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西方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無論是生產力還是軍事實力直線上升,然而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就註定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原料和市場。西方列強開始將目光對準東亞,這使得東亞各民族均產生民族危機,但是日本卻僅僅用了十五年的時間自上而下改革,成功擺脫民族危機,相比而言中國卻整整花費了百年的時間,追本溯源是民族意識的覺醒。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中華民族覺醒

日本近代改革,明治維新導致的民族意識覺醒

1853年,美國海軍佩裡率領艦隊強行駛入日本江戶灣的浦賀和神奈川,日本稱之為“黑船事件”。在美國的武力威壓下,幕府政府雖做反抗但最後還是接受美國開港的要求,在神奈川簽訂了不平等的“日美親善條約”,美國因此擁有在日本的一系列貿易特權。

1.肉軀縱曝武藏野,白骨猶唱大和魂——尊王攘夷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吉田松陰

“黑船事件”使得日本立刻開始風起雲湧,長州藩的吉田松陰及其弟子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即尊奉天皇,趕走外國入侵者。在此期間尊王攘夷者對幕府還是抱有希望的,但最後卻受到幕府和列強的聯合鎮壓而失敗。雖然尊王攘夷失敗了,但是吉田松陰所提出的“大和魂”對於日本當時日本民族覺醒的意義是具有開創性的。

2.“日本人”——倒幕運動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尊王攘夷的有志之士在維新變法之後多身居要職

在尊王攘夷運動失敗之後,有志之士認為如果想要改變日本的處境,實現富國強兵,必須要推翻幕府的統治,就這樣尊王攘夷口號變成了倒幕運動,其中最積極的包括長州藩,薩摩,土佐,肥前四藩。但如果說倒幕運動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土佐藩的坂本龍馬,龍馬認為首要就是將日本人團結起來,於是提出“大政奉還”的政策,最後促成薩長聯盟迫使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大政奉還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1. 坂本龍馬在大和魂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大和民族以及日本人觀念,分析當時的矛盾主要是民族矛盾。
  2. 大政奉還最重要的就是能利用談判的時候手段解決問題,戰爭只是國家的內耗,所以在之後龍馬極力促成“薩長聯盟”使得德川慶喜不得不大政奉還。
  3. 日本天皇雖然權威在源氏建立幕府之後一落千丈,但是如果需要一個人來帶領日本話,那麼只個人一定是天皇,這也有助於日本完成意識上面的統一。

坂本龍馬寫下《船中八策》可以說是日本的《獨立宣言》,之後也成了明治維新的大綱。通過明治維去藩制,廢除武士直接導致人人平等,強化教育使得日本人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和民族的民族觀念覺醒,這也使得日本能夠快速擺脫民族危機。

近代中國中華民族的覺醒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華夷之辯

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 。 ——馮桂芬

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固守傳統“華夷之辯”,認為我們是天朝上國,也因此缺乏對世界的瞭解。伴隨著英國列強入侵以及不平等的《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其中林則徐編寫了《四洲志》睜眼看世界以及魏源的《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原來的“華夷之辯”思想開始轉變,新的民族意識開始醞釀。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甲午戰爭

中國民族幾十年受剝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況味。 帝國主義壓迫的切骨的痛苦,觸醒了空泛的民主主義的噩夢。學生運動的引子,山東問題,本來就包括在這裡。 工業先進國的現代問題就是資本主義, 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國主義, 所以學生運動倏然一變而傾向於社會主義,就是這個原因。 ——毛澤東

甲午戰爭帶來的民族危機直接導致民族意識的初步覺醒,《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再次陷入列強瓜分之中,同時這場戰爭輸給的是東方小國日本,這就使得原來的大國高傲蕩然無存。中國社會開始動盪,孫中山率領的革命黨以及梁啟超的維新黨紛紛想要救國,痛陳中國所面臨的民族危機,兩派通過論戰使得民主政治深入人心,中華民族正式出現。在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外交失敗直接導致五四運動,商人罷市,工人罷工,五四運動在提升中國人民族意識方面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國人對於帝國主義列強的本質認識,中國人明白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民族意識高漲

