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區別於水草生態缸,從一般意義而言,水陸生態缸可以定義為植物缸,只不過是增加了水域養一些水生動物而已。但是,

隨著造景理念以及技藝不斷改進,水陸生態缸已經不僅僅是常規意義上的水陸缸,而是延伸出各種不同的類型,在過濾的設計以及水路的設計上,也開始變得趨於複雜和精細化。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水陸生態缸和雨林生態缸的區別

如果只是從過濾以及水路的設計方面來說,水陸生態缸和雨林生態缸(僅指擁有水域部分的雨林缸)可以說是共通的,但是兩者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水陸生態缸是全開放式的生態缸,造景也偏向於仿自然的微縮景觀為主,在選擇植物的時候,也以對空氣溼度要求較低的植物為主。

雨林生態缸則可以說全封閉的生態缸,對設備的依賴性比較高,在造景上,尤其是在小尺寸的雨林缸造景上,更多的是模仿還原大自然中局部的特寫景觀為主,而由於雨林缸一般以封閉高缸為主,所以在植物的選擇與排布上也要進行區分,總體來說相對要複雜一些。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水陸缸基本都是開放式的


幾種不同類型的水陸生態缸

個人定義,但凡是擁有水上植物部分的生態缸,包括生長出較多並且已經生成水上葉景觀的生態缸,都可以劃分到水陸生態缸的範疇。而且同時擁有水下景觀和陸地景觀,在成景後的觀賞上比起單純水下景觀的水草生態缸,會更具立體性和豐富性。

  • 以陸上景觀為主的水陸生態缸

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水陸生態缸,主要以陸上景觀為主,水下則點綴少許的陰性水草和觀賞魚。這類水陸缸,通常以前低後高的超白玻璃缸為主要造景缸,依靠潛水泵和陸地基質形成水流循環和過濾,效果比較微弱,這也是水下生物會盡量少的原因之一。但是相對的,這類水陸生態缸維護簡單,成本低,植物的養護往往也很容易,所以也是在水族市場上最常見的水陸生態缸。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比較常見的水陸缸


  • 水景和陸景相結合的水陸生態缸

也就是同時注重水下景觀和陸上景觀的水陸生態缸。

需要提醒的是,這裡的水下景觀,不僅僅是指的水草生態景觀,也可以是原生水下景觀等等。

這類水陸生態缸的實現方式多樣,可以是水草生態缸上大面積露出水面的沉木,栽植各種附生類植物,比如附生蘭,積水鳳梨,空氣鳳梨以及一些爬藤等等,也可以是在超白缸的背面或者側面上安裝延伸出一塊植物牆,比如某著名水族廠商推出的掛壁類產品,也有種植各種挺水或者澤生植物類沼澤缸等等。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使用專業掛壁的水陸生態缸,也可以用格子板等進行代替


水陸生態缸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 潛水泵內循環

屬於比較常見的水陸生態缸的水流循環與過濾方式,常規的做法是在陸地區域下面埋一潛水泵,由潛水泵的出水口,引出出水管,然後通過分水器,將出水分成兩路或者三路乃至四路或者更多,配合陸地景觀設計,形成溪流水路或者瀑布景觀等等。陸地區域則分層擺放不同的基質,底層為輕石,火山石等吸水性較強的材質,方便向陸地區域上方提供適量的水分,同時起到部分的培菌作用,中層為水苔,紗網或者棉等材質,用於隔離上方的種植土,最上方就是常規的種植土就行。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基質擺放


這種方法雖然乍看上去,有點類似沼澤過濾的形式,但是在實際運行起來,過濾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另外,埋潛水泵的過濾方式,在中後期對於潛水泵的維護,會變得很麻煩。潛水泵運行久了,難免會有雜質進入,導致水泵卡響以及效率降低,這時就需要對水泵進行清洗維護,而由於水泵深埋在陸地區域下面,所以需要挖開位於水泵上方的基質才行,非常的麻煩。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就出現了一些改進的方法,能夠比較方便的拿取潛水泵。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單獨設計一個水泵格,並且在後期造景時通過一定的設計進行遮掩,這樣雖然過濾的效果不變,但是維護卻變的比較簡單。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在水泵外圍作一擋板


類似於深埋潛水泵,對於一些水體比較小的水陸生態缸,可以用低水位過濾器代替潛水泵,同樣利用造景設計進行裝飾遮掩,這樣,在日常維護的時候,直接清洗更換低水位過濾器裡面的過濾板就可以了。這裡有個小建議,低水位過濾器可以選用那種內膽式的,這樣在維護的時候,直接將內膽連同內置泵一起拎出來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 外接濾桶或者過濾槽

這種一般使用在同時注重水下和陸上景觀的水陸生態缸,類似水草生態缸那種,直接在缸壁上架進出水口的就不說了,還有一種就是在缸壁上或者缸底開兩個孔,分別接過濾桶或者過濾槽的進水管和出水管。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缸壁開孔


這樣的設計,既能保證整體的簡潔美觀,又能保證絕對的過濾效果。


  • 水陸生態缸水路的設計

並不是所有的水陸生態缸都必須設計水路的。水路的設計,目的一是為了給陸地上喜溼的植物比如一些苔蘚之類的提供足夠的水分,二是配合造景設計,形成溪流,瀑布等景觀。

在設計水路的時候,一是分流出來的水管要小,這樣可以儘量的隱藏在山石之間或者沉木枝椏間,並且儘量的選擇緩坡位置,二是要注意水流的強度,水流太強會造成水花四濺等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在出水口處擺放一些遮擋物來進行調節控制。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