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丹麥疫情突然失控?

冬季凱風


截止今天(3月14日)上午,丹麥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801例,昨天新增353例。這數據照比意大利的疫情數據似乎並不多,但是丹麥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4.3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70萬的小國。可以說,丹麥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

丹麥街景

丹麥是繼意大利以後,第二個鎖國的歐洲國家。較比新冠肺炎蔓延之初,丹麥政府及民間對疫情的傲慢和嘲笑態度,這次的鎖國措施相當嚴厲。

由於歐盟國家間有申根協議,歐洲的國家間就相當於我國的各省之間,可以無障礙往來。加之歐洲各國對疫情的態度都非常輕視,都同樣鄙視戴口罩,同樣抗拒隔離。如果丹麥不採取斷然的措施封鎖國門,必然會造成非常可怕的後果。

丹麥邊境

即使現在的丹麥,採取了鎖國措施,而國內的民眾仍然不能自覺地遵守丹麥的隔離措施,勢必會和蔓延在歐洲的新冠肺炎病毒裡應外合,攻陷丹麥的健康城池。

回憶我國正在嚴防死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丹麥的《日德蘭郵報》的漫畫上面,中國國旗的五星被P成了冠狀病毒顆粒。而該報拒絕道歉。丹麥首相也就此事表示看法,“在丹麥,不僅言論自由,在諷刺漫畫方面,我們都有著很強的傳統,這在將來也會存在。”“這是眾所周知的丹麥立場,我們不會改變。”

丹麥首相

從這個北歐富裕的小國的不厚道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們的漫畫自由、不戴口罩的自由、不怕病毒的自由正在導致這個國家新冠疫情的失控。

筆者認為,人類在遭遇災難時的共情或許正是這個富裕的小國所貧瘠的。


爸哥哥


這是個令人似曾相識的問題。

1940年,那是一個春天,在4月9日凌晨4時20分,納粹德國陳兵丹麥邊境,向丹麥政府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丹麥立刻投降。而後丹麥進行了異常激烈的鬥爭,也就是思想鬥爭,終於在上午8時決定放下武器,立地成奴。

於是德國僅用不到4個小時就征服了丹麥,丹麥則付出了傷亡50多人的巨大代價。

80年後的2020年,又是一個春天,在3月13日一天,丹麥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353例,總確診病例達到了801例。

800多例看似不多,但對於丹麥這個國土面積僅有4.3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70萬的小國來說,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滅頂之災。

而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中,丹麥雖然擺脫了4小時恥辱,從3月9日到13日,抗擊了長達4天,但全面風格的政策無疑在告訴全世界:丹麥又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投降了。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在3月11日宣佈丹麥將從3月13日開始“封國”,丹麥成為意大利第二。

那麼?為何丹麥的疫情會急轉直下呢?靜夜史認為有幾點原因不得不察:

1、丹麥有國無防

單位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它從來都是一個有國界沒國防的國家,這一點在二戰期間得到了有力的印證。

而從在新型冠狀病毒衝擊下迅速淪陷的那局面來看,丹麥確實是真正的有國無防。

而國界現在非戰爭狀態下的形同虛設,根源在於今天的丹麥,除了是如假包換的歐盟成員國,還是名副其實的《申根協定》成員國。而《申根協定》的主要內容,就是逐步取消共同邊界檢查,這意味著所有申根國家的人員都可以自由往來不受限制。

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大利的“1號病人”以及密切接觸者在申根成員國之間瘋狂流動,並導致德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家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就毫不奇怪。

作為冠狀病毒家族在本世紀的第三次肆虐,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傳染性極強,而且更加隱蔽,潛伏期也更長,這意味著在意大利1號病人確診之前,其密切感染者可能就已經流向了包括丹麥在內的諸多歐洲國家。

而作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際組織,歐盟也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俱樂部,而發達國家除了經濟實力強大,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是一騎絕塵,歐洲的公路和鐵路網密度也是空前的發達,而這毫無疑問為人員的大規模流動提供了極大可能,病毒自然也搭上了快車。

