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生竹有哪些品種?它們的造林栽培技術是什麼?

種植小靈通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稱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楠竹、 孟宗竹、桂竹、人面竹、墨竹、唐竹、四方竹、日本紅竹等。

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稈高直,堅硬。徑大20公分左右,是建築上的好材料;竹頭是雕刻工藝品的好材料;竹筍是最佳菜餚,稱為“玉楠片”。青神種植在中巖寺、德雲寺等地。盛產於四川長寧、貴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刺楠竹

楠竹屬的一種,稈和枝丫上均有堅硬的“刺”而得名。叢生型,稈高直,挺拔粗大(徑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筍籜無毛,葉子少。多用於建材。青神竹藝城、天廟等地有少量種植。

刺楠竹

8、水竹

散生型竹子,稈細長、堅硬,形如鋼管,葉稀少,竹質韌性較強。多用於竹傢俱製作材料,成片大面積生長時,可用作造紙材料,也有花友常常養作盆景。青神羅灣曾有一片水竹,稱為“竹海”。

9、墨竹

散生型竹子,是珍稀竹種。稈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筍尖外殼呈紅褐色,一年後成材。是製作笛、簫管樂器的最佳材料。青神個別地方少有。

一、種植時間

1.散生竹

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開始發筍,多數竹種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長,並抽枝長葉,8~9月大量長鞭,進入11月後,隨著氣溫的降低,生理活動逐漸緩慢,至翌年2月,伴隨氣溫回升,逐漸恢復生理活動。根據這一生長節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時節應該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陽春”最好。冬季11~ 12月種竹,儘管雨量少,天氣乾燥,但此時竹子的生理活動趨弱,蒸騰作用不強,栽竹成活率也較高。長江中下游地區,可在梅雨季節正常年份採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離移栽,且根盤帶土多方能保證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區由於冬季嚴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筍期不宜栽竹。“種竹無時,雨後便移”。只要保證母竹質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熱的三伏天和嚴寒的三九天外,其餘時間均可栽種。如果採用容器竹苗,則南北地區均可四季種竹,保證成活。







鄉下曹十一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科普兩個基本概念。首先“散生竹”沒有品種之分;其次,造林是指一定面積、一定規模的植樹活動,零星植樹不能稱之“造林”。下面分別詳細介紹。

散生竹與造林的概念

“散生竹”只是林業調查中對林地、非林地上零星分佈的竹子一種統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竹林分類上的概念,所有品種的竹子,只要是零星散生,都可以稱之“散生竹”,因此,所有的竹子都可以是“散生竹”,並非單獨特指某些竹種。

“造林”是指在規劃的宜林地上,採用植苗、播種、扦插、埋根等形式,種植樹木,培育森林的一種林業生產活動。“造林”一般有一定的面積和規模,如我國造林驗收的起始面積為1畝,同時“造林”必須有規劃設計,有造林驗收,有核查等一整套檔案,以確保造林成果。

而零星的種植樹木一般稱之“植樹”,如每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義務植樹,媒體報道都是參加“植樹”活動,沒有報道參加“造林”活動,一旦真的報道參加“造林”,那一定是大規模的植樹活動。

散生竹的栽植方法

散生竹的栽植非常簡單,正如以前基層林業文章中介紹,竹子實生苗(種子繁育的小苗)適合大面積造林使用,而移竹栽植則非常適合散生竹種植。

1)採挖合適的母竹

母竹選擇2-3年生健壯幼竹最佳,這種齡級的母竹營養豐富,易於成活,發筍率高;採挖時必須保留足夠長的竹鞭,一般來鞭大於20公分,去鞭大於30公分,連同包裹竹根的土壤一同挖起;母竹從下往上,保留3盤枝椏,逢節削去竹稍即可。

