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醫生看病厲害?

用戶6796584904


老醫生看病歷不歷害,要看具體情況而言。

國內部屬教學醫院的臨床老醫生的確歷害,由於教學醫院的老師,要教學生、看病人、收治或會診各種疑難雜症病人,不斷地進行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加上來自國內外同行的壓力及學校的科研考核與基金要求等任務。這就逼迫教學醫院的老醫生一天也不敢耽誤,要不斷學習新知識、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尋找新的科研課題及更好地教書育人,從而不斷提升學校醫院老醫生水平,時間越長,這種知識與經驗的沉澱就越發深厚,自然看病水平歷害。當然,也有部分特例,就是有些教學醫院“老”醫生是科研型的,由於長年專注於科研,他們的知識儲備與科研能力是非常確實厲害,但長期不在臨床一線工作,也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看病就不一定很歷害了,但是,只要把心思轉到臨床上來,很快就成長起來了,我曾經非常熟悉一位中山大學教授,以前是科室科研的牛人,後來專注於臨床,很快成為國內胰腺癌微創治療的知名教授。

相同專業,地市級醫院的老醫生水平就不一定比教學醫院的中青年醫生水平高。省部屬院校教學醫院中青年的醫生除有上述上醫生學術成長的經歷外,還有地市級醫生缺少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就是教學醫院有很好的學術師承。這讓中青年醫生成長的速度非常快,加上國內省部屬教學醫院的設備肯定是本省或國內最好的,新技術的引進與學習更快。等等,讓教學醫院的中青年醫生的水平可能遠高於地市級醫院,比如,肝膽外科的肝癌、肝門部膽管癌、胰腺癌等高難度手術的微創治療,很多地區醫院的老醫生就比不教學醫院的中年醫生。更不要各種疑難雜證的診治水平了。

地市級以下非教學醫院老醫生歷害不歷害,還與愛不愛學習,善不善於總結經驗有關。要知道有些人渾渾噩噩混了大半輩子,他可能是一名“老醫生”,但其水平卻不敢恭維。但愛學習與善總結的老醫生看病肯定是年輕醫生無法比擬的,醫學是經驗學科,名醫的成長是都經歷過無數疑難雜症與見證了無數生老病死過來的。沒有這些經歷的醫生,是不可能有這樣的體會。

當然,醫生看病還是要治療的,治療是需要體力的,比較一些比較新、難度大、體力消耗嚴重的手術,老醫生也就不一定能勝任,反而是年輕力壯的中青年醫生的優勢。

總之,我覺得一名醫生厲害與否的關鍵是診療水平,而不是年齡有多大。俗話說得好,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年。


普外科李家大夫


老醫生經驗多。

話說一男子患大便下血,黑色大便,在基層醫生給予輸液,輸血,到縣醫院檢查腸鏡,胃鏡,也沒有找到病因。病了半年,花了六七千,那是,十八年前,家中沒錢,就借錢治病,實在沒有辦法,就找醫院退休的一個老醫生,這個老醫生讓吃一合打蟲藥病好了。

恰巧,那年我兒子我是便血,我給吃了三付中藥症狀消失了,病就怕復發,過幾個月又出現便血癥狀,我給他又吃三付中藥,症狀消失了,小孩十三歲,臘月24,農村過小年了,我還和小孩在縣醫院做腸鏡檢查,結果沒問題,找不到病因,心裡是個事,過了春節,就到阜陽人民醫院,住了一個星期,什麼也沒有查到,大便中也沒有查到鉤蟲。

沒辦法,只有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一合安樂士驅蟲藥吃,從此沒有復發,其實西醫兒科學上就有,鉤蟲可以造成便血的一段話,而我剛和小孩上阜陽市住院時,我的人就講了那人的病情和我小孩的病一樣,吃點打蟲藥就好了,但是,做為家長,小孩有病,不檢查出原因,心裡不踏實。由於找的有熟人,住一個星期,才花幾百塊錢,沒吃一粒。也沒有亂檢查。