同理,我們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所以比03年的非典型肺炎很嚴重,除了春節這個人員流動的高峰,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高鐵等交通水平的飛躍。

雖然作為半島型國家,丹麥唯一的路上鄰國就是德國,但丹麥和瑞典有跨海大橋相連,海上交通條件更是方便快捷,而且丹麥作為北歐和中歐溝通的最便捷通道,人流量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在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疫情相繼急轉直下的情況下,丹麥疫情的一發不可收拾絕非偶然。

2、丹麥夜郎自大

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丹麥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方面也經歷了從作壁上觀甚至冷嘲熱諷到自顧不暇的戲劇性轉變。

而之所以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情況,根源在於丹麥民族內心的傲慢。

這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隨著資本主義的一飛沖天逐漸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而東亞等傳統的文明古國則逐漸落伍,並在歐洲列強的侵略下積貧積弱。

因為長達數百年的侵略和殖民,歐洲除獲得了海量的資本,還構建了根據自己意志的國際秩序,更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傲慢心態。

在武漢的疫情愈演愈烈之時,我們沒有等來丹麥的援助,卻看到了丹麥對我們國旗的侮辱和踐踏。而當時的丹麥首相居然將其視為“言論自由”的表現,拒絕為丹麥的惡行道歉。

不僅如此,當時尚無疫情出現的丹麥還對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冷嘲熱諷,更是公然宣傳“口罩無用”,對我們的針對可謂不遺餘力。

長期以來,作為名副其實的小國,丹麥和愛沙尼亞等小國一樣,為了所謂的存在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反中無疑是拿來就用的現成模板,畢竟美國老大最喜歡,不過靜夜史相信美國應該更喜歡這群小弟諂媚的醜態。

而當從不嫌貧愛富的新型冠狀病毒橫掃丹麥,這個小國驚喜地發現美國也自顧不暇。而從美國的表態來看,即便美國無恙,也不會對這些心懷異心的歐洲小夥伴們慷慨解囊,所以丹麥被毫無疑問地被拋棄了。

再看看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歐盟各國,尤其是抱著我們大腿的意大利,丹麥的內心那是相當的矛盾。

但高傲的丹麥人又怎能聽從一個被侮辱對象的箴言呢?不對著幹就不錯了。

所以在我們為了防控疫情付出封城和全國停擺巨大代價時,丹麥在高唱自由和民主。即便丹麥首相宣佈封國,100人以下的聚會也照聚不誤,這是真正的“作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可以說,丹麥的“封國”政策,從頭到尾都透露著深深的迫不得已,是完全違心的無奈操作。

而這種無奈,不僅是因為封城限制了自由民主,侵犯了人權,不得不向我們低頭,更因為影響了經濟。

作為名副其實的小國,丹麥的發展,靠的是歐盟以及國際市場的分工協作,如果關上國門那這一切將化為泡影。

而從意大利封國後就迅速低三下四請求外援的操作來看,在西方的所謂封國,因為沒有雷厲風行的魄力、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以及完善的後勤保障能力,封國必然首先因內部的崩潰,尤其是經濟的崩潰而虎頭蛇尾。

所以丹麥不封國會涼,封國會直接封凍。接下來的丹麥情況將更加惡劣,而它也終將為曾經的傲慢與無恥付出巨大的代價。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丹麥新冠疫情失控突然嗎?一點都不突然!甚至是必然的!新冠疫情在意大利爆發後,歐洲國家尤其是歐盟國家,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新冠病毒的危害有多麼嚴重,阻斷疫情擴散的最基本方法,就是限制人員流動,但意大利通往歐洲的各條道路依然暢通無阻,甚至都沒有一個象徵性的檢測!



