系,最有利的一招便是矛頭對外,去“國外”尋找利益的空間,只有取得額外的利益,才能再進行再次分配,才能平息爭鬥。

而尋找“國外”利益,最合適,最師出有名的便是北伐。

三、蜀漢貴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人貴有自知之明,而後能自省。蜀漢貴有自知之明,而後才會不斷北伐。

三國之時,天下十三州,曹魏獨佔三分之二,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發達的中原地帶全部在魏國手中,實力當屬第一。而吳國呢?江東已苦心經營三代,又有長江天險,雖實力不如魏國,自保有餘。再看蜀漢,儘管疆域看上去也很大,但人口相對稀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較差,況且南中各郡少數民族聚集,說不定隨時反叛,未可知也。

對比魏、吳、蜀三國,無論從錢糧、人口,發展的後勁上來講,蜀國只能夠排在最後。當然,如果蜀漢不思進取,想要比國力,耗時間,一定耗不過魏國。

而另一方面,所謂的盟友吳國,又是個吃兩邊的牆頭草。一旦曹魏強大,其即與蜀漢結盟;一旦蜀漢攻勢迅猛,其又配合魏國乘機攻打蜀國,是最不靠譜的盟友。

因此,我認為蜀漢恰恰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才會不斷地進行北伐。因為此時國力還算強盛,仍然擁有北伐的能力,一旦後續國力衰退,北伐就只能痴人說夢,而蜀漢也終究是被吞併的命運。

當然,促使蜀漢不斷北伐的原因或許還有很多,比如,丞相諸葛亮的個人意願十分強烈。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大力推動,或許蜀漢的北伐也不會有如此頻繁。

頻繁的北伐耗盡了蜀漢的國力,當然也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當然,北伐與否,正確與否,我們後人難以評判。

畢竟,縱觀歷史,固守蜀地,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無一倖存,不知是否是歷史的必然?


會跳高的豬


一個原因。

失去荊州之後 蜀漢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州級割據政權。東是擁有強大水軍的東吳,向北是曹魏家,向西向南都是野人高山。按照道理來說,蜀漢就應該積蓄力量,發展經濟,恢復人口,為將來做打算。

可問題是,蜀漢是一個跛足政權。

益州之地,政權核心的荊襄士子,以諸葛亮為首,但人口稀少。蜀漢政權的同盟軍東州派,有三萬戶。

東州派核心人員吳懿:

諸葛亮:

但這兩派加起來,人口人才依舊不是蜀漢本地世家對手。如果努力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只會讓本地世家奪取政權,殺光外來戶。

所以,諸葛亮高舉北伐大旗,佔據政治話語權,時刻控制大半軍隊在手,佔有最多份額的行政開支,手上有錢、有糧、有軍隊、有官職,自就不怕本地世家造反(同時也防備劉禪對自己下手)。


四川達州


一定要北伐,不如說只能選擇北伐。

我們先得了解一下劉備的發家歷史,原先他是誰都看不起的小角色。

別忙著辯駁,你說師承漢末三傑盧植的人不止他一個,但是公孫瓚早就已經割據一方,要兵有兵,要名聲有名聲。

而他只不過是一個賣草鞋的,後面的故事我們都很清楚,自稱漢室宗親但卻並沒被官方認證。不說山寨也只不過是貼牌人員,沒有其他官職相佐證,“同門大哥”劉焉也只不過把他當做炮灰,五百對五萬黃巾軍,而且五百還是他自己的家底。救了董卓也一樣被輕視。

