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冊封的三個異姓王的下場

在清朝入關之初,為了拉攏明朝地方軍閥,籠絡人心,加快一統天下的步伐,曾經分封了五位漢人異姓王,這五個異姓王為清朝的統一出過大力,他們不惜背叛明朝,攻打自己的同袍,為當時的人們所不齒。而他們雖然因此獲得榮華富貴,但卻沒能取得新主子的信任,五個人最終都沒有什麼好下場,那麼這五個異姓王究竟是誰呢?

一、平西王吳三桂

吳三桂原是大明山海關總兵,是明末一個地方實力派,掌握十萬關寧鐵騎,而山海關是扼守關內外的鑰匙,在明朝被李自成滅亡後,吳三桂成為滿清和李自成爭奪的對象,最終因為李自成拷打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搶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打敗李自成,隨後又充當南下先鋒,替滿清奪取天下,後被封為平西王,就藩雲南。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造反,先勝後敗,最終在各方打擊下,在康熙十七年八月病死。

二、平南王尚可喜

原是明朝廣鹿島副將,原為皮島守將毛文龍部將,因被誣陷率部歸降皇太極,被封智順王,清軍入關後他一路攻城略地,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改封平南王,清順治七年,率部攻破廣州,在全城實行大屠殺,死難者達十萬之多,史稱“廣州大屠殺”。後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襲其父爵位,跟隨吳三桂起兵造反,兵敗投降,最終康熙十九年被賜死。

三、靖南王耿仲明

原為明廷登州參將,皮島總督毛文龍部將,因出兵抵禦後金而朝廷軍餉不濟,憤而投降,率部渡海降清。崇德元年受封懷順王,順治六年,朝廷改封靖南王,在南下廣東途中病逝,其子耿繼茂繼位,就藩福建。後其孫耿精忠隨吳三桂造反,兵敗投降,康熙二十一年,被下令凌遲處死。

四、定南王孔有德

原為毛文龍部屬,文龍死後,發動吳橋兵變,投降後金,被封為恭順王,隨皇太極出征朝鮮、錦州等地,頗有戰功。清兵入關後跟隨豫親王多鐸南下征討,順治六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廣西。順治九年,在廣西桂林被原大西軍名將李定國所包圍,自殺而亡。

五、義王孫可望

原為大西軍將領,是張獻忠四個養子的長子,深受器重。張獻忠死後,與李定國率殘部聯合南明抗擊清軍,因晉王李定國戰功隆盛,遂生間隙,從貴州引兵入雲南攻打李定國,其部下臨陣倒戈,不戰而敗,遂投降清軍,受封義王。順治十七年,在狩獵中誤中流矢而死。

從以上看出背叛祖國的叛徒沒有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