2)適度淺栽

竹子屬於淺根性植物,不能深栽。可挖大穴,回填表土後,放入母竹,分層回填土壤,略高於原土面即可,深栽影響母竹次年發筍,同時積水的地方深栽母竹不能成活。

3)加強管護

由於母竹採用淺栽,應防止颳風搖晃母竹,不利母竹生根成活。可搭建簡易支撐,穩定母竹,防止母竹晃動。對於土球較大,栽植後穩定性好的可忽略。

只要母竹質量較高,栽植規範,一般次年即可萌生新竹。開始萌出的幼竹會很細,此後逐年增粗,直至與原生竹完全一致。

綜上所述,散生竹是對零星竹子的統稱,包括所有的竹種;種植散生竹,只要選好母竹,合理淺栽,加強管理,很容易成活,次年即可萌發新竹。


基層林業


散生觀賞竹一般直接採用母竹移植方法用於園林造林,但對於數量稀少的珍貴竹種,也經常採用在苗圃中先進行竹苗繁殖,再進行園林移栽的。

一、育苗繁殖

散生竹育苗有母竹移栽育苗、竹鞭育苗和種子育苗等方法。

1、母竹移栽育苗

母竹移栽育苗就是將母竹從原生長竹林裡分離出來,移植到苗圃地裡去培育2-3年,待竹苗增殖以後,再起苗用於園林造園的方法。

母竹移栽育苗的基本方法和母竹移栽造林相似,可以參考下面“移栽造林”一節,但需要注意幾點:

①苗圃地選擇育苗是為了生產優質竹苗,為今後便於起苗帶土,苗圃地要選擇土壤土壤深厚的壤土地,土壤可以適當粘性重一點,排灌方便,但不能積水。此外交通管理要方便。

②母竹及栽植密度竹苗可以適當小一些,但要健壯均勻,不帶病蟲害,栽植密度要稀一些,小型竹每畝100-200叢,中型竹60-120叢,毛竹40-80株。

③肥水管理肥水要充足,管理要精細。每年至少在春季出筍前和夏季出筍後施2次肥,墾地1次,也可以套種綠肥或有利於竹子生長的農作物,以耕代撫。

④護筍養竹第一年的竹筍要全部留養。第二、三年以後的竹筍,可以適當刪去靠近母竹的竹筍,留養離母竹遠的竹筍。還可以採用切斷新竹和母竹之間的竹鞭,促使發鞭發筍,提前滿園。此外,要使分佈均勻,便於以後取苗。

2、埋鞭育苗

埋鞭育苗就是利用散生竹的竹鞭進行育苗。方法是:

①圃地準備先選擇並整理好圃地,作好1-1.5米寬的畦。

②育苗季節竹鞭育苗季節要選擇出筍前的2-3個月左右進行。

③竹鞭準備選擇健壯的壯齡鞭,然後帶土挖起,注意保護好筍芽不受損傷。儘量保留鞭上的竹根。毛竹、黃古竹等有大小年的竹子,一定要選擇孕筍的大年鞭。

④剪取鞭段用修枝剪把挖取的竹鞭剪成鞭段,大型竹如毛竹5-7節一段,中小型竹如金鑲玉竹、紫竹等4-5節一段。每節鞭段至少有2個以上的健壯鞭芽。有時也可以整條竹鞭埋鞭育苗,其成苗質量更好。

⑤埋鞭方法把剪好的鞭段按20釐米左右的溝距埋入整理好的苗畦中,澆施一些稀薄人糞尿後,蓋土5-10釐米,澆足水份,然後蓋草。

⑥養護管理2-3個月出筍季節,揭去蓋草,適當施肥,保護好幼筍。然後按照一般的苗圃地管理即可。

⑦移栽培育鞭段苗最適宜作為盆栽或盆景材料移植使用。用於造林時必須移植到大田裡進一步培育,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將竹苗移植到大田苗圃,其移栽培育方法和母竹移栽育苗相同,只是因為移植苗較小,移栽密度要大一些。

3、種子育苗

散生竹很少結實,但毛竹種子育苗較常見,其技術請參考有關書籍。

4、竹子苗圃

用以上幾種育苗方法還可以營造專門用於生產竹苗的竹子苗圃。即在育苗地起苗後,在苗圃裡保留一些竹苗作母竹,作為母竹園繼續繁殖育苗。多數方法是在苗圃竹林中每年挖取1/3-2/3的竹子用於竹苗,加土填平取苗後的土坑,並施足肥料,促使發筍長鞭。每年如此,即成竹子苗圃。竹子苗圃留筍養竹要注意所留的竹筍要大小均勻,特別要及時刪去粗大不宜作母竹苗的竹筍,還要注意留養密度適當稀一些,使得竹苗矮壯,降低枝下高。