之後他不斷堅持自己的身份,抓住了漢帝大權旁落,無依無靠之時發出的衣帶詔。

這時的他才算是坐實了漢室宗親。因為漢帝他才有了這個身份的使用權,最後才能被劉表收留,也得以被劉璋請去益州。

所以按情分來看,蜀漢的大義來看,必須攻擊魏國,所以北伐。

而從發展趨勢來看,自己手上人員大致分為三個派系,益州派,荊州派,和中原逃亡派。

和東吳沒有多大關係,反倒是和魏國或多或少有些恩怨。

再加上,東吳有長江天險,水戰難度較大,容易耽擱時間,魏國攻打荊州卻相對容易。

那也只能選擇北伐。

主政的諸葛亮早已定下了與東吳聯盟的戰略方針。

具體還有別的原因,就見仁見智了。






濁侯


讀者您好,對於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實力。

我們知道,蜀漢在三國裡實力是最弱的,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所說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乃存亡之秋也。”這裡諸葛亮並非是誇大其詞,而且對事實的準確評判。

為什麼說蜀漢政權最弱呢,首先蜀漢政權建立者不得人心。劉備從荊州進入成都,奪取地方政權的方式並不合乎情理。類似於強奪,實際上就把他平日標榜自己“漢室後裔”的正統性降低了,拉低到與其他異性諸侯同等地位。當地百姓清醒地認識到劉備政權與此前入主蜀地的其他政權並無二致。

其次,只有通過戰爭,才能轉移政權內部各方勢力的矛盾。蜀漢政權從諸葛亮到姜維,一直貫徹北伐的軍事策略,目的就是通過樹立假想敵曹魏,一致對外,達到國內團結的實際目的。另一方面,北伐需要耗費鉅額軍費,而出資者多數是地方富豪,太平時期他們不會主動捐資出力,而戰爭會有輸和贏,蜀漢政權一旦失敗,他們的財富也將付之一炬,因此,他們會不留餘力的支持北伐。

最後為什麼是北伐而不是東伐孫吳?第一是因為蜀漢與曹魏在地理上聯繫更緊密,而且漢中乃蜀漢咽喉,一旦丟失,後果很嚴重。其次,孫吳有長江之險,而蜀漢政權並不擅長水戰,所以只能北伐。其實,劉備用自己命殞白帝城的行為已經詮釋了為什麼只能北伐。

以上就是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的原因,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咩咩的老幹部


第一,立國根本。蜀漢不像東吳,東吳可以胸無大志可以偏安一隅,而蜀漢不進攻,不北伐,那麼就跟守土之犬沒有區別,與之前的劉璋沒有區別,這個政權的凝聚力和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就會被質疑。一個大漢正統,卻偏居蜀中不思進取,也配叫漢朝?而且,長期苟且於蜀中,會慢慢消磨銳氣心志,失去天下大局的野望。孫子裝久了,最後可能真的變成孫子。在角落裡看久了,慢慢就只會看了,失去站起來的勇氣。比如東吳,孫策時期進取十足,隨時準備到中原幹一票大的,待到孫權,初時還有點想法,後面就真的成了一個稍微有點強的守土之犬了。

第二,穩定內部。蜀漢內部也是有派系的,雖然蜀漢政權相對於魏吳兩國清明一些,但也並不是鐵板一塊。益州本土有本來就不怎麼聽話又很會拖後腿的本土派,比如皇戚吳家等等。這些多是世居益州的世家,掌握蜀中大量的人口與土地,在蜀漢的基層統治當中擁有巨大的能量。同時也最不想北伐,習慣於劉璋麾下的苟且,誰又願意拼命?再者,北伐或成或敗,益州派都得不到什麼利。執掌大權的,也最有能力的是已經失去根基的荊州派,還有五湖四海跟著劉備來到蜀地的元老們,比如諸葛亮蔣琬等人,這些人根基不在蜀中,不像益州本土派有滋養有根源有基本可以生息綿延,一旦偏安一隅,他們的力量會日趨弱小直至慢慢消亡。他們是最迫切的進取派 ,只有打下新的地盤,也會有新的土壤。蜀漢必須北伐,必須在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旗下,蜀漢政權才能統合力量、穩定政權,才能避免陷於內鬥無法自拔,畢竟三國裡蜀漢底子最薄,經不起折騰。

第三,唯一生機。有些說蜀漢應該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真是醉人,是不是有點太相信天府之國的可塑性了。蜀地是易守難攻,也是一大糧倉,但是再怎麼強也是僅僅一州之地,人口耕地資源就算給諸葛亮一個300%的buff也不可能跟魏吳比發育啊。蜀漢畢竟只有益州,而曹魏是青並徐涼冀幽豫袞加上司隸九州之地,大漢最精華的中原之地全部在其囊中。吳也有荊揚交三州,還有個夷州臺灣。你讓諸葛亮和魏吳拼發展,那也太強人所難了。就像玩遊戲,你一個單礦的和人家十礦的拼後期,何來的自信?

