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90後民警徐昊倒在抗疫一線 入黨是他生前最大的心願

電腦裡,題為《南京公安行政審批現代化》的調研文章還沒有完成。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情沒有去做。可是,徐昊的生命卻定格在26歲的青春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信息化工作崗位上,他用年輕的生命譜寫出一篇英勇壯麗的青春華章。

南京90後民警徐昊倒在抗疫一線 入黨是他生前最大的心願

疫情期間徐昊參加微警務後臺運維工作

他是抗疫防線的“幕後英雄”

1993年10月出生的徐昊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生前系南京市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處網絡政務科一級警員。

今年3月6日19時許,在抗疫工作崗位連續工作的徐昊在單位感覺不適,回家休息。次日凌晨2時許在家中突發疾病不幸逝世。3月7日、10日,南京市公安局領導先後前往徐昊家中弔唁並看望慰問徐昊家屬。

從1月25日全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南京市公安局進入戰時狀態時起,徐昊就放棄休息,一直戰鬥在工作崗位。疫情期間,“微警務”線上業務辦理量激增,日均辦理量超10萬人次,面臨巨大的運維壓力。為防止出現服務器宕機等異常情況發生,徐昊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到家中。

隨著線上業務量激增,“警博士在線”客服日均消息量超2萬人次。單位成立“警博士”24小時應急處突小組,他主動承擔了大部分的值守任務,為用戶答疑解惑。針對最新上線的“寧歸來”平臺安裝、使用問題,他對AI客服機器人培訓,幫助機器人不斷更新完善知識庫,智能客服應答率大幅提高。

為推動復工復產、構建警企溝通的橋樑,他積極投入“親清同行”企業微信號建設中,從用戶體驗、平臺優化、流程再造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

3月初,正值“微警務”硬件配置調整、更新維護期,徐昊連續多日加班。3月6日,行政審批服務處相關負責人建議其回家休息,但他一直堅持工作完成後才離開單位。次日凌晨2點徐昊突發疾病,不幸逝世。

他是信息化崗位的“多面手”

“徐昊是一個肯鑽研、善總結、熱愛工作的人。他結合工作中獲得的心得做法,不斷嘗試,深入思考,電腦裡還保留著一篇未完成的題為《南京公安行政審批現代化》的調研文章……”3月11日,南京市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處副處長黎學恆告訴記者,工作中徐昊主動挑起大梁,身兼數職,既當網絡政務科的內勤,又挑起“微警務”平臺技術運維工程師、信息化項目管理員等重擔。

徐昊在大學所學專業為網絡工程,2019年10月,因工作成績突出,專業素質過硬,他正式被調入南京市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處,參與南京公安“放管服”改革信息化建設。

3個平臺、13個項目、26本臺賬、77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僅僅3個月,徐昊就迅速進入角色。面對全新挑戰,他從最基礎的運維入手,邊學邊幹,全身心參與到“微警務”“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等多個項目中。他常駐10多個運維聯絡工作群中,不分晝夜、不分工休,時刻關注每一條運維工單反饋,僅非工作時間就為平臺排除故障200餘次,響應時間從未超過5分鐘。“微警務”平臺每月需要進行2次運維檢測,且都在深夜進行,每次檢測更新時,徐昊都全程堅守在機房,經常工作至次日凌晨一兩點。

2019年12月份,“車輛禁區通行證申請”服務功能在“微警務”上線試運行,徐昊連續一個星期,以單位為家,吃住在辦公室。

他生前最大心願是加入中國共產黨

徐昊入警後便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9年8月,徐昊被髮展為入黨積極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他生前最大的心願。

“徐昊平時就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抗擊疫情期間,同志們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徐昊多次和我說,他為他們做好幕後保障,苦一點、累一點也是應該的。”徐昊的母親泣不成聲。

入警伊始,徐昊被分配到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上元門警務服務站工作。據警務站的同事回憶,徐昊特別能吃苦,是個典型的“拼命三郎”。

“2017年7月26日中午,徐昊在巡邏過程中接到報警,稱幕府佳園附近有人中暑,坐在樓梯口不能動彈。徐昊到達現場後,立即買了水喂老人喝下。樓道不通風,溫度非常高,徐昊不由分說攙扶起老人上樓,將老人送回家中,並幫老人開了空調,用扇子解熱,等老人緩過神來,徐昊才離開。”上元門警務服務站民警餘璽回憶說。

在警務站工作的3年裡,徐昊就值守了270個大夜班,接處警2000餘起,救助群眾956人次,踐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