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八景(古)

自水八景(古)

柳葉飄翠衙門口①

有影無塔在街前②

西寺無僧鍾自鳴③

南河無渡夜行船④

龍山晚照光明顯⑤

白雞撲潭在河灣⑥

鴻雁落在城南地⑦

石鑼石頡震破天⑧

王奇戈依據傳說整理


註釋:

①原縣衙(今白水中學)門口,東南角城牆內有一個大澇池,屬縣城低窪地帶,每逢下雨,城區雨水便通過“龍門洞”流入池中,龍門洞的街名便因此而來。該澇池常年碧水盪漾,四周柳樹成蔭。在當時“吃水貴如油”的白水旱塬,此池便成為老人乘涼,婦女洗衣,兒童嬉戲的好去處。

②此景句說法紛雲,有說是南街口與龍門洞交匯處,有一建築物,太陽照射下,映在地上的影子象個塔影。有說古白水八景,出自佛僧之口,當時各地修塔成風,唯白水城內無塔,藉此反抒發胸懷而已。

③白水古有東寺、西寺。東寺即原寺前小學(今政府招待所),西寺無從考。但從96年白水中學挖掘出的“妙覺寺”地宮及其出土的金銀寶塔分析,西寺很可能所指的是“妙覺寺”。據說“妙覺寺”是因一高僧的奇妙幻覺修建並命名的,此句描繪的正是這一高僧的“妙覺”。

④南河,即今縣城南白水河。一說是南河為通往關中的要道,但交通十分不便,此句希望什麼時候在晚上也能順利過河。另一種說法是白水城內吃水困難,每逢夏季夜晚,人們紛紛去南河擔水,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形成“無渡夜行船”的獨特景觀,猶如一幅《清明上河圖》。杜甫“夜行彭衙道,月照白水山”的詩句就是對此景觀的一個寫照。

⑤龍山,今白水雷村鄉境內,處白水東南隅。當年空氣較少汙染,遇晴好天氣,每到傍晚時候,白水城內已是暮色蒼茫,而地勢較高的龍山,在夕陽照耀下,如一條金黃色的巨龍呈現在東南地平線上,如海市蜃樓,尉為壯觀,給龍山平添了幾分靈氣。明邑人井鬥曾作《龍山夕照》: “夕陽西下晚村中,倒射龍山景色融。木葉枯時猶著翠,花枝妥後亦留紅。雲頭馳採峰疑動,石骨生光勢更雄。到處層巒巋牧豎,留聲牛背落青空。”

⑥白雞撲潭:白水縣西河有一河灣,兩岸青山,山谷狹窄,河床之中有一巨石高丈許,湍流經此石直下,形成一瀑布,水沫飛淺,白如冰霜,遠望猶如白雞撲下,景色壯觀,故稱白雞撲潭。只下有潭,周方六丈,深8米有奇,呈壇狀,名日白龍潭。潭中水注浪翻,雖酷署炎夏,猶覺雪霜之氣。自宋以來,潭邊巖上曾有不少石刻,多不可辨認。唯此宋元符年間題刻:“石聲中聞漆水,寒雲影裡見青山”等字句尚可分辨。

⑦鴻雁,在百姓心中是傳書送信的吉祥鳥。據說當年城南數里平嶂上,常有成千上萬鴻雁棲落於此,成為一景。它從側面反映出白水人民一種喜訊頻傳,祥瑞常降的美好企盼。

⑧石鑼石鼓,在今縣北洛河流域的腰家河的青山上,懸崖上凸出兩塊巨石,如鑼似鼓,滔滔洛河的流水聲,彷彿是石鑼石鼓發出的響聲,轟隆隆,嘩啦啦,震天撼地。(與原作稍作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