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小孩子天性就是調皮,在他們的世界裡,只要是他們喜歡的,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就會去做,好玩的、新奇的東西就會想要。

但是他們還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只要一不如願就開始鬧脾氣,大哭大鬧。現在年輕人社會競爭壓力大,上班回到家已經是精疲力盡。

大部分年輕的父母都把孩子留給父母照看。每個家庭都遇到過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長輩一時間也制止不住孩子哭鬧,沒有教育的方法,容易失去耐心。面對孩子調皮的時候都是忍不住開始了訓斥、批評。你是不是也有過懲罰孩子的經歷呢?


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案例


爍爍是一個五歲的小朋友。是個開朗活潑的小男孩,不過比較調皮、好動。因為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上班早出晚歸。平時都是姥姥和姥爺幫忙照看。隔輩的姥姥姥爺對爍爍非常寵愛。姥姥每天給外孫做好豐盛的飯菜。姥爺每天接送孫子去上幼兒園。

雖然姥姥每次都叮囑不要吃零食,對孩子身體不好,要吃飯。但姥爺回家的路上還是隔三差五的給爍爍買些小零食。這天放學回家了,姥姥也剛好做完了飯。但姥爺和爍爍回家時,爍爍哭個不停。一問,才知道是爍爍想吃小零食,而姥爺忘記帶錢,路上又哭又鬧。回了家還停不下來。姥姥不停的埋怨姥爺,怪他平時給孩子吃垃圾食品。

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這時,爍爍開始哭著喊著不願意吃飯。姥姥看著自己用心做了飯菜,還沒人吃。生氣的讓爍爍罰坐在小角落,反省半個小時。爍爍先是又哭又鬧,後來被姥姥兇的都不敢出聲。小聲地抽泣著,肩膀抖個不停。這時姥姥還是止不住怒氣,用手指著爍爍,呵斥著爍爍問他錯了沒?爍爍眼淚掛在臉頰,委屈巴巴地撅著小嘴。


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網友評論


網友一:姥爺姥姥太寵孫子了,尤其是姥爺,怎麼能孩子要什麼就給孩子什麼呢?小朋友的習慣是要慢慢養成的,不要吃垃圾食品,對小朋友身體不好。爍爍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合理搭配飲食才行啊。現在社會節奏快,做父母的也難啊。

網友二: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啊,再忙也要顧孩子的成長。平時下了班也應該關心關心孩子吧。問問父母孩子最近在家的情況,乖不乖。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只靠姥姥姥爺養出的孩子,會更加調皮搗蛋的!

網友三:老人哪會教育孩子啊?平時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簡直寵到天上去了。孩子只要不聽話了,他們也只會批評。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哎,做爸爸媽媽的上點心吧。


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那麼,父母該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1、恰當的懲罰


目的是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慢慢培養孩子分辨好壞的能力。懲罰要掌握一個度。僅僅一兩句的批評是起不到作用的。但過於嚴厲,打罵孩子是不提倡的,這樣不僅不會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有反叛情緒,對父母產生畏懼感。


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2、講道理


適當的懲罰後,孩子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接下來就要告訴孩子為什麼錯,怎麼樣才是對的。小孩子其實是很願意聽父母的話的。對父母的依賴感、信任感很強。父母要經常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3、多陪伴,多關心


孩子的健康、幸福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挽回了。孩子的童年就像一部電視劇,電視劇漏掉的還可以補,可孩子的童年是無法重播的。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不知不覺中就會受父母的影響。多陪伴孩子,多約束自己,孩子就會像你學習,改掉不良的習慣。多關心孩子,多陪伴孩子,相信孩子會更加懂事、可愛的。

孩子做錯事被姥姥懲罰角落坐小板凳,低頭委屈反思,姥姥:錯了沒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