用戶338273999004772


生薑還是老的辣,歲數大行醫多年身經百戰,理論聯繫實踐積累臨床經驗豐富,舉例本人受過一次重傷跟骨粉碎性骨折住院,當時腳腫的很厲害,整個腳脹的發紫,經過半個月的打針用藥,有點輕微消腫,醫生不敢在等要做手朮,在等碎骨頭要結合不方便接骨,做完術經打針吃藥換藥慢慢有好轉,住院期間每天都有醫生查房,每天上午兩三個醫生去走一趟看看病人的傷情,我動手術半月後要拆線,這些年輕醫生都沒發現我腳內深處有積水,準備拆線出院了,這時來了一位年長老醫生,據說是本院最老手最高的醫生,平時基本不下來查房,在有特殊情下才到病房,這個醫生我住一個月院看見過二次,頭次腳腫發紫他來看過一次,看腫的太厲害他對小醫生說,在打一週針看腫消得怎樣,實在不行的把腳皮切開給血管放鬆減壓,怕腫脹血液不流通皮肉壞死,並告訴護士長頻繁觸摩我腳背動脈跳動情況,弟二次是拆線準備在住三天出院這個老醫生又來了,把腳伸出來老醫生一看馬上說我的主治醫生,他的腳內深處有積水怎麼沒給他抽出,趕快拿針來抽,說白了這幾個小醫生用眼看錶皮很難看出,沒有點真本事根本發現不了,隨後又告訴我,出院回家要經常用手抻抻腳指,防止腳指鉤鉤伸不直活動不靈,就看這點還是老醫生觀察力強心細,有經驗水平高技術過硬


用戶8107780193034


應該講,在某個條件的限制下,可能老醫生會厲害一些,但是可變性太多,不應該拿年齡來講事情,這裡舉幾個例子,談一下為什麼老醫生有優勢也有劣勢,我們都渴望在就診的時候找到一個好醫生,真的講緣分!

從業年齡

年齡,不表示歲數大,年齡表示在這個專業中工作的年限,對於同一個人來講,從業年齡的增加,確實會易於積累更豐富的經驗,熟練度,思維廣泛等,可是換在不同人身上,未必這樣,好學和不好學,有沒有天賦的人,年齡不該成為界限,技術可以甩十條街。

工作環境

在不同環境裡,醫生的水平積累速度是不一樣的,就像在鎮醫院和三甲醫院,如果進修過的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大醫院接觸的案例和工作氛圍,會讓一個很快成長,而有的鎮醫院幾乎沒什麼病人,年齡就不重要了!

不同方向

對於中醫來講,多數醫生越老水平越高,這是由於中醫更在意的是辨證過程,所以在就診的時候,老中醫就相對經驗豐富,可西醫不這樣,讓一個60、70歲的人上手術檯?身體好還可以,一般人都勝任不了,且新的技術他們學習和掌握也相對沒有30~50歲人更好!

專業領域

同樣是做臨床,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不一樣,這和年齡無關,因為天天看的是一種問題,會積累大量同案例經驗,全科醫生更不容易漏診,各有利弊吧,不要以年齡這種有色眼光看問題,當然剛畢業的小年輕,確實需要時間和臨床的歷練,背書和醫術兩回事!


