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2019年新一線城市

第一名成都:別名蓉城、錦城、芙蓉城、錦官城、天府之國,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成都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西部戰區機關駐地,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臺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85家。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 。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成都先後獲世界最佳新興商務城市、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杆城市、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城市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十強、中國十大創業城市、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18,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引領力、全球競爭力的世界文創名城。

總面積143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33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成都

第二名杭州:別名臨安、錢塘、武林、杭城,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

杭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錢塘江下游、東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6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杭州

第三名重慶:別名山城、巴渝、渝州、霧都、橋都、江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地處中國西部、長江上游、內陸西南,是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國家物流樞紐,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重慶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旅遊資源豐富,有長江三峽、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壯麗景觀。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兩江新區 、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總面積824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24.32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重慶

第四名武漢:別名江城、大武漢、九省通衢、東方芝加哥,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此交匯,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也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曆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08.35萬人(2019年末戶籍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武漢

第五名西安:別名長安、鎬京、大興、西京等,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

西安地處中國西北地區、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地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另有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曆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西安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總面積107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00.37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西安

第六名蘇州:別名姑蘇、吳中、平江、吳門,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遊城市。

蘇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東南部、長三角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全市地勢低平,平原佔總面積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佔總面積的2.7%。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曆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清代“天下四聚”之一,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蘇州古典園林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4.99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蘇州

第七名天津:別名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天津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北方國際航運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位於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

天津是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後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清咸豐十年(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歷經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59.60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天津

第八名南京:別名金陵、建康、應天、天京等,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國家物流樞紐,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古代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66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兩院院士81人,均穩居中國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強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

總面積65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3.62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南京

第九名長沙:別名星城、潭州,是湖南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長沙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湘江下游、長瀏盆地西緣、湖南東部偏北,京廣高鐵、滬昆高鐵、渝廈高鐵在此交匯,是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物流樞紐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

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有馬王堆漢墓、四羊方尊、三國吳簡、嶽麓書院、銅官窯等歷史遺蹟。凝練出“經世致用、兼收幷蓄”的湖湘文化。長沙既是清末維新運動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策源地之一,又是新民主主義的發祥地之一。走出了黃興、蔡鍔、劉少奇等名人。

長沙是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打造了“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等文化品牌。

總面積1181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15.47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長沙

第十名鄭州:別名商都、綠城,是河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鄭州地處中國華中地區、黃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東接開封、西依洛陽,北臨黃河與新鄉、焦作相望,南部與許昌、平頂山接壤。鄭州位於黃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脈東北翼向黃淮平原過渡的交接地帶,西部高,東部低,中部高,東北低或東南低;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鄭州是聯勤保障部隊鄭州聯勤保障中心駐地,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城市,擁有亞洲作業量最大的貨車編組站。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鄭州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組成部分。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點支持的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總面積74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13.6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鄭州

第十一名東莞:別名香市,是廣東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

東莞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西北接廣州市,南接深圳市,東北接惠州市,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 ,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也是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新一線城市之一。

東莞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廣東歷史文化名城。

總面積2460.1平方千米(陸地),82.57平方千米(海域),常住人口839.22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東莞

第十二名青島:別名島城、琴島、膠澳,是山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

青島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南、東瀕黃海,位於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是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青島昔稱膠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發祥地,6000年前,境內就有人類的生存和繁衍。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制,1897年德國租借並建設港口和鐵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1949年6月青島解放。青島是2008北京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聯合國“電影之都” 、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 、中國品牌之都稱號。

總面積112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9.48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青島

第十三名瀋陽:別名盛京、奉天、東方魯爾,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 。

瀋陽地處中國東北地區、遼寧中部,位於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東北亞的地理中心,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皇太極建盛京城,並在此建立中國清朝,這是瀋陽歷史的轉折點,從小小的軍事衛所一躍變為清代兩京之一的盛京皇城,開始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新中國建立後,瀋陽成為中國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瀋陽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等稱號,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化融合示範區,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生態宜居之都,全力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總面積129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31.6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瀋陽

第十四名寧波:別名甬城、甬上,是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

寧波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東南沿海,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裝箱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

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寧波的名稱為“鄞”,春秋時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鄞、鄮、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唐朝長慶元年(821年),明州州治遷到三江口,並築內城,標誌著寧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國著名的院士之鄉。

總面積9816平方千米(以0米等深線起算),常住人口820.2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寧波

第十五名昆明:別名春城,是雲南省省會、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

昆明地處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中部,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處在南北國際大通道和以深圳為起點的第三座東西向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位於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

昆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滇池周圍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國建立,定都於此;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時期,南明永曆政權在昆明建都。昆明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為山原地貌,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沿湖風光綺麗,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享有“春城”的美譽。

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

總面積2147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5.0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

昆明

朋友2019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別名還有其他叫法嗎?歡迎留言,方便下次完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