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句”、“拗救”到底怎麼讀?五律、七律中有的句子不合平仄規則,就叫做“拗句”?

法望律英


題主對“拗句”概念的認識完全正確。所謂拗句,就是不符正格句式的平仄格式。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不”字應平而寫仄,所以“野火燒不盡”一句便是拗句。而它的下句“春風吹又生”便因此做出了回應,“吹”字應仄寫平,這就是拗救。

拗救,顧名思義,對拗句的平仄進行解救。一般分為自救、對救、混合救等形式。說白了,就是對堆砌過多的平聲或者仄聲進行對沖與削減。以上例句示範的救法是“對救法”,即,對句救出句或者出句救對句。

“自救”是一種本句做救的方法,一般首字如出現“小拗”時,可救可不救。一拗三救(小拗)、三拗五救(第三字拗在五律中是大拗,在七律中則是小拗)、五拗三救(大拗)這些說的都是自救方法。即,第幾字拗,然後在另外一處位置上進行拗救。

“混合救”是自救與對救的混合用法。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後句的“煙”字應仄寫平,既救了本句的“多”字,又對前句的“八、十”兩字進行了對沖,這便是混合救。

對於拗救的概念,既不要把它想複雜了,也不要把它說複雜了。就一句話:相對於正格平仄而言,對多餘的平聲或者仄聲進行對沖和削減,解救位置根據實際情況自定。

拗救之於格律而言,其實更貼近聲律上的變化。也正因為如此,律詩才能得以迴歸“詩歌”的本質,所以“一三五不論”是不嚴謹的,格律也不是死的。(這句話看似矛盾難懂,但其實理解起來卻非常簡單)

最後提醒一點,無論怎麼救,不要救出“孤平”、“失黏”、“失替”便好。當然,如果救成了“特拗”這種失替的句子也無可厚非。

對於“拗”字的讀法,如果用拼音去讀,古時沒有niu這個讀法。



薩小刀


您好。

“拗句”“拗救”到底怎麼讀?“五律、七律”中有的句子不合平仄規則,就叫做“拗句”?

“拗句”、“拗救”中的拗有四個讀音。

1、ào這個字意思是不順。

2、ào,指不順從:違拗。

3、niù,固執;不隨和。

4、ǎo,指弄彎月;折斷:拗折。

拗體 ào tǐ《辭海》縮印本收錄本詞條。指五、七律詩每句平仄都有規定,沒有依常規、不合乎平仄規則的為“拗體”,詩中出現拗體的句子叫“拗句”。



隨心詩話1


拗句、拗救這是二個概念。

拗句是指近體詩的律詩、絕句中不合平仄的句子。比如杜甫《崔氏東山草堂》中:愛汝王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這句的格律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草堂二字中"草"仄聲在平位,"堂"平聲在仄位,所以"草堂"二字拗,這就是拗句。

又比如蘇軾《壽星院寒碧軒》中: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其中"搖"仄位平聲、"尺"平位仄聲,所以"搖"、"尺"二字拗,這是個句拗句。

拗救,就是出現拗句後,詩人想辦法去補救。所以這是二個不同的概念。

拗句和拗救後的字,原來是什麼聲調就讀什麼聲調,不會改變。

五律、七律中的句子也並非不合平仄的就全部是拗句。簡單的說,只要不形成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等現象,可以一、三、五不論,也就是詩詞的變格形式。

不知這樣解釋是否清楚、明白,歡迎詩友們評論。



8232354703122老三屆


孤平,三仄腳,三平尾,或者某些不符合平仄的情況,

孤平的時候,在135原本應該是仄聲字的地方變成平聲字。由於135.不論,這樣就不孤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