喬棟談健康


老醫生看病很厲害,最關鍵的還是天天在疾病診治第一線摸爬滾打,什麼事情都遇到過,幾乎什麼疾病都救治過。臨床經驗的積累不是靠吹就能夠令人佩服的。

同樣是“胃痛”,年輕醫生會考慮“胃炎”等消化性疾病,老醫生會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問題,還有急性闌尾炎的問題。冒著【過度檢查】指責風險反覆查心電圖,是為了救命。做B超可以及時發現闌尾病變及時救治。

單靠臨床經驗也不行啊,沒有現代醫療儀器設備佐證,誰敢為了省錢不經檢查貿然手術治療?病人不敢病家不願,醫生也不敢冒險。

天天浸泡在“包皮手術”中,蒙上眼睛都能夠做包皮切除,這就是熟能生巧。但老醫生也有侷限性,人老眼花手顫抖。你讓外科老醫生指導手術還可以,操刀主導手術就有些顧忌了。

對一些外傷的病人,不管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還是擦傷碰傷皮外傷。年輕沒有經驗的醫生會說“沒事”!老醫生則會讓病人留院觀察。

腹部外傷病人早期沒有什麼異常,一旦遇到脾臟破裂大出血就沒命了。就是說搶救【農藥中毒】,已經救治過來了,出院時卻猝死!所以,年輕醫生千萬不要輕易說“沒事”。

有一些肌腱撕裂傷外傷病人,拍片檢查未見異常,核磁共振病變就很明顯了。但又沒有誰一上來就查核磁共振,儘管有懷疑。而如果年輕醫生說沒事回去休息休息就好了,那就誤事了。

老醫生在疾病診斷思路上,在用藥救治上都有獨到的臨床經驗造詣。


六維魔咒


【我的觀點】: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現今社會不因年紀、輩分而評價才能的高低,而是隻要有真才實學就可以。


但不可否認,現在大多數人都是抱著這個理念去做的。生病了看西醫就要找個歲數大的專家,看看片子;看中醫就要也要找個歲數大的專家,把把脈。

生病了找醫生,為什麼老醫生看病厲害?這種無非就是老醫生工作多年,臨床經驗豐富,見識的多,見過的病人各種各樣,治療的病人也多。已經大致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治病思路。走過的彎路多了就總結出一條捷徑,吃過的虧多了就不再吃吃過的虧,吃過的鹽比年輕人都多,這都是必然的。早年的老醫生都是家傳經驗的居多,所以有些技術屬實厲害。

咱們在來看今天,西醫看病基本是流程化的,先去檢查,抽血化驗,拍片子。這些都是類似的,考驗水平的就是手術水平了,這時老醫生就不那麼受重用了。年紀大了點,自然看東西就模糊點,手大腦的靈活性就差了那麼一點。所以中年40多歲的醫生就比較厲害了,精力夠用,操作機會多了就越來越熟練,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中醫的年輕人如果做起來的話就很困難,因為把脈真的是需要時間積累起來的。沒有經驗,真的很難,針灸也是需要長期經驗積累。

當然也有個別現象,有些老專家只是搞搞論文,真的去治病就不行了;有的年紀輕的醫生,看起來經驗少,但是真的有些問題可以處理的很好。當然這可能屬於一小部分。


所以我們去醫院看病,可以事先調查一下,諮詢一下看哪個醫生口碑、技術實力更好,然後再做決定。


李華健康說


以前剛上班的時候,也曾聽過這樣的質疑:這個大夫這麼年輕,到底會不會看病啊?要不要換個年齡大點的醫生看看呢,年輕醫生沒有經驗啊!

老醫生看病就一定厲害嗎?因為經驗多,所以在看病上肯定有自己的優勢,俗話說,我見過的病例,那可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呢!而看多了,熟能生巧,天長日久就可以練就一把火眼金睛的本事。

所以說,這話有道理,年輕的小大夫,剛上班,沒有經驗,判斷疾病的時候,有時候想想這個病比較像,再想想那個病也比較像。而年紀大了的老大夫,看多了,就更容易給出診斷。

但是,就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年紀大的老大夫,不一定就是在各個方面都能夠永遠保持優勝。比如知識的更新,要知道醫學的一個特點就是在不斷地更新,進步,不斷地在發展,很多老大夫,知識更新慢,難以接受新的治療觀點。

打個比方,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曾經在婦科大治特治的“宮頸糜爛”,根本就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現象。宮頸糜爛這個詞現在已經被教科書刪除了,而仍然還有一些老醫生,甚至還是專家,仍然在告訴病人:

