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以下所有内容无利益相关,均属笔者个人看法。

本文创作于2019年8月,可能涉及产品已经更新,但是结论没有变。



iPhone作为苹果当前利润的最大来源,对于苹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2018年的iPhone的表现并不能说让人满意。作为一个果粉,我承认非常多iPhone使用者在日常使用中遇到的关于续航,信号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想问,我们用高于市场上所有手机的价格购买一部iPhone,我们在追求什么?

抱怨iPhone的续航时,请记得你的手机里有一个其他厂商根本没有或者阉割的叫Taptic Engine的东西,造就了iPhone领先业界的清晰震感。知乎双击的确是一个体现,但是最明显的还是曾经Home键的传奇,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Taptic Engine

同样,iPhone里的扬声器,体积一样领先业界,不然你不可能获得智能手机上绝无仅有的世界领先的立体声效果。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扬声器

这里只举这两个例子。我真正想说的是,在科技受限的前提下,苹果正在做的是,牺牲

回想一下2017年,iPhone X 发布之后,市面上有多少厂商为了求稳,发布了几乎称得上抄袭iPhone X 的notch屏机器?我想,如果一个厂商真的做不到业界领先,别人就不会去复制或者借鉴它的设计。只有当一个厂商强大到发布一个可能没有那么成熟(X的双层主板)价格还非常高昂的手机还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时候,它的产品,才会有被抄袭的价值。牺牲,由此而来。一旦Face ID失败,一旦刘海屏不被消费者接受,那么苹果就很可能一败涂地。苹果做的,是牺牲了自己稳固的利润预期,去换来整个行业的技术革命。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刘海屏

同样,对于一部手机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苹果做的,仍然是牺牲。牺牲一部分续航,去换来振动;牺牲一部分价格,去换来COP封装(当然高价格不仅仅来源于这一个因素);牺牲一部分屏占比,换来安全性默秒全的Face ID(差的面部识别请看三星 S10+)。这些,都是牺牲。

苹果犯的错误,在我看来,是缺乏对于国内市场的认知。举个例子,iPhone XS 在刚刚发布的时候,被欧美的很多消费者批评,原因是iPhone原生相机加入了很轻微的美颜算法,导致照片失真。看到这个报道,我真的感觉“窗外的风儿很喧嚣”。国内几乎所有的科技KOL,都在批评iPhone拍人像丑,没有AI修图,结果西方的消费者却因为苹果加入的跟国内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磨皮算法对苹果不依不饶。这其实也是很多跨国公司面临的问题,即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设置-相机-录制视频

类似的,还有iPhone的视频录像(系统版本:12.4 正式版)。iPhone有能力持续进行4K,60 fps的录像直至存储空间消耗殆尽。但是,这一功能对国内消费者来说,几乎没有意义。现在对于中国主流消费者而言,重要的是美颜算法,夜间拍照和短视频拍摄。很巧的是,这恰恰都是苹果选择牺牲的方面。这涉及国内美学教育的问题,不做过多评价。

关于iPhone,最后有一点。当前,非常多的厂商在推出伸缩式摄像头的产品,以此来达到90%以上的屏占比。对于这个潮流,14世纪就已经有人作了回答:

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

翻译过来: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其次,对于iPad这一比较年轻的产品线,我个人的看法是:苹果正在寻求移动办公新的增长点。最近推出的iPad OS,就是证据。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iPad OS

作为一个介于Mac和iPhone的中等尺寸的设备,iPad在诞生的时候受到的质疑比iPhone要多得多,最大的质疑就是这个东西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个人的看法是:有必要,不刚需。有必要是指,如果一些不方便带背包或手包的场合,我的感受是一个iPad能发挥的效用,是要高于普通的笔记本电脑的。不刚需是指,它能做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几乎都可以做。如果仅仅是影音娱乐需求,iPad Pro的 A12X 处理器的能力,将几乎被闲置。对于视频剪辑等生产力工作,性能足够,但是在移动端平台上APP的优化并不能完全发挥所有的性能。如果需要选购,强烈建议搭配Apple Pencil Logitech Slim Folio Pro。凭借这两款配件的帮助,一个iPad可以成为世界顶级的画板和文字工作者的顶尖利器。我想,这就是当前iPad最大的用途。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Logitech Slim Folio Pro



