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

萬里長江,千里烏江,無人不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兩條中國的大江大河,是在這裡融匯而聚,浩浩湯湯向東流。兩江交匯,水面廣闊浩瀚。一年四季,潮起潮落,雲開霧來,百舸爭流,給兩江山水帶來波瀾壯闊、風姿萬千的大山大水大風景;雨露滋潤,滋養出一方肥沃水土,潤育出這裡獨特江河文明。

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2005-2006年攝)

十多年前的烏江口的江邊上,每到枯水季,大片的鵝卵石灘就會露出江岸,但是,因為太熟悉太常見,也因為在鵝卵石灘行走容易崴腳,不方便,所以,除了要到河邊去乘船,或到河灘市場做生意、買東西,一般極少會在河灘出現成群的休閒人群。

但是,在2005年-2007年的江水枯水期就不一樣,烏江口的石頭河灘上,竟然出現瞭如今濱江公園都少見的遊玩人潮。為什麼?因為建設中的濱江防護大堤正在逐步取代天然江灘,也因為三峽水電站即將建成並啟動庫區蓄水,江邊的鵝卵石灘也將消失在江中。來到河灘看“石頭”,其實是生長在江邊的人們一種依依不捨的“告別遊”。

如今,生活在這裡的“00”後及之後的人,已基本沒有“鵝卵石江灘”的記憶。2008年以後,三峽水庫開始正常實驗性蓄水,從此烏江口水位就沒有能夠下降到顯露出鵝卵石灘。“鵝卵石河灘”,已經成了涪陵人遠去的記憶,成了年紀稍大的涪陵人留在心中的鄉愁。


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

2005年4月長江庫枯水期,長江邊還是露出大面積石灘。


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

因為遊人們多,又人還辦起了“石灘茶座”。(2005年)


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

在有鵝卵石的江邊的玩耍很愜意。(2005年)


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

2006年3月,江邊鵝卵石灘出現遊玩的人潮,人們都知道,這片河灘在向他們告別了。


取景“烏江口”(三):“鵝卵石灘”,遠去的記憶

有形色多樣鵝卵石的江水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