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面試即評之“腦癱外賣小哥婉拒援手”

我儘量找那種比較容易出現在面試中的即評題目,最好是實效性強一些,能夠引發思考的題目,正好今天這個選題有視頻材料,我粘上來

這個事情還有個下文,就是很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要伸出援手幫助腦癱騎手,但被小哥謝絕,聲稱“要靠自己的努力賺錢”

然後這就被衍生出幾個容易被考到的問題,例如

1.對此婉拒,你怎麼看待?

2.你認為該如何幫助類似的弱勢群體?

3.殘障弱勢群體該如何自處

等等...

可以回答的角度很多,例如站在社會幫扶的角度上,站在殘障人士自立的角度上,站在社會歧視的角度上等等,你回答的內容,取決於你選擇的角度(選擇角度這個問題我準備在下一篇公號詳細說一說)

今天說一說我的理解角度——“在你看來,什麼樣的幫扶,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首先我認為,社會的幫扶措施也好,個人的幫助行為也罷,都是一種必要的善舉,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文明的體現,但是如若站在一位殘障人士的角度上去考量,我想他們除了被幫扶之後的感激以外,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他人平等並且尊重的態度。(引出論點,除了幫助,還有態度)

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我們往往注重幫扶、拒絕歧視,卻時常忽略殘障人士的內心需求,他們往往並不需要刻意的優待,並且渴望和正常人一樣獲得社會平等的認同,平等的“對待”,本身便是一種“善待”。(引出中心論點——“平等的對待,本身便是一種善待,這句話可以靈活使用)

相對於直接的幫扶,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更為重要的是從每一個人自身開始,為殘障人士構建起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讓弱勢群體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個人價值,並且獲得社會真正的認同與尊重,那些帶有憐憫和同情色彩給出的幫助,本身或許就是一種“歧視”。(“歧視”我加了引號了,面試口述的時候,注意語調語氣,不要引起歧義)

生活本就不易,對於殘障人士更是如此,他們本就有著更為敏感的內心,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想,在向我們送達一單單的外賣後,相對於同情和憐憫,騎手小哥更想收到的是一個公平公正,並且飽含尊重的“謝謝”與“好評”。(這裡和材料結合起來了,具體到了騎手這個身份和“好評”)

殘障人士,在身體方面,或許與我們確實存在著不同,但在精神方面,與我們一樣,都渴望“昂首挺胸的向前走”。(最後一句話總結,完事,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