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甲”“紅袖套”成都江華社區|他們在一線


“紅馬甲”“紅袖套”成都江華社區|他們在一線

人民社區疫情專線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在社區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紅馬甲”、“紅袖套”每天提醒居民注意自身防範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是社區疫情防控的先鋒隊、排頭兵


▼#防控疫情,衝鋒在前#


周平,成都市龍泉驛區江華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黨齡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攻堅戰打響以後,他履職擔當。為避免疫情社區化傳播,在社區的支持下,他主動帶領中心維修團隊將大件垃圾池拆除,安裝上仿真草坪,避免了細菌的傳播,歸順了環境衛生。成都疫情防控第3號、4號、5號通告發布後,為了防止居民在自行搭建的“棚戶區”扎堆聚會,他親自帶領物業團隊一舉拆除了近300平米的平時想拆而不敢拆的“窩棚”及破舊座椅,杜絕居民扎堆帶來的傳染危險。作為院落聯繫人,他親自參與140餘戶院落的疫情防控入戶摸排工作,並對空房戶留下溫馨提示及聯繫電話,動態掌握居民回家信息。同時,為做實“四幫一”防控工作,他親自帶領消殺隊員到留觀人員家裡進行消毒,及時處理留觀人員生活垃圾,從而夯實了防控工作。


“紅馬甲”“紅袖套”成都江華社區|他們在一線

▼#主動請戰,獨擋一面#


“我想為社區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不論幹啥,就希望你們讓我參加!”簡短的話語,道出了當事人的擔當和決心,這就是參戰榮立二等功、入黨33年的退役軍人王雲萬的說話做事風格。大“疫”當前,江華路128號社區大門系8000居民、非機動車唯一出行通道,還是全部機動車入口,人多、車多、事也多,是名符其實的社區疫情防控前沿主陣地,防控任務十分繁重。王雲萬在知曉情況後,主動請戰,獨自一人,擔當起一號大門非機動車道的管理工作。站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中間的狹窄區域,王雲萬一會轉身詢問非機動車主基本情況、測試體溫和出入放行;一會轉身協助門衛瞭解機動車車主從哪裡來、體溫檢測和信息採集,整個人靈活地在原地做著轉身運動、忙得團團轉就是“標配”。用王雲萬自己的話說,既要勸導還要疏導,但人一忙就全然忘記了寒冷和疲憊。就是王雲萬這樣平凡的人,在這個冬天,給人溫暖,在這個需要眾志成城的危急關頭,甘做一磚一瓦,傳遞信心和希望,凝聚起我們抗疫的強大力量。


“紅馬甲”“紅袖套”成都江華社區|他們在一線

▼#勸導疏散,秩序不亂#


杜中軍,帶著對越作戰榮立二等功的榮譽回到社區。“受黨的教育33年,參與社區建設,義不容辭,只要社區有事,說一聲就行”,聽說社區成立了退役軍人戰“疫”小分隊,杜中軍不請自來。十陵街道江華社區老年人居多,且喜歡扎堆聊天。如何勸導他們在疫情面前,不扎堆、少聚積、勤洗手、戴口罩,杜中軍分享了他的勸導秘密。在勸導一些心存僥倖的居民扎堆娛樂時,杜中軍是這樣說的:“社區目前沒事,就是大家聽黨和政府的話,自覺落實防護措施的結果。你們現在打堆堆,傳染的風險就大了,就在拖政府的後腿。再說,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對自己及家庭,乃至社區居民的健康都會帶來危險,而且還要受到法紀處理。”杜中軍邊說邊勸邊 “收拾”,既動口來也“動手”,打堆娛樂的居民群眾在他的耐心勸說下就逐步散去了。相信這也是另一種“鄰里守望”吧!


“紅馬甲”“紅袖套”成都江華社區|他們在一線

正是有著他們這樣的人存在在他們的影響下、感召下才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才讓江華社區凝聚成一股力量疫情阻擊,我們必勝


來源 | 龍泉驛區十陵街道江華社區

更多社區一線故事,請到人民社區小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