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你有沒有一瞬間不想回去那個曾經拼搏的大城市?為什麼?

非魚手繪藝術


從學校到出來工作已經13年了,我一直沒去過大城市工作過,在跟自己家鄉一個地級市的一個縣工作。雖然離自己的家鄉只有五六十公里。但總感覺那裡畢竟不是自己的家。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出去工作。每天在家裡陪陪孩子,陪陪自己的親人。確實不想再回到另一個地方工作當中去了。而且可能我出生和成長都在農村吧,我總感覺農村的生活比較適合我。在農村天晴的時候可以去曬曬太陽,就在自家的院子或者是前面的坪裡面。你在自家的魚塘釣釣魚。帶著小孩去自己家的後面山上爬山。等等,但是如果在城市想去爬山,就只能去公園是植物園,但是這些地方往往人比較多,又擔心疫情帶來的風險。所以我一直覺得小城市或者是農村更適合我。


陳大覺


我是冒著疫情風險從四川回到烏魯木齊的。

二月四號到達烏魯木齊,在社區包戶幹部的認領下回到了房子。疫情剛開始不久我就到處跑,朋友都說我,家裡面的人都不放心。原因很簡單,我擔心我房子養的花花草草,我怕它們枯萎死了,這麼長時間沒給它們澆水,走的時候沒想到會發生疫情這樣的事情。

烏魯木齊新疆的省會城市,也算是一個大城市了,在這個城市,我生活了十七年,我最年輕的最美好的時光留在了這個城市。

長達十四天的隔離,十四天完了後一樣出不了小區,除了偶爾到樓下走幾步,就又只能回到房子。

以前上班忙著的時候,天天累的倒也啥都不想,但這段時間我在房子想了好多,我的父母馬上快七十歲了,我還不在他們身邊照看著,跑這麼遠,一年或者隔一年往老家跑一趟,每回去一次看著爸媽就老一點,心裡也挺酸的,關鍵的是,在這個大城市呆了這麼多年,好像自己也沒啥成就!

這幾天,想了又想,疫情期間死了這麼多同胞,人的一生倒底為了什麼而活著,緣於金錢,緣於外界對自己的認可!但這些在生命面前,又顯得多麼的不值一提!

我突然想回家,想呆在我最親最親的人身邊,哪怕生活再平談!也許對我這種無理想追求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幸福!

這是我疫情期想逃離大城市的衝動,不知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體會!

純屬個人體會,希望與你共勉!


暉望


大城市融不了小身軀,孤身一人都會感覺孤單,何況一家子[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孩子的教育問題,家的味道,都沒有。。在疫情的前幾個月我已輾轉回到老家的二線城市,真的會有希望,親人的陪伴團聚,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一定會在老家落地紮根,2月份的成都[送心][送心]加油吧奮青們!!!



豆蔻年華珊瑚蟲


我一直都不想回去, 因為老家住得也很舒服。

在武漢也有房子住問題是暫時是在家帶孩子的狀態,當媽的都知道安靜寬敞的地方更適合帶孩子,武漢說實在的,出個門堵得前不見車頭後不見車尾,道路一年到頭都在修可是堵還是那麼堵。老家就不同了地域開闊,出門帶娃溜達很方便。再說到空氣質量的問題,武漢每天在家都得擦灰塵,不然到處都是灰,偶爾霧霾嚴重,對孩子健康也不好,老家空氣聞起來都是清新的,且我老家在鎮上買東西也超方便和市區沒用什麼不同。

如果不是為了生活其實更多人還是喜歡過安靜遠離浮華的日子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老家住久了就有了鄉情,每一個細節都令人沉醉:春天野地上的野花伴著泥土的芬芳開放;夏日炙熱的豔陽將荷塘裡的荷花點亮得明媚耀眼,蒸騰出的水汽都凝結著芬芳;秋日的紅葉隨風飛舞鋪滿蜿蜒的鄉路;冬天的雪將莊稼地裝得滿滿,預示瑞雪之後的豐年。