二、移栽造林

1、移栽季節

散生觀賞竹種出筍時間多在4月前後,移植造林季節最好在二月。此時氣溫低,葉面水分蒸發少,栽後地下鞭根系統即能生根吸收養分,有利成活和當年發筍成竹。方竹、寒竹出筍時間在10月前後,移植造林可安排在2-3月。梅季造林,因為此時母竹資源豐富,成活率高。各類觀賞竹在其他月份也可以進行移植造林,一般成活率也相當高。但盛夏的7-8月移植造林的難度增大,為移植造林的不適季節,一般應避免在此季節造林。現在園林綠化常常要搶時間趕季節,故在不適季節進行園林綠化造林也是必須的,此時移栽需要多帶宿土,修剪部分枝葉,增加其它措施,以利於提高其成活率。

2.移植造林地準備

造林移栽原則上要適地適竹。但有時為了景觀設計的需要,需要在不宜土壤上栽種。這時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改良。有些觀賞竹如毛竹等對ph的要求較嚴,不能在鹽鹼土上生長。這時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換土處理。將栽植地清理乾淨,挖好穴,並施上一些腐熟的農家肥作底肥。土壤瘠薄的要換上肥沃的土壤。

大多數觀賞竹種都是喜水怕水。即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來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要。但又怕地下積水,引起地下鞭根系統的缺氧窒息死亡。故移植造林地必須高出周圍一些,並在四周開好排水溝。

3.竹苗選擇

不同的竹種母竹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要求母竹必須生長健壯,節間勻稱,分枝較低,無病蟲害,無開花枝。母竹的年齡以1-2年生(梅季種竹最好是新竹)為好。但一年生竹苗竹根生長髮育尚不完全,泥土易散不易成球。中型竹種一般胸徑2-3.5釐米,鞭上有健壯芽4-5個,枝下高1.5米左右,留枝6-8盤。

4.起苗

最好用鐵鏟剷出或用鋤頭挖出泥球。以竹株為中心,泥球直徑根據觀賞竹苗大小和移植造林要求,一般在30—50釐米左右,帶土15-30公斤。起苗關鍵是在鏟挖過程中不要弄傷螺絲釘和鞭芽,不能使泥球泥土鬆動。中小型竹最好2~3棵竹子成叢起苗,可以大幅度提高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和成型效果。整個過程儘量不要損傷竹蔸和竹根,並根據需要適當修剪多餘的枝葉。

5.運輸

起苗後儘快運輸,路上時間要短,並儘量減少途中短駁環節,路途遠的搬運中用編織袋包裹,外用繩子紮緊,輕搬輕裝輕卸,不要使竹苗受損、泥土脫落。運輸途中防止苗木堆壓損傷,並用擋風的車廂,或蓬布覆蓋嚴實,防止風吹日曬使竹苗失水降低成活率。長途運輸時途中要勤噴水保溼,減少水分蒸發。

6.栽植密度

觀賞竹的造林密度與一般成林密度相似為宜。中型竹種如散生竹種黃稈烏哺雞、紅竹、早竹、剛竹等每畝為1000-1500株左右。小型竹種如散生竹種紫竹、金鑲玉竹、方竹等每畝為2000叢(每叢3-5株)左右,微型竹種如菲白竹,倭竹,翠竹每畝種3000叢以上。在母竹來源充足,有經濟實力的地方,為加快成林速度,可適當增加密度,反之可以適當減低密度。

7.栽植方法

栽植穴根據母竹的竹蔸大小,要適當寬鬆。掌握穴底整平、竹鞭放平、適當淺栽、鞭土密接的原則。中型竹種可以採用長5o釐米,寬50釐米,深40釐米,小型竹種可以採用長4o釐米,寬40釐米,深30釐米,微型竹種可以採用長20釐米,寬20釐米,深15釐米的規格。挖穴時應把表土和心土分別放在穴的兩側,回填土壤要分層壓實,做到上松下緊,栽植深度略深於母竹3-5釐米。然後澆足定根水,然後設立防風架,特別是較高大的竹叢一定要打好支撐,防止風吹搖晃。

三、養護管理

為保持觀賞竹園生長旺盛、青翠美觀,必須做好園林的養護管理工作。

1、園地管理:植竹造景後,要作好防護,不能讓人畜進入林內踐踏,導致土壤板結。第二年開始,每年筍期後的5月下旬-6月上旬要墾複土壤1次,並加入一些腐殖質,使之疏鬆透氣,保持良好的團粒結構,以利鞭根生長。此外,每年要適當加土,使園地保持較高的地面高度,並防止在園林內倒棄有害的垃圾廢物。

