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年是要看戲的,最令人難忘的就是京劇臉譜


小時候過年是要看戲的,最令人難忘的就是京劇臉譜

老家聽戲不叫聽戲叫看戲。

臺上色彩斑斕的服飾,演員的臉上五顏六色的戲妝,眼睛額頭和兩頰畫得象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在飛翔。我在臺下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覺得很好玩,至於他們張口瞪眼地唱的什麼,我一個字也聽不懂。臺下一陣陣潮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令我驚奇不解。雖然戲文聽不懂,但跟著姥姥看戲仍覺得是件很美的事情。姥姥是個戲迷,那時候逢年過節民間自發組起的戲班子,常常在鄰村巡迴演出,姥姥帶著我追隨著戲班子是逢演必看。


小時候過年是要看戲的,最令人難忘的就是京劇臉譜

戲一開場先是鼓樂齊鳴,我坐著硬硬的小板凳依偎著聚精會神看戲的姥姥,那種感覺就別提多溫暖幸福了。或許就是因為喜歡舞臺上那五彩繽紛的色彩和戲裝吧,時間一長,慢慢從姥姥的絮叨中知道了淨旦生末醜,知道了什麼角色穿什麼衣服畫什麼臉,還能從鼓樂的節奏中猜測出是什麼角色出場。尤其黑臉的包拯一出場,總讓我心有膽顫。舞臺的感染力真是厲害,有時候想做點壞事,眼前總浮出那張怒目睜圓睜的黑臉,讓孩提時代的我野心收斂,少做了不少壞事。

六七歲的時候,我媽媽去文化宣傳隊唱樣板戲,後來隨著形勢的轉變又唱起了傳統京劇,就這樣耳濡目染的使我喜歡上了京劇,除了京劇那回腸蕩氣的唱腔讓我回味無窮,更讓我難忘的還是那一件件生動形象充滿感情的京劇臉譜。


小時候過年是要看戲的,最令人難忘的就是京劇臉譜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劇裡各類角色的形象設計,它是中國傳統視覺審美的濃縮與精華,即使你聽不懂京劇,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常識從臉譜上分辨出這個角色的忠奸善惡,通過這些顏色表達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這些臉譜是對人類性格的歸納和概括,同時又進行了變形、誇張等藝術加工。可以這樣說,每一張京劇臉譜的後面都隱喻著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與歷史掌故,有些造型根據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中的人物特點,由一代代的化妝師代代相傳,靜心設計勾畫成型,通過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展現在國人心靈的視野中,成為人類精神世界中理想的真實。


小時候過年是要看戲的,最令人難忘的就是京劇臉譜

這些形象設計大師們,為表現包拯的“鐵面無私”便賦予他一張冷峻的黑臉;以沉穩的紅色來表現關羽的忠勇狹義;運用蒼白的色彩來表現傳說中曹操的陰險奸詐、剛愎自用;給敢於盜御馬的江湖俠客竇爾敦畫上一副藍臉,表現其剛強驍勇,且富有智慧。臉譜是首先以色定調,同時還要根據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徵設計臉譜,通常有:“三塊瓦臉”、“十字門臉”、“碎臉”、“歪臉”、“白粉臉”、“太監臉”以及“小花臉”等等,演員們一張平淡的面容經過藝術大師們的妙筆揮灑醉心塗抹,一張張鮮活靈氣的藝術形象就驀然展現在大眾的面前了。


小時候過年是要看戲的,最令人難忘的就是京劇臉譜

如果說京劇是中國的國粹,那麼臉譜就是代表國粹的金字招牌,它是中國戲劇的形象代表。許多國外的朋友聽不懂京戲,但看到京劇臉譜就會想到China,就象看到自由女神就想到美國,看到盧浮宮就想到法國,京劇臉譜已經成為中國戲劇文化的象徵,伴隨著動人心魄的戲劇唱腔,京劇臉譜必將帶著中國特有的藝術審美走出國界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