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的日子隨想“一行禪師”

最近在讀一本書《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這真的是一本神奇的書,我從小到大也讀了不少書,但是沒有一本書可以有如此的吸引力,讓我翻過來翻過去,每天都想讀上一讀,這也要感謝樊登讀書會,這是一個神奇的組織,他的領讀人叫樊登,他不是這個會的會長,這個會也沒有什麼會長,這個組織太神奇了,一開始我也是認為這是一個心靈雞湯的組織,就是幫助你消化下煩躁的社會,讓你多喝點湯,好好享受下的組織,但是自從我加入進去,已經兩年的時間了,在這個平臺上,我汲取了很多營養,儘管外界很多聲音說這是一個文化的快餐,但是我想,如果從前一點也不喜歡讀書,上了這個平臺之後還能汲取點快餐,也算上一種成長吧。這個平臺就是樊登,每週都講一本書,或者請作者嘉賓等談談這個書,把最精華的部分,最值得宣傳的部分,用自己的觀點和經歷去進行解讀,當然這是一個包裝出來的平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你會愛上他,儘管樊登長的不是那麼吸引人,乍看上去還挺煩,聲音也沒有那麼動聽,但是聽著聽著,你就會覺得他彷彿就是你的鄰居,就是從小那個和你一起玩的小夥伴。他並不是一直都講道理,有時也會加入自己對這個事物的看法,很真實,很接地氣,所以他才能在短時間內發展了上千萬的用戶,又趕上中國這個高度發展的社會,人人渴望更多學習的時候,他出現了。幫助很多人省去了讀書的時間,但也汲取了書裡的一些觀點。他是想通過讀書和講書,讓更多的人能夠自己閱讀書,但是我想大部分人是很難做到的,例如我在聽了他上百本書之後,才開始要去讀真正的書,從網上買了一些,但是回到家裡靜靜的去讀的卻屈指可數,因為書裡寫的並沒有樊登講述的那麼吸引人,而且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如果這個書不一口氣看完,很難記的上次看到什麼章節了,這就造成了每次讀書都要從頭開始,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我很難從頭到尾把一本書讀完,工具類書還可以,如果是小說,基本一年也讀不完了。

但是最讓我吃驚的是這本《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他說一行禪師的著作,一行禪師是越南人,常年在法國梅村修行,最近才回到了越南,等待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這本書裡,每一個章節都可以讀,而去自成一格,就是不管你讀了多少,都像從頭讀起一樣,不但不費力,而去更有力量,因為他的措辭言語更能詩情畫意,在讀的過程中還很享受,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所以我把它放在枕邊,一有空我就讀一讀,讀了之後心情就會好很多,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一本值得去一直讀的書,書裡的內容比較難詳細的講出,但是那種感覺,當你讀了之後,就會感覺酣暢淋漓,彷彿置身其中。

我也是按照書裡面講的去做,最主要的就是正念,用正能量去感染周圍的人。反過來一想,原來樊登乾的事情,不就是這樣的嗎?在傳播了正念,和感染了很多人之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昇華,而去還賺到了錢,的確是很好的想法啊。所以難免他被認為是當代心靈雞湯四大天王之首。我覺得付費知識是未來的趨勢,更少未來的教育趨勢,未來的學校也將會走向這樣的道路,只不過我們還在用過去的眼光,看待正在發展的問題。

學校為什麼而建,是為工業革命服務的培訓機構,只不過在長久的歷史長河中,被大家歪曲解讀了,認為好的有名的學校才能出來更厲害的人才,其實你發現了嗎?現在身後上越來越多的人才,而去人們之間取長補短的能力也在增長,就是你今天會的,明天我去努力我也可以學會。而去目前學校裡的內容,當你學完之後,到了身後當中已經就被淘汰了,但是為什麼我們還要拼了命的去考大學呢,有可能大學裡真的學不到知識,學的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過渡。

也就是目前講的坐在教室裡的人三分之一不需要來學習,三分之一是學了也不明白,還有三分之一是學要學習的,這樣老師所講的內容就造成了百分之七十的浪費,但是我們卻渾然不知。有人提倡網上教學,我也瞭解了下網上的學習,只有人們的心智達到一定階段之後才會自己主動在網上學習的,對於基礎教育來講,實在是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