2、排水澆灌:保持排水溝和管道的暢通,不能讓林地積水。新栽竹林,天晴時每天早晚葉面各噴水1次,當發現竹葉出現暫時萎焉時,更要增加保溼遮蔭措施。天氣乾旱,土壤乾燥時要及時澆灌,乾旱期間,每週或隔週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溼潤。

3、科學施肥:1年施肥2-3次,第一次施肥時間為早春2-3月份,每畝溝施複合肥30-50kg;第二次為筍期後的5-6月,結合墾複林地時埋施腐殖質肥每畝30-50擔,複合肥20-30kg;第三次毛竹為9-10月份、中小型竹為10-11月份,少量溝施一些複合肥,促進筍芽萌發及冬季越冬。施肥必須把肥料埋入土中,不要撒在地面上。

4、留筍養竹:每年筍期,要做好護筍。竹筍幼嫩而富含營養,易遭受蟲、畜和人為危害,因此,要作好防護工作。留筍養竹,要根據竹員密度和觀賞造景需要,做到疏密有度、大小合理,除了需要保留養竹的之外,及時刪除多餘竹筍。

適時淘汰老齡竹。4年以上的老竹及病枯竹等,結合筍期後的5-6月竹園墾複連蔸挖去,或者於冬季時全部伐去並挖去老竹蔸。使竹園保持合理的密度,便於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生。

5、清理整形:觀賞竹園林必須保持青翠整潔,因此要經常進行園林清理工作。對蜘蛛網、枯竹病枝以及瘦弱歪斜不雅觀的竹子要經常進行清理。根據需要,對竹叢、竹竿、竹梢以及枝葉進行修剪、整形,滿足觀賞需要。

6、隔離維護:散生竹地下竹鞭具有很強的穿透力,不進行隔離就會向外蔓延擴展,不僅原造型設計的竹叢形態會走樣,而且會穿插到周邊草坪、道路、以及其它植物地帶,破壞景觀。特別是在周邊分塊栽植其它竹子的場合,一定要進行隔離物的維護,發現竹鞭穿插,馬上予以挖除,並採取補救措施。

7、其它:當園內雜草滋生時,要及時除草。






三農專欄


我國散生竹品種很多,其中經濟價值高、栽培廣的有:毛竹、剛竹、淡竹、石竹、早竹、水竹等。這些竹種的生長規律和繁殖特點大同小異,因而造林技術也大致相同。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散生竹的詳細栽培技術,僅供大家參考。

毛竹苗

一、造林地選擇

為了培育速生、豐產、優質的竹林,造林前,必須根據竹子對立地條件的要求,選擇適宜的氣候、土壤和地形條件。

1、氣候條件:我國長江以南至南嶺以北地區,是散生竹類分佈的中心區。在這一地區,氣候條件一般都適於散生竹生長。長江以北至黃河流域地區,為散生竹類分佈和引種的北區。在北區內,影響散生竹類生長的主要氣象因子是生長季的乾旱和冬季的嚴寒。在北區發展散生竹林,要選擇春、夏降水量高,背風朝南的地方。南嶺以南至南海之濱,為叢生竹分佈區和散生竹引種區。在南區,影響散生竹類生長的主要氣象因素是夏季的烈日和夏、秋的颱風。在南區發展散生竹,要選擇背風朝北的地方。

2、土壤條件:散生竹種生長快,有強大的地下根系(竹鞭、竹根)。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釐米以上,肥沃、溼潤、排水和透水性能良好的沙質土或砂質壤土。散生竹在鹼性土上生長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壤土,pH值4.5~7為宜。地下水位在1米上下為宜。過高,不利於竹鞭生長。過於粘重瘠薄的紅土、黃土以及鹽鹼土等,對竹子生長不利,一般情況下不宜發展散生竹林。

3、地形條件:在同一地區,往往因地形的變化而引起小氣候和土壤條件的變化。所以,造林選地時,要特別注意選擇適宜的地形條件。在散竹分佈的中心區,最好選擇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帶。高山地區,乾燥多風的山脊、山坡和容易積水的平地、注地等,均不適宜散生竹的生長。

在散生竹分佈和引種的北區,最好選擇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風朝南的山谷、山麓地帶。因為,南坡比北坡日照強,冬季溫度高,有利於散生竹類防寒過冬。在散生竹類分佈和引種的南區,最好選擇海拔1000米以下的背風朝陽的山谷、山麓地帶。

二、造林整地

整地是散生竹造林的重要一環。整地好壞直接影響到造林質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通過整地可以創造適合散生竹成活和新竹成長的環境條件。造林整地工作,應在造林前1年的秋、冬季進行。造林整地可分為:全面整地、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等3種。

