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培訓機構要想活下去,該採取什麼措施?

教培校長


部分省市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在沒有備案的情況下開展線上收費教學,具體情況要看題主您那邊的規章制度。

建議可以先開展線上免費教學,對老生進行教學指導,穩住老客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老生進行一定收費。

其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開展線上公益課堂,將目標定向老客戶,打造行業口碑,由老生帶新生。

也可以把目光放在新媒體平臺,做相關的科普知識,拓展資源,建立自身品牌的可靠性。如果效果良好,在往後招生會成為一個招牌,也會增加學生家長的信賴度。



小美姐姐尋找你


 在經濟下行與危機時期,教育培訓機構要熬過寒冬,“活命”即“現金為王”,這是一個教育培訓機構生存的常識,也是應對困境之策,那麼2020年,疫情之下的培訓機構該如何存活呢?

  現金為王

  所謂現金為王是指現金流為王,經營性現金流為王,而不是現金本身。一個教育培訓機構只要現金不斷,哪怕是暫時虧損也死不了。

  中國很多企業只關注前面兩個指標——銷售收入多少,賺了多少錢,很少有教育培訓機構在年報時提經營性現金流。

  有的專家認為,在經濟下行時期,現金流比利潤重要10倍,比收入重要20倍,因為所有熬不過去的教育培訓機構都是死在現金流短缺上。

  現金為王:經營性現金流的十大策略

  1、保住現金流

  教育培訓機構首先是保住銷售收入,一切以市場為核心,加大全員營銷,讓所有員工都在自己崗位上為營銷做出貢獻,人人都關注教育培訓機構的經營績效,以保證銷售收入增長不滑坡。收入是保持現金流的前提。沒有銷售收入,失去了市場,也就失去了現金流的來源。

  其次,一定要認識到現金流來自於客戶,來自於最有價值、最忠誠的老客戶。所以,大家必須要關注以下幾點:

  ① 要去研究不受經濟週期影響的消費者或客戶是誰

  ② 轉型與消費升級中需求強勁的客戶

  ③ 新型消費需求旺盛的客戶

  ④ 維繫關注老客戶、忠誠客戶

  一定要注意老客戶、忠誠客戶,他們是危機關頭的“白米飯”。在教育培訓機構高速成長時期,可以靠新客戶來替代老客戶,但是,經濟危機時期沒有那麼多新客戶,只有迴歸到吃老客戶的飯,謂之“啃老”,這是真正的衣食父母,最後的口糧,最終的底。

  當然不是簡單去守住市場,而是既要守又要進攻:

  守是指守住老客戶、忠誠客戶;進攻是指挖掘最有價值的新客戶和具有潛力的新客戶。

  2、強化應收賬款回收與管理

  教育培訓機構一個是應收賬款,一個是賒銷,一個是存貨,這三個要素要上升到老闆的思維範疇裡面去。

  ① 強化應收賬款回收與管理

  在危機關頭一定要強化應收賬款,比如,華為當年應收賬款大,導致現金流緊張,為此,公司高層專門成立回收賬款領導小組:

  第一,每個人要扛責任,要把錢拿回來,先不顧成本把錢拿回來落袋為安再說。

  第二,加大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和激勵力度,收回來,給重獎。因為在危機關頭,客戶的現金是有限的,是要去“搶”錢的,你“搶”到了,競爭對手就沒錢了。

  3、籌劃剝離可變現的非核心資產

  教育培訓機構危機關頭,手上有無可變現的非核心資產救急,是防止企業“猝死”的關鍵。

  ① 籌劃剝離可變現的非核心資產,落袋為安,資產穩定變現

  比如,華為國際化的時候,賣了3COM,40億美金,補充了現金流,但是後來有錢以後,又把它收回來。

  這種資產叫“救心丸”,真到了差一口氣的時候,“一把”賣掉,補上這口氣。

  “救心丸”是要預先籌劃的,中國很多企業缺乏這種意識,到了關鍵時刻,現金流短缺的時候,沒有可變現的資產,沒有“救心丸”,只能臨時賣,臨時賣全是賤賣,100億的資產,換10億現金也得賣。

  ② 做減法

  剔除、退出虧損業務,削去“長尾”業務(長尾消耗資源,只貢獻很少收入),精簡產品組合。這個時候要做減法,大膽做減法、主動做減法。

  4、拓寬並創新融資模式與渠道,幫助消費者或客戶融資

  要有多種融資渠道。在融資上一般要注意兩點:

