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數字戰“疫”成效顯著

作為全國首個“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福州市動員全市軟件企業,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力量,積極參與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線“戰場”,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轉危為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彰顯出數字技術的巨大應用價值。


戰疫情:助力醫療救治第一線


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有效利用,能夠極大提高醫療效率,降低疫情風險。為此,疫情發生後,福州市率先開展疫情防控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品參考目錄公開徵集活動,自2月3日起兩週內收錄了四批共計433項抗“疫”軟件產品,同時在“福州工信”微信公眾號中同步上線“福州市抗‘疫’相關軟件查詢平臺”,為各單位根據抗擊疫情實際需求進行產品對接提供了極大便利。

基於福州市眾多優秀軟件企業的緊急攻關研發,福州將數字技術充分運用在全市抗擊疫情一線。長威科技開發出“疫情快速檢測防控系統”,在福州火車站等大人流量環境下,幫助實現人員快速測溫、身份提取及數據分析;政信雲公司研發上線“福州新冠肺炎動態監測平臺”,實現縣區到全國的疫情態勢感知與分析;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研發中西醫信息智能採集與管理的輔助系統,實現中醫診療信息的遠程智能採集和精準分析,已在安徽省定點醫院投入試用。博思軟件開發上線福州“e防控”平臺、福州市重點地區人員健康信息登記系統,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數據支持。柒貳零科技研發的“e福州—區縣級智慧物業管理平臺”,實現從居民—物業公司—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直通、服務直連及實時大數據分析,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


保復產:嚴把復工復產安全關


作為福州軟件產業的重要載體,福州軟件園匯聚了全市720家軟件骨幹企業,逾2.5萬人在園區內辦公。為有效推動園內企業復工復產,園區會同新東網科技緊急攻關,在48小時內完成福州軟件園智慧園區疫情防控系統開發,實行“碼上覆工”,園區企業員工“一人一碼”,對入園人員實行全覆蓋精準管控,解決了人員防控和高效通行問題。截至3月4日,已有超2.5萬人提出入園復工申請,園區復工復產企業數720家,復工復產率達100%。

疫情防控下,為有序推進社會秩序恢復,包括網龍網絡、頂點軟件、摩爾軟件、星網銳捷、新大陸、正孚軟件等在內的福州眾多軟件企業顯示出社會責任與擔當,紛紛以自己的解決方案,盡己所能緩解疫情帶來的社會衝擊,共同配合扭轉疫情不利局面,助力復工復產復課。


謀發展:迸發數字經濟新活力


疫情對軟件行業經營活動帶來負面影響,但“危”中有“機”。為幫助軟件企業在疫情中謀求新思路,福州市依託老牌“五鳳論見”平臺,召開線上沙龍,通過政策解讀、疫情防控措施介紹、企業抗疫工作分享等,鼓勵和支持中小微企業有效應對疫情導致的營業收入減少、經營成本上升、人力資源流失等發展困境,詳細解說抗擊疫情相關政策措施等內容,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此次疫情中,數字力量的巨大力量使得企業在互聯網醫療、在線辦公、人工智能與智能醫療服務、大數據、在線教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迎來生機。比如:星網物聯開發的“星網銳捷素問醫療智慧病區系統”,榕基軟件自主研發的榕基iTask移動協同管理平臺,銳捷網絡開發的發熱門診雲辦公方案,四創科技推出的疫情應急物資管理平臺,中海創公司針對紡織企業推出的“紡織數字工廠機聯網”平臺等,正在相應領域獲得用戶的深度應用。

當前,福州市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更多戰“疫”企業提供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發佈平臺,展現數字技術賦能下中國的未來智能社會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