意大利封城之初,大量的民眾湧入歐洲!尤其是經濟發達的西部歐洲國家,但歐洲國家幾乎沒有做任何準備和控制。截止丹麥當地時間3月13日下午18時,丹麥新冠確診人數804 人!與其它國家相比數量還是比較少,但丹麥是一個地域和人口小國,平均下來可就直逼意大利!



看看歐洲各國疫情爆發的時間和走勢圖示,幾乎可以換個國名通用!


涇水書生


四萬多平方公里的小國,500多萬人口,就一個跳蚤,看它能跳多久,醫用防護拒絕提供,找歐盟老大去,你不是王國嗎?頂你。


難得雙休6337062090


不要為發達國家操心了,你以為他們每年鉅額福利是用在哪裡了?我們國家的特殊國情,人多且流動性大,醫療資源分佈不均,決定了我們只能採取這種封鎖方式和集中治療方式。發達國家特別是北歐醫療資源非常好,從人均壽命就能看出,他們完全可以做到病了就去醫院治療,而且可以有床位,並且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肺炎,靠的是人的抵抗力,所以,即使他們作死也由他們去,只是不要讓他們把病毒帶到我們這裡,是時候對這些不作為的發達國家進行限制出行甚至禁止出行了。


咘咘粑粑粑粑


丹麥疫情失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個北歐國家和意大利、西班牙包括美國都有一樣的“優越情懷”:在此之前都認為,冠狀肺炎病毒只在亞洲傳播,是亞洲國家的事情,與他們無關。而且受到文化和信仰約束,固執的認為,戴口罩和禁止集會是侵犯人權自由。在極力提倡個性自由的同時,完全忽視了冠狀肺炎病毒極可能衝擊本國的防範意識。當本國出現冠狀肺炎確診病例時,仍然掉以輕心沒有引起足夠的警覺心,民眾各種集會照常舉行,儀式照樣舉辦,給了病毒流行擴散的時間,於是在突然之間,丹麥發現自己已經被病毒攻陷了。


這是丹麥疫情突然失控的主要原因,和意大利如出一轍。丹麥4.3萬平方公里,僅有570萬左右人口,目前確診病例已達到804例,單日增長59例,按人口比例推算,和一週前的韓國差不多,當時韓國在全國實施了“戰時狀態”來應對全國疫情。

嚴峻局勢,讓丹麥政府出臺緊急措施,加強管制,下令在4月13日之前,關閉邊境口岸,90%以上的運輸工具停止運行,工廠停工,學校停課,號召民眾和政府一道齊心協力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
丹麥和意大利一樣,亡羊補牢,措施來的有點晚,這是所有歐洲國家的通病。歐洲國家基本上都是富裕國家,經濟走在世界前列,過慣了優裕富足日子,躺在歐盟大家庭懷抱裡以傲慢的眼光看待發展中國家。他們的人員在各個國家可隨意出入,冠狀肺炎病毒也在各個國家暢通無阻,瑞士,挪威,荷蘭,西班牙、瑞典等國也突然發現,本國一夜之間全部論陷,盟友提供經濟便利的同時,也為病毒氾濫製造了機會。沒辦法,趕緊打起精神制定措施,全力應對,他們沒有應付重大疫情的經驗,只能借鑑其他國家走過的防疫歷程。


已經走到這一步,在短時間內,丹麥無法制止每天增長的確診病例,國家小型化,根本沒有充足的醫療設備和病床,政府也沒有儲備足夠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更也沒有修建隔離區,手忙腳亂,已再所難免。


夢裡青山1


歐洲已經徹底淪陷了,丹麥只是其中一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密集跟進。

如果把意大利看做湖北,歐盟近30個成員國看做中國的一個個省,我們當初疫情發生時,各省都第一時間進入一級狀態,先進行省際隔離,隨後馬上進行省內的社區隔離,然後好不容易外堵內防,遏制了病毒的擴散。

但是歐盟國家個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糾結一下,再走一步,但你終究走的沒有病毒快啊……