1、全面整地:

包括清理林地、全面開墾和挖掘植穴等3個工序。造林地上如有雜草、灌木叢生,全面開墾前必須清理林地。清理林地的方法:

①在交通方便、勞力充足、燒柴困難地區,可砍除雜草、灌木,搬出林外,充當燃料。

②在交通不便、勞力不足地區,可將柴草劈下,平鋪於林地,待乾燥後,放火煉山。煉山時,應開好防火線,防止引起山林火災。煉山既能燒盡柴草充當肥料,又可消滅病蟲害。在沒有雜草、灌木的荒山、荒地、四旁地和農用地上造散生竹林,不需清林地,就可直接全面開墾。

全面開墾就是對造林地全面翻土。深度20~30釐米,除去土中的大石塊和粗的樹苑、樹根等。翻土時,將表土翻人底層,有利於有機物質分解;底土翻到表層,有利於礦物質風化。大的土塊可以不打散,經過一定時期日曬、雨淋和冬季的霜凍後,就會自然粉碎。挖栽植穴前,首先要確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

根據各地的經驗,毛竹移竹造林每1000平方米栽37~52株,株行距用5米×6米或4米×5米;毛竹截乾造林、移鞭造林和實生苗造林等,每1000平方米栽60~82株,株行距用4米×4米或3米×4米。剛竹、淡竹、水竹、石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種,移竹造林密度每1000平方米栽75~112株,株行距用3米×3米或3米×4米。

移鞭或截幹多鞭造林密度,每1 000 平方米栽91~135株,株行距用3米×3米或2.5米×3米。根據不同竹種的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在全面開墾地上,用皮尺或測繩丈量,確定某植穴的規格,因竹種而異,毛竹移竹造林穴長1.0米,寬0.5~0.6米,深0.4米左右;毛竹截乾造林、移鞭造林穴的長0.8~1.0米,寬0.3~0.5米,深0.2~0.3米;毛竹實生苗造林穴長0.5~0.6米,寬0.5米左右,深0.3~0.4米為宜。剛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造林穴長0.8~1.0米,寬0.4~0.5米,深0.3~0.4米為宜;移鞭或截幹移鞭造林,栽植穴長0.8~1.0米,寬0.3~0.5米,深0.2~0.3米。

挖穴時,把心土和表土分別放置於穴的兩側,在坡地上挖裁植穴時,應注意穴的長邊與等高線平行。

2、帶狀整地: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對坡度較大(20~30度)的造林地,最好採用水平帶狀整地,即整地帶與等高線平行。整地帶的寬度及帶間距離,一般毛竹移竹造林為3米左右,剛竹、淡竹、水竹、石竹等移竹造林為2~3米。

整地帶上,首先清理林地,劈除雜草灌木;然後沿帶開墾,翻土深度0.4米左右;再在已翻的帶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挖栽植穴。清理林地、沿帶開墾和挖栽植穴的技術,可參照全面整地的方法。

3、塊狀整地:坡度30度以上的陡坡上,全面整地和帶狀整地都易引起水土流失,可進行塊狀整地。根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確定裁植點。清除各栽植點周圍2米左右的雜草灌木;再按造林竹種不同,確定栽植穴的規格,挖栽植穴。

全面整地能徹底改變造林地環境條件,有利於散生竹造林成活和成林;同時,造林後2~3年內,可以竹農混作,以耕代撫,既能促進竹鞭和新竹生長,又可增加糧食收益。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應提倡全面整地。但是,在坡度較大的造林地上,進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勞力不足的地區,進行全面整地也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採用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較為適宜。

散生毛竹

三、造林季節

散生竹種一般在3~5月出筍成竹,6~7月新竹生長旺盛,8~10月行鞭排芽,11月至翌年2月竹子生長較緩慢。所以,冬季和早春(即11月至次年2月)是散生竹造林的良好季節。由於散生竹分佈和引種地區遼闊,各地氣候條件差異較大,造林季節也有所不同。在散生竹分佈的中心區,冬季和早春,除嚴寒天氣外,都可造林。

散生竹分佈和引種的北區,冬季氣溫低,雨量少,空氣溼度小,蒸發量大,這時栽植母行或竹苗,往往竹葉失水枯死,成活率不高。所以,在北區散生竹造林,最好在早春2月為宜。在南區,冬季氣溫較低,空氣溼度較高,母竹或竹苗生長緩慢,或處於“休眠”狀態,這時造林成活率較高。

