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藏族人民喜歡穿戴很多首飾

就被認為是愛炫富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其實,當你以一個遊客的身份到藏區

根本無法瞭解藏族人民和藏民族文化

所以,才會給藏族人民貼上愛炫富的標籤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很多人對藏族文化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喜歡高原上的藍天白雲、喜歡藏族的建築等這樣的一個層次,而在藏族人身上,大家可能一直都誤會著,他們把珠寶掛在身上,卻是一種“愛炫富”的象徵,其實,從過去到現在,這些都是有他們的原因的。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其實,穿戴珠寶的習慣也不是炫富,這只不過是在特定地理、文化環境下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藏族傳統上以遊牧為生,沒有固定的居所,因此將財產換成珠寶更易攜帶。此外,他們喜歡穿色彩繽紛的服裝,佩戴閃閃發光的飾品,或許是對美的一種定義和追尋。最重要的是,藏民信奉佛教,而蜜蠟、瑪瑙等是佛教七寶,這更增加了這類飾品對藏族人的吸引程度。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藏地人喜歡的首飾蜜蠟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這依然是一種炫富的形式,看著誰身上的珠寶越多,那這家人就越富有。其實,這些都是現代人對他們穿著的一種爭議。


眾所周知苗族素來愛銀如痴,那些銀飾製成的頭飾、項圈等等飾品,又重又繁瑣,但是,這些就是苗家人的一種穿著和生活的習俗,藏族亦是如此,她們都是想把當地的文化習俗展示在大家面前,讓大家一起能更深入的欣賞當地的特色文化而已。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為什麼西藏人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有錢?


在西藏我們經常會看到草原之上一群群的犛牛自由踱步,動輒幾十頭,多則幾百頭的犛牛不止看著宏觀,更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犛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燒犛牛糞。作為一種“全能”家畜,犛牛不僅是西藏人的寶貝,每頭的價格更是可達萬元。


藏地老百姓,特別是牧區同胞是習慣把財富都帶在身上的,久而久之,他們家家幾乎都會流傳下來天珠,蜜蠟等值錢的東西。蜜蠟、綠松石、紅珊瑚等等藏族同胞的衣飾,同時也非常直觀的表現出了他們財富的積累。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為什麼西藏人給人的印象又很窮呢?


第一點:消費觀不同。比如在拉薩、林芝等地,人們的收入都不少,但他們會把大部分的錢物都捐贈給寺廟,而自己留下的錢夠滿足基本生活就可以了。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沒有節日慶典下華麗服飾的裝束,藏族人雖然看著無憂無慮,但打扮卻被讓人容易產生誤會。


第二點:環境因素不允許。像是在那曲,阿里等牧區,那裡嚴酷的氣候和條件致使物產十分貧瘠,如今,依然有很多藏民都選擇帶著他們的家畜和帳篷過著沒有固定住所的遊牧生活。隨水草遷徙的居住環境,造成了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過精緻的生活。而且這裡的平均氣溫也非常低,沒有多少人會冒著感冒的風險在零度左右的氣溫中洗澡。


都說西藏人“愛炫富”,但看穿著又覺得“窮”,原來是這樣


一直以來,藏族人都喜歡把珠寶穿戴在身上,這是千百年來的習俗,到現在為止,並不是說土豪或者是炫富才有這種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