在老家住久了真不想回城了。


晨媽筆談


有一瞬間會想著回去,但仔細分析後,覺得不可行,至少現在不能回去。

我出生在農村,在農村生活了9年,縣城3年;三線城市6年,一線城市4年。我仔細體會過,自己真得不太適合回老家生活了。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1交通、生活

享受了大城市的便利,回到小地方確實感覺很不便。

交通不方便,尤其是夜晚,幾乎沒有車輛,也沒有夜生活,有得也是打牌之類的;

附近也沒有合適的購物中心,只有一些小的便利店;

地方的辦事效率低,同樣的公積金業務辦理:

北京排隊加辦理,沒有超過一小時;

提前預約後,一天;

2文化差異

提文化差異感覺有點矯情,從內心深處又不得吐這一變扭的感受:

1地方的節奏慢,整體效率低;

2整體文化薰陶差異較大;

3有意義話題太少;

4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一種若有若無的隔閡。

或許城鄉一體化後,這種差異回越來越小,但現在自己感覺還是在一線城市更適合些。


寒江孤影幕雨微塵


我一直沒去大城市生活過,一直都在二三線城市遊蕩,最多也就在準一線的深圳待了半年,那都是在寶安區,都是四五層的居民區,根本沒有大都市的感覺。

曾經在廣州旅遊待了幾天,真的感覺交通一點不方便,到處是高架橋,走路根本不知怎麼走,買個東西不知要走多遠,所以對大城市總有一種排斥,還是小城市好,很少堵車,走路買東西也方便,所以也沒打算去大城市生活,小城市更舒服,東西還便宜熟人看到的也更多,人更純樸,空氣更好。


廣宏投資


個人感覺:倒不是不想回來,是忽然間發現原來老家的生活也挺好的。

從小,親戚家的、周圍鄰居家的孩子們畢業了,大都到其它城市發展了,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有種感覺,就是畢業了就應該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來這座一線城市5年了,房租是個大頭,因為我一直傾向於不要花太長的時間在通勤上,要留出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每個月工資到手,得小心翼翼的把房租留存好。

很多人說現在網絡發達了,生活在哪兒都一樣。其實是不一樣的,你周圍人的狀態是不一樣的。那種要拼要奮鬥的感覺,壓迫著你一刻不停歇的往前跑。就像高速公路上開車一樣的,大家都必須跑起來,你壓著別人的速度,別人也逼迫著你提速。

至少目前來講,我很喜歡這種感覺,讓我有一種成長的踏實感。

有時候我也分析我還在這座城市待下去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可以接受拼盡全力後的戰敗,但是我不能接受不戰而逃。


職場成本兔


鄭州不大不小,我的朋友、同學、家人都在這裡。

我是醫生,大年初二接到醫院指令,連夜從駐馬店驅車趕回鄭州。

從沒有想過離開鄭州,這個我為之奮鬥的城市。

曾經一直在想離開這個曾經拼搏的城市,但與疫情無關,喜歡老家縣城那種慢節奏的生活方式,不想讓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尤其醫生這個職業。


脊柱外科羅醫生


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我回答沒有,看書的時候,或者看新聞翻頭條或者看視頻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一句話,不要在該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大城市壓力很大,生活壓死人,這句話不是沒道理的,這幾年我失敗過,被父母說沒出息的時候哭過,被嫌棄的時候痛過,但是我不想放棄,現在努力,老了以後的生活才會有所依。雖然我不太想承認,但是我想如果我四五十歲的時候,問我想回老家還是在大城市,我想我會回答回老家,雖然發展不如大城市,但是也是有值得發展的空間。


能量閱讀666


我在這個城市大學食堂檔口做生意,大概有三年時間了。這三年裡身體健康變差了,錢變得越來越少了,家人之間矛盾不斷。身心好累!這裡走過我的時光,有過太多傷心往事!這裡是疫情的爆發初始地,疫情讓我們還在這裡的外地人更加難過!好想離開這裡,好想從新創業,已經快到40歲了再這樣碌碌無為的生活下去,人生沒有了來時的意義!別這段停擺時間養一下身體,思考了今後的路!上有老下有小,人生還得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