總之,在竹筍出土前20~30天造林成活率較高。在散生竹分佈的中心區內,近距離移竹造林,只要挖母竹時注意保護鞭根,多帶宿土,一年中除高溫伏天和嚴寒冬天外,都可造林。

但是,大規模造林時,這一經驗還不宜推廣。因為在竹子生長季節裡移竹造林,挖取母竹時,損傷鞭根,引起大量傷流,對竹林生長不利;同時,遠距離運輸母竹,若保護不善,造林成活率很低。移鞭造林和截幹移鞭造林,在竹筍出土前1個月左右效果較好。因栽植過早(冬季或早春),竹鞭在造林穴中時間長,消耗養分多,不利出筍和新竹生長。

四、造林方法

散生竹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幹移篼造林、實生苗造林和鞭節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產上應用最廣。

1、移竹造林

①母竹的選擇:母竹質量對造林質量影響很大。優質母竹造林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質母竹不易裁活,有的即使栽活,也難成林。散生竹母竹質量主要反映在年齡、粗度和生長情況等方面。母竹年齡最好是1~2年生。因為1~2年生母竹所連的竹鞭,一般處於壯齡階段(即3~5年生),鞭色鮮黃,鞭芽飽滿,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長出新竹、新鞭。

老齡(3年生以上)的竹子,不宜作母竹。因為老竹必連老鞭,鞭色黃棕或深棕,鞭芽不齊(多數腐爛),鞭根稀疏,不易栽活。有的雖能栽活,因竹鞭上活芽不多,出筍、行鞭和成林都較困難。造林母竹不宜過粗,粗大的母竹易受風吹搖晃,不易栽活;過細的竹子,往往生長不良,也不宜選作母竹。

根據各地的經驗,毛竹母竹徑3~6釐米為宜。剛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母竹根的直徑1~3釐米為宜。造林母竹應該是生長健壯、分枝較低、枝葉繁茂、竹節正常、無病蟲害的為宜。有人認為,母竹節子越密越好,其實並不如此,因為節子太密,是母竹生長不良的表現,用來造林效果是不好的。選定合格母竹,並在竹幹上作標誌(塗石灰水),以便組織力量挖掘母竹。

②母竹的挖掘:挖掘母竹的工具常用鋒利的山。挖竹前應判斷竹鞭的走向,據觀察,大多數竹子的最下1盤枝條的方向與其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挖掘母竹時,先在距竹子30~50釐米處用山挖開土層,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來鞭和去鞭兩側,按一定長度截取。毛竹留來鞭30~40釐米,去鞭40~50釐米。剛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留來鞭30釐米左右,去鞭30~40釐米。

截斷竹鞭時,面對母竹,用頭斬斷竹鞭,要求截斷面光滑。然後沿平行兩側逐漸挖深,掘出母竹。挖母竹時,不要搖動竹幹,否則容易損傷竹乾和竹鞭的連接處(稱“螺絲釘”),破壞鞭與根的輸導組織,而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後,按留枝4~6盤,切去頂梢,要求做到切口平滑,鞭蔸多留宿土。

剛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通常幾株母竹靠近生長在同一鞭上。挖母竹時,可將3~5株一同挖起為一“叢”母竹,用來造林效果更好。如母竹“叢”中株數太多,可行修剪,疏去一些生長弱的竹子,留3~5株即可。

③母竹的運輸:短距離搬運母竹不必包紮。但必須防止鞭芽和“螺絲釘”受傷以及宿土震落。挑運或抬運時,可用繩綁在宿土上,竹幹直立。切不可把母竹扛在肩上,這樣容易使“螺絲釘”受傷,不易栽活。遠距離運輸母竹必須包紮。用稻草或蒲包、麻袋等將鞭根和宿土一起包紮好。在裝卸車或上下船時,要防止損傷母竹。運輸時間越短越好,途中要覆蓋或對母竹竹枝經常噴水,以減少蒸發。

④母竹的栽植:

