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老丈人家吃了50多天,用給點生活費嗎?

阿Q的日記


大家好,我是知心小楊姐。

自古以來,似乎很多人都有一種誤區,就是,你養我小是天經地義,我養你老為了利益。

一個家庭增添了人口,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父母的責任感也被激發出來。

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

從嗷嗷待哺到結婚生子,只要孩子有需求,做父母哪怕傾家蕩產也會替孩子完成。

很多夫妻從有了孩子之後,就完全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孩子小的時候擔心他們,孩子長大結婚又生孩子,父母就又擔負起撫養孫子的義務,直到父母老得完全不能動了,躺到床上了,這個任務似乎才算完成。

高姐就是這種情形。

她女兒生下來就特別的嬌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上學也得高姐每天接送。

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高姐又求親戚託朋友,花錢為女兒找了份穩妥的工作。

女兒要結婚,又是買家電又是幫著裝修房子。

一個退休的老太太自己硬是把十來箱的地板磚給扛到新房裡,為的就是幫女兒省工錢。

女兒生了孩子,因為沒有奶,她乾脆帶在自己身邊,一夜五六次的喂孩子換尿布,孩子胖了,她卻瘦得脫了相。

就是累成這樣,她都沒說讓女兒幫幫忙,而是任由女兒各種的參加聚會,出去逛街。

有人說這樣的父母也是自己咎由自取。

都知道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還是這樣嬌慣下去,最後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他們的思想中,認為父母就應該為自己付出一切,但凡有一點沒做到他們的滿意,輕則甩臉色,重的甚至會忤逆父母。

還是那位高姐,為女兒裝修累得腰都快要斷了,可回到家,女兒不但沒有一句感謝,反而埋怨她沒有及時做飯,害得自己吃太多的零食。

而又因為每夜帶孫子累得暈倒,結果躺在醫院一個星期的時間,女兒非但不安慰,卻怪母親把孩子扔給她,耽誤她出去旅遊了。

綜上所述,一個人在受到照顧卻沒有半點感恩之心,跟路邊那冷血的石頭又有何種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