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唐宋元明清,個個都很行

太極拳,這三個字,名字太恢弘大氣了,到底是哪位大俠起的?什麼年份起的?說法太多了,玄同老道今兒慢慢捋捋,捋的技術含量不高,各位看倌千萬別太當真,因為很多史書記錄也不詳細,即便有所謂的記載,也有可能是託名,古人喜歡做這事兒。


先從唐朝說起,有位大俠叫許宣平,據說鬍子耷拉到肚臍,頭髮披到腳後跟,每天背一捆柴火去賣,晚上換一壺老酒,悠哉悠哉。李白曾經想來求籤名,沒有遇到,在安徽歙縣,念“射縣”,據說還有遺址叫望仙橋,這仙兒就是指的許宣平。


戲說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唐宋元明清,個個都很行


許先生這時的拳,叫三十七,因為套路有三十七勢,為什麼今天歸到太極拳裡來說,因為這拳勢名字很像太極拳,例如:雲手、單鞭、摟膝拗步、高探馬、玉女穿梭等。到了宋朝程珌,又出現一拳種叫小九天,其實這些拳種和太極拳的關係都曖昧、都存疑。


再往後,張三丰,張三丰到底是誰,更是眾說紛紜了,有人說江西龍虎山的,有人說他是遼東懿州的,有人說他是武當山的,有人說張三丰是宋朝的,有人說他是明朝的,依我看,都對,區區一個人名字,中國那麼大,肯定會重名,而且叫張三丰的,肯定不止一個會打拳,作為一個道士,有極大的可能性把道號取三豐,因為三就是三個陽爻,豐就是從中間打斷,變成三個陰爻,陰陽相濟嘛,誰不喜歡。


戲說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唐宋元明清,個個都很行


太極拳論有兩人的比較有名,一個是王宗嶽的,我最早背下的拳論就是這一篇,再一個就是張三丰的,到底是不是張三丰寫的不必深究,寫的對就拿,寫的不對就扔,拿手指月亮,咱得研究月亮,不能盯著手指頭,這才是作者的原意,為什麼古人要託名,寫自己名字有可能就不行,吃瓜群眾不信啊,所以在拳論後面加張三丰三個字,可能會造成圍觀,仔細想想,這麼做也許是個好事。


再往後,清朝民國,那可謂是百花齊放、鞭炮齊鳴了。各門各派都出現很多高手,今兒簡單說說陳氏太極拳大架的一支吧,陳長興拳架堅如磐石,人稱牌位先生;兒子陳耕耘常年在山東走鏢,弄得一路上雞犬很寧,萊州人立了一碑紀念他;袁世凱這時候在山東做巡撫,見了這塊碑,想請來教自己小孩,陳耕耘的兒子陳延熙去了袁府,陳延熙80多歲的時候,跟人較技兩手還愛揣在袖筒裡,功夫可窺一斑;如果上面幾位您都不熟,陳延熙的兒子應該聽說過:陳發科,老爹常年不在家,自幼身體虛弱,肚裡還有痞塊,就這麼一個底子,後來可以做到平舉一個200斤的人,打拳時震落房梁灰土,可見苦功。


戲說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唐宋元明清,個個都很行


人都知道太極拳柔、太極拳慢,陳發科前輩剛來北京,大家看了他的拳,都說不是太極拳,他們不知道陳發科前輩是太極拳的高級階段,快但是蘊含纏絲,剛但是柔在其中,勁力強大但是松著發的。所以:自己沒見過的不一定沒有,自己做不到的不一定虛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