日本民族意識覺醒侵短短十五年的時光為何中國要花近百年的時間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中國近百年的民族獨立史可以說是日本民族獨立史的具有一定的相同點:日本尊王攘夷運動對應的是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同樣是維持封建統治,最後也都是在帝國主義和國家封建勢力的聯合下失敗。日本倒幕運動對應著中國的辛亥革命,兩者都推翻了封建制度使得國家建立了資產階級國家。

但是此時兩者的制度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日本軍國主義盛行,而中國高喊是“三民主義”卻沒有讓思想深入人心,中國民族意識覺醒在新文化運動的過程中不斷的高漲。造成兩國民族意識時間相差如此之多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1.中日的地理環境導致

日本位於亞洲大陸東部,是太平洋上一個呈弧狀分佈的群島國家,其領土由本州,九州,北海道,四國四個大島和周邊3900個小島組成,可以說日本就是一個十分依賴於控海權的國家。幕府面對美國列強的時候,日本可以說是完全喪失控海權,這對於日本人是致命的,日本人必須採取行動。

相比而言中國屬於大陸國家,在清朝的時候約有1300萬平方千米,一開始受到侵略的是廣州沿海和京津一帶,再加上當時的消息閉塞人們並沒有及時的感受到危機。甲午戰敗消息之所以可以傳播的如此迅速離不開當時洋務運動興辦報紙等行業的發展,這就使得消息可以迅速的傳播。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中日地圖對比:中國幅員遼闊而日本則是一個島國,所以日本抗打擊能力較弱

領土廣闊的帶來的影響就是當時的任何國家都無法單獨吃掉中國,這也導致無論是哪個列強對中國的壓榨絕不是致命的,同時這也導致了中國國民並不能及時的做出反應。日本在簽訂《日美親善條約》之後立刻能感覺得民族危機,可以說由於底蘊不足直接導致當時的日本如果不能完成改革就意味著民族的直接滅亡。

2.民族的多樣性

日本可以說是單一民族國家,這就導致在民族意識覺醒的過程中並沒有任何阻礙,換句話說大家都是天皇的臣民。日本近代思想家吉田松陰首先看到這一點,因此寫下“一君萬民論”提出大和魂,這種思想受到後來倒幕派的強烈支持,在此基礎之上坂本龍馬的提出日本人,擁有大和魂的大和民族形成。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五族共和包括右下漢,右上滿,中上蒙,左上回,左下藏

國家之本 ,在 於人民 。合漢 、滿 、蒙 、回 、藏諸地為一國 , 即合漢 、滿 、蒙 、回 、藏諸族為一人 。是 曰民族之統一 。 ——孫中山

我中華民族本部多漢人 , 苗瑤各土司雜居其間 。西北各地 ,則為滿 、蒙 、回 、藏諸 民族所居 ,同在一國之中 ,休慼相關 , 誼屬兄弟 。 ——共和國曆史教科書

相較而言中國的國情更加的複雜,首先當時的清政府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只關心自己的統治是否堅固。後來滿清政府與日本開戰只是因為日本想要進攻他們的“龍興之地”,早在滿人入關的時候就將此處作為以後的避難所,所以這塊地方對於滿人來說意義很大。

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孫中山先生首先接受“合滿”的建議,即主張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1912年,革命黨人黃興成立“中華民族大同會”這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出現。直到各民族統一稱為中華民族之後整個中國的民族意識才算真正意識上的開始出現,隨後便是中華民族的崛起之旅,在之後抗日戰爭中更是以中華民族為整體,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近代日本短短十五年的路中國卻走了百年,民族意識覺醒是核心

五族共和旗

總結:

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如果人人都想做官、舉國上下都是老一套的十足官氣,那麼國家無論如何不能強盛。 ——福澤諭吉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使得大和民族意識覺醒,以民族國家為單位,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短短三十年在甲午戰爭中邊打敗了往日的“東亞豪強”中國。而中國雖然被侵略的較早,期間由於多民族的原因倒是花費的時間較長,在辛亥革命之後才完成了民族的融合以及中華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民族意識孕育的時間較長也是中國的民族意識覺醒的更加徹底,這也使得中國在二戰中可以形成民族統一戰線成功擊敗日本,使得中華民族仍然可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能在短短十五年內擺脫民族危機而中國卻要花費百年的原因就是中國較於日本複雜的國情而導致民族意識覺醒緩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