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說,雖然錢都給你哥哥,但我們是一樣的愛你,沒有偏心的父母,怎樣看待這件事?

ALU_U


典型的需求與供給不匹配。

孩子想要的愛是需要有物質的供給做為證據的;而父母願意給孩子提供的愛卻只有精神上的關心,也許還有鼓勵讚美等等。他們把物質上的支持都給了他們認為最需要的人——另一個孩子。在這個意義上,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偏愛哪一個的觀點是成立的,不是騙人的。

不過在這樣一個財富當道的社會,給子女的財產分配不平衡(不是平均)而說自己對哪個孩子都沒有偏愛,確實說不過去,只能說老人家在自己催眠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不偏心。

所以,當老人這樣說的時候,不必反駁,反而贊同可能反而引起對方的反思(前提是對方是有反思能力的人)。因為反駁帶來的是老羞成怒,更強化他這樣做是對的認知。

另外,物質上有需要支持的就明白的跟父母提出來,借也好,給也好,不借也好,總之要讓父母知道,你也是需要物質支持的。

如果你其實根本不需要父母在財務上的支持,自己創富能力很強,只是想讓他們用最在乎的錢來證明對你的愛,那需要反思的是你自己——安全感的來源。

以上的回答,是基於一般性的猜測,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及其他影響因素,如果有偏差,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