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年再發力 伊犁州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特克斯縣菇之緣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身著藍色防靜電服的工人們在加工生產菌棒;尼勒克縣蘇布臺鄉貝納姆旱田饢合作社的饢坑前,工人們正忙著烤制旱田饢;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孫扎齊牛錄鎮雀兒盤村草莓基地,一筐筐新鮮的草莓被裝上電商配送車……

新春伊始,萬物復甦,伊犁州各縣市的生產生活正在全面恢復中。在脫貧攻堅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的關鍵時刻,伊犁各族幹部群眾滿懷豪情發起總攻。

戶戶有增收門路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確保脫貧硬任務不折不扣完成,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再次作出安排部署,吹響了決戰決勝的衝鋒號角。

近年來,尼勒克縣把做好勞務輸出和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拓寬致富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改善貧困群眾自身生存和發展條件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開展春風行動、城鄉勞動力赴疆外有組織轉移就業等工作,切實讓各族群眾的致富途徑多起來、腰包鼓起來。

“今後,我們將聚焦總書記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結合尼勒克縣實際,堅持在一產上促增收、在二產上拓增收、在三產上提增收、在民生上保增收、在監測上穩增收,重點關注有返貧風險的監測戶和致貧風險的邊緣戶,全面摸排脫貧不穩定戶並進行實時監測,同時,促進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加快扶貧項目開工復工建設,全面統計摸排有勞動力的貧困群眾,確保每一戶有一名勞動力外出務工,確保貧困百姓生活基本不受影響。”尼勒克縣扶貧辦黨組副書記、主任多里坤·別克說。

尼勒克縣木斯鄉託鐵村刺繡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目前,合作社共有80多名哈薩克族婦女,其中貧困戶20多人,殘疾人20多人。

收官之年再發力 伊犁州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木斯鄉阿克加爾村的沙和木古麗·努爾蘭在刺繡合作社已經工作了3年,是合作社的老員工。現在,她每月工資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她說:“來合作社之前,只靠丈夫一個人的收入,生活比較困難。到了合作社之後,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工作也不累。除了家裡的開支,還有零錢可以買點化妝品、衣服。”

為激發內生動力,伊犁州出臺了《自治州關於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著力開展志智雙扶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改進幫扶方式,除低保金、養老金等現行政策明確規定以現金形式發放外,更多采取勞務補助、勞動增收獎勵、以工代賑等方式,杜絕保姆式扶貧。同時,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旅遊+農業”“生態+農業”“文化+農業”“互聯網+農業”,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戶一業和聯戶多業計劃,使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

從“輸血”到“造血”

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兩大重點工程,也是群眾增收的有效途徑。近年來,特克斯縣通過產業帶動周邊農牧民種植就業,讓各族群眾走上致富路。特克斯縣菇之緣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產業工人”加入其中,走上脫貧致富路。

33歲的馬文花是特克斯縣呼吉爾特蒙古鄉前進新村的村民,2017年開始,她便成了離家門口不遠的蘑菇基地的“產業工人”,按多勞多得的方式,每天都能掙150餘元的工資,一年四季收入穩定,她家於2018年成功脫貧。馬文花說,這份工作不僅讓她家過上了小康生活,也讓她學到了技術。

收官之年再發力 伊犁州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記者在尼勒克縣蘇布臺鄉貝納姆旱田饢合作社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貝納姆旱田饢合作社是本地造血扶貧的典型,已成功幫助多名貧困戶順利脫貧。蘇布臺鄉尤喀克買裡村貧困戶塔吉古麗·卡斯木是合作社的工人,依靠在合作社務工收入承擔起了全家人的生活支出。前兩天,村委會工作人員通知她可以回合作社上班,她十分高興。“合作社開始打饢了,我們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尼勒克縣烏贊鎮江阿買裡村村民木英林一家2014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深入,在一系列幫扶舉措下,她家2016年實現了脫貧摘帽,與此同時,木英林的女兒也通過縣上舉辦的招聘會順利找到了工作,每月有近3000元的工資收入,真正實現了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動體現,近年來,州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集聚各類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快補齊短板,全力推進脫貧攻堅,2014年至2018年,累計實現44772戶167304人脫貧、148個貧困村退出、2個貧困縣摘帽,最後227戶836人已於2019年全部達到“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實現脫貧。44772戶167304名已脫貧人口全部實現鞏固提升目標,148個已退出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

為鞏固脫貧成果,伊犁州還將繼續保持攻堅態勢,採取強有效措施,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認真開展返貧監測,適時對所有建檔立卡脫貧戶開展“回頭看”,重點加強對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以下一般戶的監測,及時識別、錄入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跟進措施,開展精準幫扶。(伊犁日報 記者 盧鍾)


校對丨魏紅梅

審核丨吳志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