最后,我想要谈谈最近更新的MacBook系列: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苹果目前在售的MacBook仅有MacBook Air 2019和MacBook Pro 2018/2019。首先,值得称赞的是,苹果下线了配备第五代处理器的MacBook Air。我个人对它的评价是电子垃圾。至于被删除的MacBook,作为苹果历史上最为轻薄的笔记本电脑,苹果在移动办公领域的转向使得MacBook的存在与iPad的发展相冲突,因此苹果选择结束它的寿命。无论如何,这两款产品已经成为历史,

均不推荐购买。接下来要说的是在售的新MacBook Air 和新 MacBook Pro,以下简称MBA和MBP。

MBA,苹果当前官方使用Mac OS的最低门槛,我的评价是:女性首选,男性可选。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颜值非常高,重量较轻,续航出色,可能唯一不能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的点是,苹果的信仰Logo不再发光,除此以外,它是几乎所有女性用户的首选,因为这个机器的缺点,恰恰不是女性用户的刚需。

  1. 屏幕方面,相比于MBP,MBA因成本所限阉割了亮度和色域。亮度由500nit降为300nit。之后在2019年的教育优惠时更新为400nit;色域由Display P3降为100%sRGB。对于室内办公来说,300nit亮度已经可以满足,500nit主要适用于室外阳光强烈,导致电脑屏幕不够清楚的情况。而色域的降低,对于影音娱乐和轻度办公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2. MBA最重要的缩水在于,处理器和核显。所谓的定制版i5在实质上是超低压处理器,性能羸弱;图形显示器用的是UHD617,而当前主流轻薄本用的是UHD620。因而,MBA的实际性能是弱于当前主流轻薄本的水平的。
  3. 最后,还有一个不明显的缩水。MBA所配备的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速度下降,这想必也是苹果降价带来的后果。

以上是MBA的主要缺点,非常明显的是,三个主要缺点,恰好都是多数女性用户不需要的。当然,对于程序员,编导等职业的少数女性,这个本子并不适合,但是对于多数女性来说这款笔记本电脑非常适合。对于大多数男性用户而言,MBA完全不适合打游戏,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对电脑的需求仅有office和影音娱乐,那么这款本子也可以购买,缺点是价格过于高昂。

MBP,业界公认的优秀产品,我的评价是:它配得上Pro这个名字。

苹果究竟在做什么?

这款笔记本,顶尖的做工让它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外观与性能并重的笔记本电脑中的一员。在1.37千克的重量下,13.3英寸的MBP能够带来非常好的使用体验,而15.6英寸的MBP,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属于工作站类笔记本,这里我不多说。我的建议就是,普通的男性消费者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购买13.3英寸的MBP,15.6英寸的笔记本则适合专业人士选购。


最后,我想说的,是Apple自己。

说起Apple,我想起一个靠做短视频起家的公司,

他们的高层说:通讯录不属于个人隐私。

好像有一个做搜索引擎的公司高层也说过有关这个主题的话,

现在不知道舆论对他们是什么评价......

相比之下,苹果做了相反的事:

你的FaceTime通话,苹果自己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iPhone里的内置输入法,永远都那么傻,永远都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你解锁iPhone只需要一秒钟,而自称“世界警察”的美国政府却怎么也解不开。

我只是想说,当一个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它就必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选择逃避。

韦尔奇说:只有诚实正直且拥有为正确的事情而斗争的有实力的公司,才能跟政府较量的起。

我相信,苹果既正直,又拥有那种实力。

最后,有一段话,送给果黑们:

我为什么买苹果?

因为我蠢。

因为我装逼。

因为我不爱国。

因为我钱多烧的慌。

因为我容易被广告洗脑。

因为我觉得苹果的屎都是香的。

因为我变态我就喜欢性价比低的商品。

因为我幼稚到要用一些肤浅的东西证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