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就一定“而立”嗎?恐怕我們都被騙了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影響至深,尤其《論語》作為經典之作,很多內容都被今人奉為圭臬,例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成人之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這些思想不僅被人奉為生命規律的濃縮警句,而且已然變成潛在的文化環境在左右著中國人的行為,這或許是我們中國人尊孔子為中華文化屆、思想界聖人的原因。

三十歲就一定“而立”嗎?恐怕我們都被騙了

然而,在平靜的文化繼承當中也不乏一些歪曲變質的文化現象,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借用孔子對自己人生階段的總結來冠以他人年齡的稱謂,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吾十有五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我從十五歲開始就立志於學習,到了三十歲就已經可以自我生存了,四十歲不會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能明白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客觀的對待各種不利的意見,七十歲就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會逾越規矩”。這句話實際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總結和展望,但是隨著文化繼承的演變,這種表述已儼然成為對年齡的別稱,以至於年方三十就被說成是而立之年,年逾四十九則被說成是不惑之年,但實際怎樣呢?很多人年過三十了依然不能自立自主,更多的人年過四十了,不僅不惑,反而大惑特惑,更有甚者五十不能知天命,年過花甲了依然無知無德,一輩子都活得糊里糊塗,這些似乎都與孔子的說法毫不相干,究竟是孔子錯了,還是我們錯了呢?

三十歲就一定“而立”嗎?恐怕我們都被騙了

實際上孔子說的這句話原本就是說給自己聽的,是對自我人生的總結,而人都是相差無幾的,孔子你的人生可以這樣,別人的就不可以了嗎?當然可以!但是一定要嚴格的遵循孔子原話的邏輯順序去活才能不會出錯。孔子在自己每隔一個十年後都設置了不同的標準和期望,十五歲就立志去學習了,因為志向堅定,所以三十歲就能夠通過自己前十五年的積累而自立自強,在此道路上繼續走了十年,不管是從閱歷還是從思想上都愈加純熟,四十歲必然不會被外界事物所迷惑,那麼五十、六十和七十歲的境界都是通過每一個十年的積累一步一步獲得的,走錯一步很難說不會步步皆錯,所謂“差錯些兒成懈墮,千年萬載不成功”,今人為什麼會出現年齡和境界不相吻合的情況呢?很可能是因為只繼承了孔子其表而未繼承其內涵,人的年齡都是一點一點積累來的,三十歲能夠事業有成、家庭穩定,那是因為在三十歲之前必然花了至少十年的時間在打基礎,有了該有的成就才能說自己的三十歲是而立之年,不然也只是活了一個數字而已,這種結果和孔子一點關係都沒有,三十不一定自立的人,怪不得孔子,是我們自己沒有讀懂他的意思。

三十歲就一定“而立”嗎?恐怕我們都被騙了

所以人生要早立志,吾十有五的年紀正值追夢芳華,把握青春才不會老之有悔。人的一輩子怎樣才算比較順利呢,大抵是有堅定而明確的目標去為之奮鬥,更有不忘初心的時刻召喚去為之堅守,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