意大利疫情大規模爆發,歐盟各國還懶散地躺在安逸窩裡指手畫腳,連邊界都懶得堵上,一味地指責意大利,更別提幫忙了。

等到意大利大規模擴散到歐盟各國,幾個大國首先中招,大規模擴散,頓時慌了,但是邊界還不堵上,內部也不嚴防,除了關閉學校等等,也沒見幾個有效的措施,要麼就在邊界上彼此截胡醫療物資。

大事一來,這個歐盟的港灣說決堤就決堤了,各國根本指望不上。

其實還有救,意大利疫情這麼嚴重還在拼命抵抗,瑞士、瑞典、英國、德國、丹麥等國明裡暗裡都直接投降了:不再檢測輕症患者……先在家裡隔離,除非你病重了……

丹麥前幾天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設定的目標是3個月內把感染人口比例控制在10%以內,按照丹麥570萬人口來算,那就是丹麥政府做好了57萬人感染的準備,再按照1%的死亡率,那就是丹麥政府做好了死亡五六千人的準備了。

這跟英國如出一轍,英國已經做好了大部分人口感染病毒的準備,並準備幾萬到幾十萬人死亡,剩下的人都最終攜帶了病毒的抗體,在來年的新冠再次爆發時就不會在感染了。

也許,從現實角度來說,這些國家體量小,資源少,醫療資源遠不足以應對大規模疫情的爆發,也許,主抓重症患者,放棄輕症患者是最現實而經濟的考量。

這是成本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擔心對經濟的影響,這些國家不願採取封城等大範圍的措施來影響經濟的穩定運行……

可是,意大利、韓國等等國家當初也是這麼想的……後來呢?

新冠病毒之所以狠,就在於它不是你想怎麼讓它發展它就能怎麼發展的,這個病毒最長潛伏期可以二三十天,輕症很多都會拖成重症,到時候,一旦病毒掀起傳播狂歡,時間一久,死的可不是幾千幾萬了。

當初,面對疫情,歐洲各國一個個為了某些莫名其妙的主義搞各種反智宣傳,否定口罩,否定病毒傳播力,並反對政府的限制措施,要求自由,要求人權。

結果,在自由之下,人們被現實紛紛打臉。

而疫情爆發之後,歐盟各國又各自為政,老大哥德國帶頭截胡兄弟國家的口罩等物資,全然不顧同室之情。

這一場疫情過後,歐盟將再一次崩塌……當然,這也是各大國喜聞樂見的。

當各國放棄抵抗,那這也是病毒的福音,感染的越多,變異的概率越大,到時候,歐洲還穩的住?


雲中史記


由於歐美國家的漠視,造成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現象。截止到3月16日,丹麥確診病例達到了875例,相對於573萬人口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嚴峻的事情了。

在這800多人的確診病例中,有131人是從奧地利滑雪歸來後查出感染,有30人是從意大利歸國傳染,有160人是從歐洲以外被傳染。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丹麥疫情以輸入性為主。

丹麥疫情失控,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統一的內部市場,給病毒傳播有了可乘之機。

新冠病毒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傳人,通過人的接觸和唾沫完成其生命週期。丹麥做為“北歐四小龍”之一,早早就成為了發達國家,在2016年,其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000多億美元,人均突破5萬美元,並且社會福利高,從幼兒園到大學學費全免。


做為發達國家的一個特點就是交通系統非常發達,公路、鐵路以及航空運輸,造成了人員流動的加快,病毒傳播也就隨之加快。

十七年前的非典能夠被控制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就是因為那時的交通系統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丹麥在1996年加入了《申根協定》。當時加如的國家還有瑞典、挪威、芬蘭和冰島四國。這項協議的全稱是《關於逐步取消共同邊境檢查的協定》,目的是逐步取消歐盟內部國家之間的邊境阻礙,促進人員自由流動,自由居住。這項協定沒有歐盟授權的情況下,不能輕易廢除。


