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截拳道概念誕生IMB學院

IMB的含義

IMB三個字母代表最初的創始人,伊魯山度、馬丁內斯和巴斯帝羅,三個人每人名字首字母,當然現在也是國際武術拳擊學院International Martial arts & Boxing簡稱IMB的首字母縮寫。

伴隨截拳道概念誕生IMB學院

上圖中巴斯帝羅與弟子李香凝(Shannon Lee)出席“振藩截拳道核心”講習會

提到截拳道概念,就不得不說這些“概念”傳播的陣地,首推伊魯山度大師的武術學院,其次就是巴斯帝羅師父的IMB學院,我對師父的課程略有些發言權,IMB學院的訓練場館與國內道館大同小異,道墊包、速度球、木人樁、腳靶手靶、護具拳套等都差不多。師父制定的課程體系中延續了師祖“非傳統”的授徒方式,關注弟子這個人多過關注弟子正在學習的武術風格,這個世界沒有某一種武術風格適用於所有弟子。弟子作為個體,在認知、體能、興趣水平和目標取向上都不盡相同。IMB式的截拳道課程提供了一個可控的氛圍,允許IMB弟子安全地體驗多種武術風格。這個過程使他們能夠吸收最實際和最實用的東西,提供三個基本範圍的各種武術學科,弟子通過練習,自己決定什麼最符合自我需求。每個弟子,基於他們的能力和經驗,最終都會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截拳道。IMB的截拳道概念,完全符合簡單、直接、非傳統。截拳道概念不想只教弟子某種風格的武術,而是幫助弟子尋找自我風格,這種哲學就是截拳道。IMB學院為期六個月的入門課程,涵蓋了100小時的各種武術基本功課程,期滿頒發證書。遠距離兵器技術是從菲律賓短棍課程開啟,單棍、雙棍同步訓練,對不同角度進行攻擊,掌握防禦和反擊。截拳道基本的入門課程,讓弟子體驗適當的熱身,伸展活動關節,調整到適宜劇烈運動的身體狀態,然後開始各種範圍和風格技術練習,強調符合人體力學、平衡、本能反應等要素......並接受抗阻訓練,包括:拳擊手靶、泰式腳靶、大型踢盾、速度球、重沙包。未經師父或助教師兄批准和監督,不得進行身體接觸性實戰訓練,這個符合現代體育訓練的道德基準,這也是對入門新手的必要規定。在IMB,六個月的入門課程期滿,每個季度都會安排考核,嚴格又不乏鼓勵性質的考核,合格後進入截拳道的高級課程。第二階段的課程包括使用木人樁進行訓練,這裡需要補充的是,李小龍師祖設計了很多種木人樁,不侷限於詠春門一種形式,這些都被師祖使用過的木人樁都被完整的保存在IMB學院,木人樁練習的同時還有擂臺規則的安全實戰,並根據師父的判斷在三種武術範圍內進行控制接觸式格鬥時間,這是截拳道的第二個階段,從第二階段課程中脫穎而出的弟子會取得“助理教練”的資格,並被安排指導新入門的師弟、師妹,並朝著具有非凡的武術能力和專業態度的師傅級進發。

伴隨截拳道概念誕生IMB學院

巴斯帝羅配合師兄伊魯山度拍攝封面

教練特訓營

世界範圍內截拳道圈子頗為流行兩天的講習會課程,這個是大家司空見慣的,在巴斯帝羅師父的體系裡還有針對有基礎的研修者進行的“五天教練特訓營”,教練課程也就是“師傅級課程”,下面請允許安邦帶大家走進IMB 五天師傅級課程。

巴斯帝羅師父曾被FBI、LASD和LAPD等執法機構聘為武術教練。早在1977年他就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奧運訓練中心和美國業餘拳擊國家隊主講教練課程,從1979年開始他還獲得很多武術體系的裁判認證。他於1994年完成了對洛杉磯警察局教練的指定課程教學,所以張安邦說家師絕對稱得上是“師父中的師父,教練中的教練”!

伴隨截拳道概念誕生IMB學院

因為持續多年在全球範圍內不遺餘力培養武術精英的突出貢獻,《黑帶》雜誌邀請巴斯帝羅師父入選“黑帶名人堂”,1989年獲得武壇傑出導師稱號,2006年IMB學院也被《黑帶》評為年度最佳武術學院。2009年5月5日巴斯帝羅師父離開南京返回美國,同年8月10日至14日,巴斯帝羅師父在IMB學院,舉行了他的首屆教練特訓營。為期五天的師傅級課程由每天五小時的高強度訓練組成,涵蓋了諸如拳擊、泰拳、截拳道、菲律賓短棍(Doce Pares) 、埃斯科瑞瑪(Eskrima)和綜合格鬥(MMA)。除了獲得整體的格鬥技能,還要學習怎麼組織教學、如何輔導弟子訓練。當時為期五天的研討會的費用是350美元。學院將將幫助參加師傅級特訓的研修者有效提升教學能力。研修者將掌握如何提高自己弟子在近距離、中距離和遠距離三個格鬥範圍中的自由切換的適應性。所有五天的培訓大綱將作為研修者自身教學的補充,作為開館授徒的教學參考。根據國際慣例,結束會對所有完整接受五天培訓的研修者頒發認證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