總之,北伐是蜀漢唯一生機,不北伐,死的更快更慘。至於整個三國形勢,蜀漢將毫無存在感,魏晉不會先啃這快又硬又毫無威脅的石頭,掌握北荊州的魏晉在沒有後患的情況下收拾東吳是沒什麼問題的。


有趣的靈魂獵手


大家好,我是喵喵,喜歡狗狗,愛歷史,好文化的工科男!

根據蜀國當時的形勢來看,北伐是當時唯一的也是最好的策略,北伐有可能統一中原,不北伐一定不會成功!

當時三國鼎立之後,魏國佔據中原,虎視眈眈,隨時可以南下,攻打蜀國,討伐吳國;

而吳國和蜀國都是佔據很小的一地方,處於弱勢地位,二者只是誰更弱一些。如果三國都按兵不動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蜀國、吳國與魏國的國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所以諸葛亮當時一直堅持北伐,就是為蜀國長遠的發展考慮。為什麼呢?咱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答。

第一、抓住先機,不等中原地區恢復元氣。

當時連年戰火不斷,中原地區的經濟被破壞得十分嚴重。當時魏國的大臣們上奏說,,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之前漢朝一個郡的人口。可見,當時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多大的災難。當時人的生命甚至還不如一匹馬。所以,當時的中原元氣大傷,而益州,荊州,揚州等地區,因為劉璋,孫策等人的緣故,少去了很多戰亂,當地的經濟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這也是諸葛亮選取益州作為根據地的原因之一。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的魏國畢竟在中原地區,有著三分之二的面積,如果經歷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漸恢復,人口漸漸多了起來,就算是蜀國和吳國聯手,也不是魏國的對手。

第二,地域發展有限,人才輸出不夠。

諸葛亮是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益州和中原差距太大了,這麼一個小地方,各種物資。礦產資源都十分有限,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超過魏國。中原一旦休養生息,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那時候,神仙也救不了蜀國。

而且,從輸出的人才來看,中原地區人傑地靈,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供魏國使用,而益州這地方的教育方面,明顯落後於中原地區,根本跟不上後者的步伐,如果不抓住時機,多年之後,蜀國將無人才可用,魏國依舊人才濟濟,那時候,只能是別人口中的肉了。

第三、激發魏國內部不穩定因素,引起中原的新動亂。

當時隆中對,諸葛亮對劉備說“待天下有變,恢復漢室有望矣。”如果天下沒有大的變化,那隻能自己創造出些矛盾。諸葛亮領著益州地區的兵攻打魏國,為什麼會激發魏國內部的矛盾呢?

這需要從當時魏國的徵兵制度說起,當時的中原地區,太多的戰亂導致人口流失十分嚴重,士兵很容易拖家帶口逃至其他地方。於是朝廷就想出了一個極端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打仗的時候,你的家人做人質,你跑的話,你的家人會遭到連累。如果你死了的話,你的孩子要接替你,繼續當兵,你的老婆馬上改嫁,與別人結婚生孩子,補充兵源。所以這種制度,會讓很多人感覺很不舒服。這種制度雖然能夠保證源源不斷的兵源,但是很容易造成內部的動亂。

諸葛亮一直髮動北伐,目的之一就是將矛盾激化,曹魏要應戰,就需要從全國調取兵力,集中到關中打仗,有點“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感覺。

第四、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成外部矛盾

當時蜀國內部也分一定的派系,對於當是的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魏國的一個州划算,因為山高皇帝遠的,魏國皇帝也管不了那麼多,而且很多益州的本土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