  ①融資渠道不能太單一

  融資渠道太單一,風險太大,很容易遇到問題,要創新並拓寬融資模式與渠道。

  5、深入分析研究定價策略,挖掘有價格彈性的客戶群

  教育培訓機構危機時期的定價策略是要差異化的:

  ① 對具有獨特優勢、較強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且消費者願意購買的自有品牌產品,價格不要亂動,維持價格穩定不變。因為調價會傷害客戶,降價會傷害品牌。

  ② 對極度紅海的競品及價格敏感的產品,這時候不要被動降價,而要主動降價,預先降價,吸引預算降低的消費者,薄利多銷,迅速回籠資金,也不影響品牌。

  現在很多人在紅海和價格敏感的產品上,往往是被動降價。這就輸了,因為人家已經把現金都搶走了。

  客戶兜裡只有這一百元錢,搶得快,你拿走了,別人就沒有了;搶得慢,錢已經沒有了,降價也沒用。

  6、創新強化資金風險管理

  要強化風險管理意識。風險管理意識主要是幾個:

  ① 資金短缺的風險,原先很多中國企業家不覺得自己缺錢,這一輪的股市下跌以後,真正讓大家覺得缺錢,覺得現金太重要了。

  ② 投資與使用效率的風險,很多人沒有這方面的風險意識,亂投,盲目多元化,拿著錢不當回事,隨便撒錢。

  ③ 投資與使用安全風險。

  ④ 建立風險意識的制度保障。

  7、捂緊錢口袋

  教育培訓機構削減管理費用及不當開支,反對鋪張浪費。錢多的時候,為了發展,不顧一切,隨便花;現在,要捂緊錢口袋,削減管理費用和開支,省著花。

  8、與銀行與投資人高層建立有效溝通渠道與信賴關係,給予銀行及投資人以未來發展信心

  教育培訓機構不能只跟業務員打交道,還是要跟高層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信賴關係。要跟高層進行溝通,建立直接關係,讓他知道這個企業的資金和經營都暫時斷不了。

  企業最怕的是,到點錢就被銀行給划走了,很多企業都是死在這個方面。同時,一定要給予銀行及投資人未來發展的信心。這個時候,對未來要有自信,要有規劃。

  企業最怕的是股東全是短期逐利。短期逐利一定會出現兩個現象:

  一是天天逼著要賺錢,即使遇到金融危機,也天天逼著要,著急,天天逼,給你巨大的壓力。

  二是內功練不起來,天天讓你去搏殺,不能讓你去養精蓄銳。所以,要找到具有長期戰略眼光的投資人。

  9、以產品與服務的持續創新(新技術、新功能、新體驗),激發消費者購買動機

  教育培訓機構以產品與服務的持續創新(新技術、新功能、新體驗),激發消費者購買動機,永遠是贏得市場與消費者、保護利潤率、獲得充足現金流的最有力槓桿與終極武器。

  所謂的現金為王也好,所謂的過冬也好,其實最本質的東西還是迴歸到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這是最過硬的。只要有高性價比的好產品,一定會有人買單。所以,這個時候恰恰要加大對產品服務的創新,而不能減少。

  危機面前兩個東西不能減:一個是對產品服務的創新投入不能減;二是人才的收入不能減,當然這種收入是指總收入,可能減少短期收入,但是要增加股權激勵和長期激勵。

  危機時,教育培訓機構不能減少核心人才的收入,減收入的話,人才是一定要走的,這個時候恰恰要適度提高待遇,吸納行業裡面的優秀人才加盟。

  所以,教育培訓機構不是簡單裁人,而是要把優秀人才吸納進來,因為這個時候所有行業都不好,優秀的人才都願意出來,人才的代價是最低的,恰恰要加大激勵。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培訓機構在疫情期間的存活之道。


氣質W少


疫情期間對培訓機構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

首先要做的是保持積極的心態,因為心態決定行動,只有積極的心態才能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其次正好利用這段時間可以維護和老會員之間的感情,利用線上可以免費服務老會員,通過老會員轉介紹

然後也可以出一些線上優惠政策,雖然不能開門但是依然可以收錢


愛吃冰激凌的娃娃


1、線上交付,線上溝通;2、縮減開支;3、保住老客戶;4、通過老客戶轉介紹新客戶;5、線上招收新成員。總而言之,疫情危機,是危也是機!



崇尚科學與自然


線上教學


律師2109


轉型多元化經營 重視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