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不可理喻?不清楚這四點原因,你小心掉入“歸因偏差陷阱”

類型:職場微乾貨

全文大約2300字,閱讀時間3分鐘

領導不可理喻?不清楚這四點原因,你小心掉入“歸因偏差陷阱”

導讀

“領導腦袋是不是進水了”,朋友生氣的說道。

朋友前不久被裁員了,不過拿到N+1的補償,總共有8萬多塊錢,拿到補償款後,他也很坦然接受被裁的現實。但過了不久,他打聽到公司又招了一名員工頂替他的崗位,但工資比他還要高20%。

於是,他就感覺領導不可理喻,放著低薪酬的老員工不用,非要高薪另招人,這實在沒有道理。

其實,不是沒有道理,而是道理掌握在遊戲規則制定者手中。

領導不可理喻?不清楚這四點原因,你小心掉入“歸因偏差陷阱”

01

你的認知

已經陷入“歸因偏差”

你是不是經常遇到下面的情形:

工作沒做好,你認為公司不給支持,同事不配合你。

同事上班遲到了,被領導訓斥了一頓,可實際情況是交通堵塞造成,你就覺得這個領導不通人情。

有員工被評為優秀員工,而你沒有評上,心裡就憤憤不平,還認為那個評優的員工根本不如你。

如果你有以上想法,

那說明,

你已經陷入“歸因偏差”。

心理學上認為:歸因偏差是大多數人具有的無意或非完全有意地將個人行為及其結果進行不準確歸因的現象最常見的有基本歸因偏差和自我服務歸因偏差

說直白點,就是遇到問題或者事情時,個體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進行判斷對錯,而不遵循事實依據。舉個例子:

當小組把任務完成的時候,你就會認為自己的付出最多,獎金應該拿最多,這就是利己性的歸因偏差。其實誰功勞多誰功勞少,領導心中也有一杆秤。

當開會討論問題時,你總希望自己發言的結論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可是別人發表意見跟你不一致時,你就會認為那人說的不對,自己的才是最佳答案。這種就是看問題角度不同的歸因偏差。

為什麼個體會產生這種歸因偏差呢?

主要有四種原因,分別是:

1、生長環境的影響

2、固定式思維影響

3、群體性效應的影響

4、外界干擾影響

領導不可理喻?不清楚這四點原因,你小心掉入“歸因偏差陷阱”

02

歸因偏差產生的原因

1、生長環境的影響

現在職場的新員工們都是90後,這一代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集兩大家族多個長輩的呵護於一身。

所以,從孩童時代就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優越感,什麼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為標準。

步入職場後,也是帶著這種利己的思維,但社會是個大染缸,魚龍混雜,不會事事都照顧這些‘利己個體’的感受。

當遇到問題時,這些90後們就會感到不公平,認為公司、同事都不關心他們,也就產生了歸因偏差。

2、固定式思維影響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認為,人的認知有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人的智商才智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

成長型思維:人的智商才智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培養而提高。

固定式思維方式的人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但會認為別人的聰明才智無法改變,在他們的眼裡,別人都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取得比他更好的成績,他也會感覺不公平,產生了歸因偏差,甚至打心底裡看不起別人。

3、群體性效應影響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沉默的螺旋理論”:當一種觀念的聲音越來越大的時候,與之相反的聲音,就會被淹沒,因為人的內心都有被孤立的恐懼 。

意思是說,當工作周邊的同事都認為這個道理時,個體也會隨大流認同這個道理,但事實真相併不是這樣的,導致歸因偏差。

4、外界干擾影響

最典型的就是受輿論影響,導致個體的歸因偏差。特別是一些公信力的文章報道發表後,會引導個體的思維方向,掩蓋了事實真相,最終導致個體歸因偏差。

其它方面比如父母的勸說、好朋友閨蜜的見解、別人的恩惠、為生活所迫,甚至一個小小的意外事件等等,都會讓個人的認知發生偏差。

領導不可理喻?不清楚這四點原因,你小心掉入“歸因偏差陷阱”

03

如何克服歸因偏差

1、返璞歸真,聽從內心最真的價值觀

靈魂會因處境而誤解自己的身份,直到聖賢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羅門。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在判斷一件事的時候,或者聽到別人說什麼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內心最原始的價值觀判斷。

不要急於下定論,可以先深呼吸讓內心平靜下來,默默的問自己,我真的也是這麼認為嗎?自己是不是被別人帶跑偏了,會不會有其它的原因?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心中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只不過,

現實太殘忍,實話太傷人,嘴上不說而已。

2、學會換位思考

《增廣賢文》:責人之心責已,恕已之心恕人

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就是讓自己帶著同理心去看待問題。“你認為的”也許是想當然的,站在自己角度想問題總是片面的。

有一次,區域老總和財務總監互相指責,區域老總說財務總監不體諒一線員工辛苦,為什麼遲遲不給報銷費用,財務總監大罵區域老總倚老賣老,不帶頭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公司規定每月集中報銷一次。後來老闆決定,把兩人位置對調,矛盾就少很多了。

這就是換位思考帶來的同理心,大家都不容易,都能互相理解,也減少了因為角度不同所產生的理解偏差。

換位是行者,思考是智者,能換位思考就說明你已經是一個行走的智者。

3、學會批判和反省

海涅: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歸因偏差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個體“燈下黑

”,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就拿前文我朋友的例子來說,我就問他:公司為什麼寧願高薪挖人也不要你,難道你就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的業務能力達不到要求?

人要學會批判自己,反省自己。特別是別人在指責你的問題時,那恰恰說明是自己的短板,就應該及時補缺,雖然臉面上掛不住,但臉面不能能力,更不能當飯吃,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最要緊的。

用實力為自己正名,才是對指責者最好的反擊。

4、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但丁說過:地獄中最熾熱的地方是為那些在偉大精神考驗中保持中立的人準備的。

張國榮在《沉默是金》中唱到: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別人。如果沒有判斷力和辨別能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不隨大流。謹言慎行是成熟人的標誌。

中立態度,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人,乃為智者。

今天就分享到這,喜歡這篇文章的請在評論區留下中肯的點評,同時歡迎關注@職場老佛爺頭條號,這裡每天都會有新鮮的職場故事等你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