母竹運到造林地後,應立即栽植。在已經整地的穴上先用表土墊底,一般厚10~15釐米。然後解去捆紮母竹的稻草,小心將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密接。先填表土,後填心土(除去土中石塊、樹根等),分層踏實,使根鞭與土壤密接。填土時要防止踏傷鞭根和筍芽。在天氣乾燥或土壤乾燥的地方,還要先行適當灌水,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5釐米,上部培成饅頭形,加蓋一層鬆土,周圍開好排水溝,以免積水爛鞭。裁竹時要做到深挖穴,淺栽竹,下擁緊(土),上松蓋(土)。栽植後,將包紮母竹的稻草等物,覆蓋在母竹周圍,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並用木樁或草繩架設支架,以防風吹搖晃。

2、移鞭造林:散生竹類的繁殖主要依賴竹鞭上的芽生長髮育成新鞭和新竹。因此,在母竹不足的情況下,也可以採取移鞭造林。移裁的竹鞭的年齡一般毛竹的鞭2~5年生,剛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鞭2~3年為宜。2~5年生的竹鞭為黃色,每節上根系健全,側芽飽滿,裁後容易抽發新鞭或長出新竹。

挖取竹鞭時,注意防止弄破竹鞭,損傷竹鞭上的芽子,切口要齊,留根要多,多帶宿土,以保護鞭根。母竹的竹鞭長度因竹種而異,一般毛竹為1~1.3米,剛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種0.6~1米為宜。遠距離移鞭時,應行包紮,即用稻草或蒲包將母鞭和宿土一起包紮好。

運輸時,注意保持溼潤。栽植時,每穴可栽兩條竹鞭,以保證成活率。先在穴底填一層表土15-20釐米,解去包紮稻草等物,把鞭平放在上面,再覆土壓實。蓋土厚度10釐米左右,略高於地面,四周開好排水溝,防止積水爛鞭。

栽後上面蓋好包紮的稻草。移鞭造林的優點是不需要母竹、運輸方便。但是,竹鞭上長出的新竹細小,成林或成材時間較長,同時移鞭造林若當年不生長出新竹,母鞭因得不到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供應,就會失去生命力,第2年不會生長新竹了。

3、截幹移篼造林:截幹移篼造林或稱帶篼移鞭造林。即是選1、2年健壯的母竹,在母竹基部離地面16~30釐米處截斷竹幹,然後,按移竹造林挖掘、運輸和栽植母竹的方法,將截斷的竹幹向下,竹鞭向上平展,稱為“倒栽竹篼”,也可成活出筍。截幹移篼或倒栽竹的好處是運輸方便,栽後沒有地上部分的枝葉,竹篼和竹鞭不易失水,容易出筍成竹。但是,由於鞭篼沒有竹乾和枝葉,得不到光合作用製造的養料供應,新竹細小,成林成材都較緩慢,若當年不長出新竹,來年很少再有長出新竹的希望。

五、栽後管理

1、栽後要有專人負責,做好撫育管理工作。

2、如母竹過於高大,又在當風的地方,後要設立支架。

3、遇有露根露鞭、母竹歪斜或根際搖動,要及時培土填蓋。

4、遇旱要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遇久雨積水要及時排撈。

5、竹糧間種,以耕代撫。在新造林中間種豆科植物或蔬菜,如蠶豆、大豆、豌豆、青菜等。

6、新栽母竹當年生長出的新竹,無論大小,都要加以保護。

7、經過夏、秋季節,母竹死亡在20%以上時,要檢查死亡原因,總結經驗,並在下一個栽竹季節進行補植。

豐富的散生竹資源

六、防治病蟲害

竹類在其生長和利用過程中,從筍期到竹材砍伐利用都會受到各種病蟲的危害,使竹林的產量和質量不斷減少和降低。因此,竹類病蟲害的防治是竹林生產上的一項重要工作。

竹類主要的病害有枯梢病、水枯病、幹腐病、筍腐病、竹苗立枯病、叢枝病、汙黴病等。竹類主要的蟲害有:竹蝗、竹螟、竹斑娥、綠刺蛾、竹筍夜蛾、筍泉蠅、竹毒蛾、竹小蜂、竹象蟲、竹天牛、竹蝽蟓、竹蚧殼蟲、竹蟎、竹長蟲、竹小蟲等。

對竹類病蟲害的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實行林業綜合防治。主要是結合竹林撫育管理,提高竹類抗病蟲害的能力,達到減少病蟲害發生的目的。充分掌握病蟲害發生情況,發現病蟲害本著“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則。瞭解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抓住其薄弱環節,採取經濟有效的方法,及時消滅,以保證竹林的健壯生長。特別是食葉害蟲要及時撲殺。禁止人畜進入新造竹林踐踏。

[我是土家么妹娃,一個喜歡農業的土家農村姑娘,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麼麼噠!]