所以諸葛亮堅持北伐,就是再說明曹魏的不合法,堅持劉備才是漢朝的正統。也通過北伐,來打壓反對北伐的勢力,同時也是鍛鍊人才,為蜀國的長遠發展選拔優秀的人才。

總之,諸葛亮的北伐,雖然贏取勝利的希望比較渺茫,但是他身在其位,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消耗魏國國力,拖延中原地區經濟的恢復,一旦出現機會,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實現先帝的遺志。諸葛亮真的是一生都在踐行他給予先帝劉備的承諾,真正是應了杜甫寫的那首詩: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喵喵文化茶館


劉備率軍攻打東吳時,被陸遜火燒連營三百里,蜀國國力大減,劉備也病逝白帝城。蜀國也成為三國之中最弱的,諸葛亮卻先後五次北伐魏國,實力最弱的主動去進攻實力最強的,這不是找死嗎?我認為諸葛亮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北伐原因:

1、劉備病逝白帝城後,託孤諸葛亮,劉禪繼位。在這以後的幾年中,劉禪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停止征戰,發展農業生產,讓百姓們休養生息。沒有戰爭的影響,蜀國農業上獲得了大豐收,糧草儲備充足,國力大幅提升。


2、諸葛亮深知蜀國實力孱弱,要想生存下去,必須尋求同盟。他派陳震、鄧芝等出使東吳,跟孫權說明三國之間的關係。三國之中,曹魏最強,孫吳次之,蜀漢最弱。吳蜀兩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擋魏國軍隊的攻勢。與吳國締結了同盟,不但增強了實力,也不用再擔心吳國背後給自己捅刀子,畢竟唇寒齒亡。

3、在與吳國締結盟約之後,蜀國南部叛亂,諸葛亮親征平定叛亂。這次叛亂當地的豪強孟獲也參與其中,諸葛亮攻伐孟獲時,擒獲他七次但又都放了他。第七次抓住孟獲,諸葛亮又要放了他,孟獲自己卻不走了。他對諸葛亮說丞相深謀遠慮,我不如你,這次我心悅誠服。孟獲自此歸順了蜀國,這裡也成為了蜀國最好的兵源之一。


4、劉禪繼位後,魏國將兵力都用在了吳國方面,曹丕三次出兵東吳,不但沒有取得好的戰果,曹丕卻病死了,之後曹睿繼位。因為與吳國的戰爭,魏國在和蜀國的邊境處兵力減少,放鬆了警惕。


5、雖然蜀國經過幾年的和平發展,兵強馬壯,糧草儲備充足,國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和國土面積遠遠比魏國要小,與魏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曹睿繼位後,他的屬下也建議趁著蜀國還未發展壯大,進攻蜀國。諸葛亮知道後,也堅定了北伐的想法。


6、諸葛亮經常把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掛在嘴邊,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在寫給劉禪的《出師表》中說,劉備知道他行事謹慎,所以彌留之際將蜀漢政權和劉禪託付給他。現在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到了率領將士北伐曹魏,統一中原的時候了。所以北伐戰爭諸葛亮也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為他光復漢室,以報答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

7、蜀國看似是諸葛亮輔佐劉禪,他們兩個人說了算。其實不然,劉備託孤時,諸葛亮是“正託孤大臣”,荊州的李嚴是“副託孤大臣”,想讓他們互相牽制。後來李嚴權利越來越大,他們之間的衝突就越發明顯。諸葛亮此次北伐也將內部矛盾轉移,一致抗魏,有利於蜀國的團結。

總結

我認為以上七點就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諸葛亮不像司馬懿這種有私心的謀臣,他是一心為了蜀國著想,不會去做他認為對蜀國不利的事情。北伐戰爭是經過他深思熟慮的,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雖然沒有完成北伐的既定目標,但北伐戰爭並沒有削弱蜀漢的實力。要說損失的話,北伐戰爭最大的損失就是諸葛亮的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