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提到王希孟這個名字,認識的可能不多,說到《千里江山圖》懂行的自然知道其價值,就算不怎麼懂,只要見過這幅畫卷的無一不被此佳作所震撼。而《千里江山圖》的作者正是王希孟,他是美術界的少年天才,畫出《千里江山圖》這幅傳世之作時的年齡僅十八歲。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可惜這位美術界的天才在創作出《千里江山圖》這幅成名畫不久便消失不見,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以及那幅唯一的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人們很難想象究竟是怎樣的才情才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究竟是怎樣的環境誕生出瞭如此優秀的畫壇巨匠。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王希孟能取得如此成就首先要歸功於當時的大環境,那是北宋唯一一個重視繪畫的年代——北宋徽宗年間。宋徽宗雖然不是什麼好皇帝,卻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其本人極好書畫並創作出了“流芳百世”的瘦金體。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才出現了王希孟、張擇端這樣的繪畫高手。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王希孟可以說是天子門生,為了培養書畫人才,宋徽宗先是在翰林院設置了書畫院,接著於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在國子監成立了“畫學”。如果把書畫院比喻成現代的書畫學院,那麼“畫學”則相當於是特級培訓班,這個培訓班只招了三十名學員,王希孟扁絲其中之一。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王希孟在十三歲便成了“畫學”中的一員,在這裡他結識了像張擇端等繪畫奇才,加上其本人的不斷努力實力突飛猛進並很快得到宋徽宗的賞識。王希孟每當畫好一幅作品便會獻給皇帝,宋徽宗意識到這個少年在繪畫上有著非凡的天賦,評價他“希孟天資高妙”,將其收為關門弟子,親自傳授繪畫的技巧。在當時除了宋徽宗的兒子趙愷,王希孟是唯一能得到皇帝親自傳授繪畫的外人,可見其恩寵。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王希孟也不負帝王的寵愛,於十八歲那年獻上了青綠山水畫《千里江山圖》。自古以來青綠多表達為明豔之色,很少有誰能用此色來表達山水,而這種顏色在《千里江山圖》中絲毫不顯媚俗,反倒映襯出整幅畫作的波瀾壯闊,以咫尺之地展現了北宋千里江山的山河風光,稱得上是青綠山水畫的巔峰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國寶。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完成這幅作品王希孟僅用了半年時間,優秀的繪畫作品加上其表達的江山恆久太平盛世的美好寓意使得龍顏大悅,王希孟因此也迎來了人生的巔峰。原本這位少年應該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卻在不久後消失不見。有人說因為王希孟從小體弱多病,為了創作出《千里江山圖》付出了太多心血,因為積勞成疾不久便丟了性命;也有種說法王希孟看到了當時吏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畫了幅《千里餓殍圖》獻給徽宗,導致龍顏大怒被殺害。

18歲的王希孟,為何能畫出《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我的學生

歷史沒有明確告訴人們王希孟的人生結局,或許是天妒英才死的少年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創作出《千里江山圖》的十八歲;當然這也不失為一種幸運,若干年後金軍南下,徽欽二帝被俘,提早謝幕的王希孟反倒避免了這種悲慘命運。今人也無需為古人擔憂,對於王希孟來講他的一生有《千里江山圖》已經足夠了,創作出這幅作品便是實現了他人生最偉大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