宮頸糜爛會導致宮頸癌,你這個得趕緊治療!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醫生確實是越老越吃香,但是前提要你不斷地去鑽研,精益求精才行。任何行業都一樣要活到老學到老。如果醫生不去學習鑽研到老也只是一個庸醫。醫生是個特殊的職業不同於其他職業救死扶傷,出了問題就是大事,人命關天,半點馬虎不得。學醫的人不光是醫術人品醫德也非常重要,學醫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讓利益燻心喪失了自己的良心。醫生的醫術是不斷積累經驗學習鑽研的一個過程,十年如一日,毛澤東時代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精神拿出來絕對能出好多名醫。


浪跡天涯四海為家


你好!

醫學是一門學科,同時也看成是一門手藝。每個醫生的診療方式不一樣,有的醫生喜歡問很多的問題,結合你的生活習慣等等來看病。而有的醫生就問一兩句,然後結合你的化驗單各種檢查單來看病,並不喜歡跟你說很多話。

那麼老醫生自然有他們的優勢。一個他們看病時間長,對於疾病的認識和了解以及如何治療都有了一定的積累與沉澱,看起病來那自然是很順手,而年輕醫生這方面可能會差一點。

老醫生一般都是副主任、主任級別的,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及機會去參加交流學習,可以獲取大量的疾病信息。還有,他們年輕時候看過的病人也可以是他們積累經驗的資本,而年輕醫生這方便還處於摸索階段。

但是,年輕醫生也有優勢。比如長時間的手術,老醫生的體力跟眼力可能吃不消,年輕醫生往往可以一天多臺。年輕醫生好學,進步很快,接受能力也很好。年輕醫生也能掌握更能多的新穎的治療方式。

反正各有優勢把!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其實年輕醫生在基本醫學知識儲備上面,並不見得比老醫生低,比如現在三級甲等醫院招收的新醫生,普遍的要求都是碩士或博士畢業生,他們雖然知識豐富,但落實到實際看病方面,考驗的卻是醫生的綜合能力,這一點年輕醫生無法和老醫生相比。

曾經實習時,我在ICU搶救過一位車禍昏迷的患者,當時這位患者全身外傷意識不清,需要呼吸機維持生命,經過各科室協同治療後,病情得到了暫時控制,但第三天開始患者出現了奇怪的症狀,全身不明原因的抽搐震顫,每隔幾小時就會發作一次,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各種檢查都做了,但就是找不到引起震顫的原因,後來科室的老主任一語點醒了迷惑的眾人,是不是酒精戒斷綜合症,原來患者受傷前是一個部門的領導,平時應酬很多,酒自然沒少喝,此次受傷住院屬於突然戒斷,很可能上述症狀與斷酒有關,於是我們按照治療酒精戒斷反應的方法處理了患者,幾天後患者的抽搐震顫症狀消失了。

其實之所以很多人喜歡老醫生看病,看重的應該是老醫生的治病經驗,對於普通的疾病,即便是剛入行的醫生,只要按照治療標準,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對於疑難雜症,單憑醫學知識可能難以應對,豐富的臨床經驗反而有助於病情診斷,就像上面故事中的老主任一樣,他的一條診斷經驗就為迷途中的年輕醫生指明瞭方向,也為患者的病情找到了治療方案。

經驗這東西對於醫生來說至關重要,有人說醫生越老越值錢,這話說的沒錯,年輕的醫生經過培訓是可以上崗,當若想成為名醫,必須要經過常年的經驗積累才能達到。在醫院裡,很多老醫生即便退休後仍然會受到醫院的返聘,這一點在其它行業很少見,看重的就是老醫生多年的治病經驗,他們繼續在崗,對醫院和病人都是巨大的財富。

我是醫心雕龍,碼字不易,都看到這了也算是緣分,賞一個贊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