土家么妹娃


單竹,四季竹,斑竹,楠竹,散生竹生長要求土層深度50釐米即可,pH值4.5至7.0為宜。整地方法採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對栽植地進行全面耕翻,深度30釐米。耕翻前,施好基肥,採用鋪施,耕翻時將肥料翻入土壤中。整好地後,即可挖種植穴,長寬各40釐米,深30釐米。

母竹選擇最好是當年至2年生,老齡竹(3年以上)不宜作母竹。中徑竹以胸徑2釐米至3釐米為宜,小徑竹以胸徑1釐米至2釐米為宜。母竹要求生長健壯,分枝較低,無病蟲害及無開花跡象為宜。土球直徑以25釐米至30釐米為宜。母竹挖起後,一般應砍去竹梢,保留4盤至 5盤分枝即可。母竹遠距離運輸時,則必須將土球包紮好。裝上車後,先在竹葉上噴上少量水,再用篷布將竹子全面覆蓋好。母竹栽植

竹子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種植穴面低3釐米至5釐米即可。首先,將表土回填種植穴內,將母竹放入穴內,使鞭根舒展,先填表土,後填心土,分層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相接。然後澆足 “定根水”,進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滲入土中後再覆一層鬆土,在竹幹基部堆成饅頭形。最後可在饅頭形土堆上加蓋一層稻草,以防止種植穴水分蒸發。在風大處,須安支撐架。養護管理,水分管理

竹子喜溼潤,怕積水。栽植後的第1年水分管理最為重要,將直接影響母竹的成活。母竹經挖、運、栽植,根系受到損傷,吸收水分能力減弱,極易由於失水而枯死和排水不良而鞭根腐爛。因此,若久旱不雨、土壤乾燥時,必須及時澆水,而當久雨不晴,林地積水時,又必須及時排水。

竹子成林後,水分管理也很重要。乾旱期必須及時澆水灌溉,促進生長。重點在3月至5月竹筍生長期和7月至9月竹鞭生長與筍芽分化期。3月至5月竹筍生長需水量較大,在竹筍出土前應澆水灌溉,出土後保持土壤溼潤。7月至9月竹鞭生長旺盛,筍芽開始分化。如果缺水,會影響竹子行鞭及筍芽分化形成,來年新竹數量減少。

肥料管理

散生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速效肥。新造竹林,竹鞭伸長不遠,施肥以圍繞竹株開溝放入為好。隨著立竹量的增加,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方法也可改溝施為均勻撒施,結合鬆土,將肥料翻入土內。

施肥可在一年中以下4個不同生長時期進行:第一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新竹長成後的6月份(發筍成竹較遲的竹林,可適當推遲),稱為 “長鞭肥”。施肥應以化肥結合有機肥進行,結合鬆土,將腐熟的有機肥撒於地表,深翻入土中。第二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開始筍芽分化的9月份,稱為“催芽肥”。宜施速效肥或人糞等液體肥料為好。第三個施肥時期是竹林處於緩慢生長的12月份,稱為“孕筍肥”。施肥主要採用有機肥為主,將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直接鋪撒在竹林地表,鋪撒在地表的有機肥可待翌年的6月份,竹林進行深翻鬆土時,深埋地下。第四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出筍前的3月份,稱為“長筍肥”。施肥主要採用速效性的化肥為主。

除草鬆土

新造竹林,竹子稀疏,陽光充足,雜草容易孳生。因而在竹林鬱閉之前,每年要鬆土除草2次至3次。竹子成林以後,雜草的生長得到了控制,鬆土的目的主要在於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更新鞭根系統。一般竹林可選擇在6月(發筍成竹較遲的竹林,可適當推遲)深翻鬆土,深度在25釐米至30釐米。在鬆土的過程中,要及時挖除老鞭和竹蔸,釋放林地空間。


杭漂老王WangKevin


全國竹類植物共有48個屬,500多種。這些竹種分佈在北緯40о以南的廣大國士上。由於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的變化和竹種本身種屬特性的差異,中國竹子分佈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散生竹類包括單軸型散生竹、復軸型混生竹及合軸型散生竹等3種類型,重要的有剛竹屬、大節竹屬、鐵竹屬、筇竹屬、苦竹屬、方竹屬、箭竹屬、玉山竹屬、泡竹屬等100多種,以中小型竹類居多。


川鄉阿亮


人工培育


闖遊寧夏


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