從丹麥的地理位置看,西南部與德國陸地接壤,北面有跨海大橋與瑞典相連,地處北歐和中歐的交通要道。

在意大利第一個出現新冠疫情的時候,歐洲國家都在觀望,沒有第一時間關閉國門,導致病毒在潛伏期隨宿主流入丹麥。

二、自由平等的人權羈絆。

西方國家崇尚平等自由,但是這種自由過多的強調個性意識和需要,而丟掉了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如同意大利的倫巴地區,政府下令封城的時候,竟然爆發了民眾遊行,甚至工廠罷工。他們的自律性無法與我國相提並論。

在疫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丹麥總統下令公務員居家辦公,學校幼兒園關閉兩週,禁止1000人以上的集會活動,但是允許100人以下的集會。對於病毒來說,100人和1000人又有什麼區別?


三、醫療資源匱乏。

西方發達國家,包括美國,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製造業普遍不健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丹麥早就把自己的製造業轉移出去,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抗病毒中藥都無法滿足需要。這些物資,有50%的產能在中國,而丹麥國內偏偏又發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在今年元月27日,在我國爆發疫情之初,《日德蘭郵報》把五星紅旗的五顆星塗成了病毒的模樣,這嚴重傷害了我們的感情。

這種傲慢與偏見,來自於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優越感。扒一下丹麥的歷史:

丹麥的出身並不好,以北歐海盜起家。由於遠離歐洲中心,文明開化比較晚。公元793年,丹麥海盜襲擊並佔有了英格蘭的第斯法恩,871年曾經佔領倫敦並且平分了英國,想想英國也有被人瓜分的歷史啊。


1016年,丹麥國王莫里特大帝攻取英格蘭全境,建立起了包括挪威、蘇格蘭全境,瑞典北部的龐大的“北海帝國”,稱霸歐洲西北部,這是丹麥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候。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以後,北海帝國瓦解,經歷過丹瑞戰爭,歐洲三十年戰爭,丹麥迅速衰落。

拿破崙時期,丹麥站隊法國,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丹麥成了待宰羔羊,那時,挪威被割給瑞典。丹麥被限制在日德蘭半島及其周邊地區。


1905年,挪威從瑞典獨立,1944年,冰島脫離丹麥。丹麥最終只剩下4.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比我國的寧夏自治區還要小。

以上是丹麥大體的歷史演進過程。

病毒沒有國界,更沒有貧富貴賤、民族優劣之分。只有全世界連起手來,聯防聯控,方能戰勝病毒。


品讀春秋001


到現在為止,丹麥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也就是800人左右,說丹麥疫情失控?也是誇誇其談有危言聳聽之嫌疑,丹麥屬於歐盟國家,根本申根協定,歐盟成員國之間可以互相往來,成員國之間都是不設防的國家,所以才有了病毒的傳播,在早期情況下由於申根協議,任何一個成員國都不可能拒他人與國門之外,丹麥尊重協定,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現在疫情真正來了,意大利成為高發區,德國,法國等也不能獨善其身,大家同甘苦共命運,對於意大利,丹麥開始控制邊境,採取進一步措施,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以西方國家的醫療服務,實行死亡人數和死亡率絕對低於中國武漢,所以我們就更沒有理由一百步笑五十步了!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丹麥疫情失控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的確是一個突發狀況:丹麥自2月27日確診首例患者後一直保持個位數增長。截至3月8日丹麥累計確診3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然而從3月9日起丹麥疫情開始爆發性增長:從前一天的35例躥升到90例,也就是3月9日一天的新增病例就達到了之前累計確診病例的1.57倍。3月10日、11日、12日三天時間裡丹麥的確診病例從90例躥升到448例。3月13日丹麥新增確診病例353例,至此丹麥累計確診病例達到了801例。截至2020年3月15日21:20丹麥累計確診病例達到836例,死亡和治癒各1例。

