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在神奇的烏蒙山腹地的貴州省畢節市,有一顆世界明珠散落在這裡,它號稱“地球綵帶”,這裡的百里杜鵑花海,風光美不勝收,令無數遊人為之陶醉。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百里杜鵑的美,不是簡單的遊山玩水的生態之旅,而是以花為主角,以奇山異水、珍稀植物為陪襯的旅遊目的地。她之所以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是因為她聚集的是被稱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您想,大凡是美麗的東西,不管是花也好人也罷,單是個體就足以讓人目不轉睛、令人銷魂,而百里杜鵑是以群體出現,這就難免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產生美不勝收的審美愉悅了。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杜鵑花個性獨特,氣質孤傲。據當地人說,杜鵑花生長在有煤層的地方,有好事者試圖移植到其他地方去種植,她最多花開二度,就再也不開花了。杜鵑花只屬於原本發芽、生長在山上的野花,她孤寂地守望著烏蒙山這片神奇的土地。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閒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白居易的《山石榴寄元九》不正好是寫杜鵑花嗎!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山石榴是杜鵑花的別稱,在很多文人的眼中,芍藥是與牡丹齊名的草本花,芙蓉是文人們不惜筆墨禮讚的草本花,而且,在盛唐時期,牡丹已經是當時公認的“花中之王”,長安和洛陽的牡丹花都很出名,白居易是陝西人,不可能沒有見過牡丹,但他卻置牡丹的感受於不顧,把“花中西施”的美名贈給了杜鵑花,而且把“芙蓉和芍藥”都說醜了,也許有個人偏好,但杜鵑花的美麗不容置疑。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正因為百里杜鵑獨特的自然奇觀,她不管在名聲或品牌價值上都與全國其他地方的杜鵑花景區不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她戴上了許多桂冠,如“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百里杜鵑花之鄉”、“貴州省十大風景名勝區”、“貴州省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全國低碳旅遊實驗區”等,這些都是對百里杜鵑旅遊資源的集中概括。

春來誰處美,唯有杜鵑紅

百里杜鵑所在的地方,儘管遠離中原文化區,但這裡卻有著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這裡古代屬於彝族聚居的“水西文化區”。黔西縣觀音洞是長江以南的最大古人類遺址,史學界稱“北有周口店,南有觀音洞”,可見其歷史文化價值。歷史上,水西文化光彩照人,號稱彝族百科全書的《西南彝志》,就是在與百里杜鵑相聚20多公里的大方縣三元鄉發現的。彝族文化的典範,當數明代奢香夫人維護民族團結,發展水西地區文化的事蹟。

——————————————————————

欣賞大美中國 關注“多彩中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