800多例看似不多,但對丹麥這個國土面積僅有4.3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70萬的彈丸小國而言:一下冒出這麼多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無疑極大加重了醫療系統的負擔。不過看似突然爆發的丹麥疫情背後存在深刻的邏輯,如果我們洞悉這些邏輯就不會覺得丹麥疫情的爆發是突然的意外。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丹麥疫情的爆發是發生在歐洲疫情整體爆發的大背景下:作為歐洲疫情重災區的意大利現已突破2萬確診病例,西班牙、德國、法國、瑞士、英國、挪威六國的確診病例已達到四位數,確診病例數據在三位數的歐洲國家也已達到15個。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東亞、中東、歐洲三足鼎立之勢:東亞中、日、韓三國的疫情形勢儘管還沒到最後收官的階段,但實際上如今整體上已趨於好轉。中東和歐洲的疫情目前正處於集中爆發期,而相比之下歐洲疫情的傳播速度似乎更甚於中東。中東的疫情其實主要是伊朗比較嚴峻,而中東確診病例數量排名第二的卡塔爾只有338例且已治癒4例。由此可見中東儘管是全球疫情集中爆發地區之一,然而除了疫情最嚴重的伊朗堪與歐洲相比之外,其他中東國家的疫情形勢相對於歐洲仍處於相對可控的狀態。

為什麼疫情在歐洲的擴散速度大大快於中東呢?這是因為歐洲國家之間在人員流動上是高度自由的:歐洲國家之間形成了歐盟、申根和歐元三個主要協定。歐盟成員國之間本來就達成了人員自由流動的協議,這幾乎使這些國家之間的國界概念已相當模糊。即使是像瑞士這種非歐盟成員國也在歐洲這種大氛圍下儘可能簡化了周邊國家公民入境的手續,所以歐洲只要有一個國家爆發疫情就很容易向其他國家擴散開來。目前歐洲最大的傳染源意大利是歐盟成員國、也使用歐元、也加入了申根協定,是歐洲一體化的骨幹力量。

意大利的“1號病人”以及密切接觸者在申根成員國之間的瘋狂流動直接導致德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歐盟作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際組織幾乎由清一色的發達國家組成:這些國家不僅經濟實力發達,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是世界領先的。歐洲的公路和鐵路網高度密集,在平時這大大便利了各國之間的人員物資流動,然而在疫情期間也加大了病毒沿交通線傳播的風險。丹麥是歐盟成員國,也是《申根協定》成員國。《申根協定》的主要內容就是逐步取消共同邊界檢查,這意味著所有申根國家的人員都可以自由往來不受限制。

說起歐盟成員國裡地理位置居住、交通條件四通八達的樞紐國家一般會想起德國,然而丹麥實際上也可以算是一個次級樞紐:作為半島國家的丹麥只有德國這個唯一的陸上鄰國,然而丹麥和瑞典之間有跨海大橋相連,海上交通條件是相當方便快捷的。在歐盟的體系內丹麥實際上扮演著北歐和中歐溝通的便捷通道這樣一種角色。根據丹麥官方3月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日累計確診病例中有131人是奧地利滑雪回來,101人是丹麥境內被傳染,30人是從意大利被傳染,167人在歐洲以外被感染。丹麥的確診病例從數據上看是以輸入性病例為主。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具有相對較長的潛伏期,所以不排除病毒早已在丹麥境內潛伏下來的可能性,只不過這兩天開始集中爆發出來而已。當歐洲的疫情主要集中在意大利時丹麥的態度和英、法、德等國一樣基本上隔岸觀火。這時丹麥並沒對疫情引起足夠的重視:既沒加強出入境管控,也沒向民眾加強個人防護方面的宣傳。事實上病毒很可能在這一時期就已在丹麥人毫不知情的狀態下悄然進入丹麥境內。從3月14日12點起丹麥開始關閉邊境:飛機、渡輪和火車運輸將全部或部分關閉,整個封閉時間預計將持續到4月13日。至此丹麥已成為繼意大利之後第二個實行封鎖政策的歐洲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