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白條時,子線經常打結怎麼辦?

愛釣魚的老朱


釣魚子線打結純屬是基本功不紮實,不會拋竿,基本功很重要之前我在化校學習的時候,有你們就是專門學習拋竿,不是說你拿起杆子丟過去就行!我認為打卷原因以下兩點

第一:如果是釣魚的時候新換上的子線打結,那說明在拋竿過程中鉛皮先入水的

第二:如果是以前用過的子線,掛上食直接釣,那說明子線質量不好,不屬於國標線,子線在主線軸上纏繞的時候打捲了





釣魚部落


這個問題讓我開回答。

釣白條子線打結怎麼辦?

我們知道白條是比較活躍的,按理它應該是上層魚,可事實上全睡層都能釣得到白條。

尤其是盛夏季節或者初秋,氣溫高,水溫高,白條活躍異常,正事拉白條的好季節。

可是因為白條脾氣暴烈,活性又好,出水之後它就狠勁的蹦達,跳躍,這時子線就受不了了,不出意外的話,三五條之後,子線就成一團了,或者大彎變形失去彈性了。

魚上的正歡,子線打結可是夠惱人的。影響上魚不說,更影響心情。

這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換子線。

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子線打結嗎?或者說怎麼避免子線打結呢?

辦法有二:

一,子線要短。一般情況下上快魚就得短子線,這是常識,如果子線長,肯定打結。用的子線越長就越容易打結。儘管很多人在釣大魚的時候會選擇長子線,最長的甚至能達到一米開外。

但釣小魚就應該選用短子線。對於像白條一樣的的小魚就應該把子線用到最短。

有多短呢?10cm-5cm即可。

這樣,相信子線打結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二,換粗子線。

通常情況下,大家用的釣組都是母線大,子線小。可以為了應對上魚打結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改變一下思路。採用“倒拉牛”的線組。

比如母線1.0,主線就用2號線。這樣,打結幾率就會大大降低。一般釣小魚大家都會比較小的線組,因為線組大了會降低魚兒吃鉤的靈敏度。

但對於白條這種水裡的“敢死隊”它們根本不會像鯽魚那樣羞澀,所以也不必擔心靈敏度,只要鉤子夠小。

白條能咬得進去就可以用。

把整個釣組都用的大一些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沒有幫到你?







藏拙居吟草


釣小魚一般我們用的子線都是比較細的,在拋竿或者提竿刺魚的過程中很容易打結,我自己總結了幾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1、

首先裹鉛皮的時候一定要平整,左右兩側要均勻,其次鉛皮必須緊緊“捏死”

如果鉛皮包的不緊,大力提竿很容易炸開,子線會卡進去或打結,很容易傷線

2、

主線和八字環連接處線頭不宜留得過長,否則很容易繞上去

3、

每次拋竿到位希望大家一定不要忘記將竿稍下壓,把魚線壓入水中,否則你起竿時很容易讓子線彈出水面

尤其是水淺的地方,即使你用很小的力,子線也容易彈出水面。

而且釣點的水太淺,浮漂必定得往下移,如果漂尾超過八字環以下距離即與子線接觸,子線更容易掛上浮漂,情況嚴重的話鉤尖扎到漂身,漂就廢了

4、

拋竿的時候一手持竿、一手捏住子線或鉛墜,短杆只需抖動手腕將線組送入水中,長竿則是用手臂發力必要時可以站立拋竿,力度不要太大

想要減少子線纏繞、打結問題,要保證子線都在鉛墜的前方,且讓餌料先入水

起竿時一般是小幅度抖動手腕或小臂來瞬間刺魚,但你要保證發力的幅度要以鉛墜不出水為基礎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幾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戶外阿磊


我上次去釣白條時也遇到子線打結的情況,我分析有以下幾種原因:

1.由於竿子太硬了,在收線和提拉時力量過猛導致子線打結,這種情況只要換軟竿(ul過aul)就能得到緩解,再走就是控制有提拉時的力度。

2.我上次使用的是在網上購買的飛蠅亮片釣組,子線偏長,如果把子線縮短一點,也可以緩解子線打結的情況。






球迷harold


首先你的問題是釣小白條,我想釣小魚應該都是用短竿有的人追求手感可能還會用37-46釣性的竿子,注意以下幾點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1.漁線:現在網上漁淺種類太多了,根本不知道怎麼樣去選擇,首先選大品牌的旗艦店去買線品質一般有保證,你是子線容易出問題買就買質量好點的,線號得根據自己的起竿手法,有的人釣白條用0.2-0.3就夠了,如果刺魚起竿手法掹儘量大一號就行了,可以有效避免線發毛打圈而繞在一起。

2.漁鉤:儘量用袖鉤,不要買質量差的便宜的同上買品牌有保證,有的人會說用小鉤就行了沒講究,其實用袖鉤號還要儘量大些,釣小魚吃口猛同樣能吃進嘴,主要避免起魚在空中亂跳掉了而引起的炸線,還有一點好的鉤在遇到掛底和大點的魚有信心些,野釣白條充滿了未知。

3.綁鉤線:釣大魚用長子線釣小魚用短子線,具體多短沒有定意,建議10-15公分差不多了,儘量不要把線頭留長了容易掛在一起,有人很隨意綁鉤不分內走線和外走線,一定內走線因為釣小魚都是用拉餌,內走線餌拉的形狀好和不容易纏繞在一起。

4.手法:大家在釣小魚時嘩嘩的拉不注意拋竿手法,每次拋到位把多餘風線壓到水裡,這樣浮漂信號好起竿也不會主線輕飄飄亂飛,在拉餌上還有一點拉好餌後把兩根子線分開拿著一根子線拋這樣能很大程度上減少繞線在誘魚上也更佳。小魚吃口大,起竿時用手腕發力不不要猛提,記得每次刺魚起竿不讓鉛出水為最佳,很大部分人起竿猛,中魚了還好點如果不中魚整根大線子線飛起來繞在一起最頭痛,後面有樹就更麻煩了。

以上幾點做好了會減少大部分纏線希望對你有幫助,其實最考驗一個人的釣技的就是釣小魚行雲流水很少出現失誤。


野貝雷


釣白條需要快速的拉餌抽竿,子線因此更容易纏繞打結。

針對這個問題,我在我的頭條號文章裡手繪草圖專門寫了一篇題為《一招雙鉤防纏法,幫您解決雙鉤纏繞難題(附手繪草圖)》的圖文並茂的文章詳細介紹如何解決子線纏繞打結的問題。在此問答裡,我簡單的為釣友們分享一下。

子線纏繞打結,不光是釣白條時才出現,臺釣時如果提竿手法不對的話也容易纏繞打結。為了防止子線打結,我們在子線的綁法上就要打好基礎。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為釣友們解讀:

步驟一.取所需的子線對摺(如下圖所示)

步驟二.將環彎處從紅箭頭所示處穿出(如下圖所示)

步驟三.將任意一根子線穿過紅箭頭所示環彎處(如下圖所示)

步驟四.接下來拉緊兩根線頭後綁魚鉤(如下圖所示)

步驟五.綁雙鉤

最後.雙鉤防纏繞法完成(下圖所示)

說明:

用此雙鉤防纏繞法綁成的兩條子線沒有死結,而且自然分開的角度很大,在實際垂釣過程中,很少出現雙鉤纏繞以及打結的情況,切實的解決了雙鉤纏繞困擾釣友們的難題。

★結束語:

綜上圖文便是野釣魚倌手繪的草圖為釣友們講解雙鉤防纏繞的綁法,因本人沒有繪畫功底,所以草圖繪畫的很不規範,希望釣友們理解和包涵,對於不妥之處,還望釣友們指正。


野釣魚倌


很多從夏季開始學釣魚的釣友,到了現在最煩惱的只有兩點,第一是沒口,第二是總是纏子線。夏季的時候還好,用的子線比較粗,切線的幾率比較低。但是到了秋冬季節,還用那個線組結果發現一個魚口都沒有,聽說老釣友都在用小鉤細線了,於是趕緊換成小鉤細線。結果呢,子線不停的打結,才綁好的一盒子線,結果連一下午都撐不住,這個心情別提多麼鬱悶了。

問題出在哪兒呢?其實造成這個原因多半都是鉛皮沒處理好,提竿技巧不過關,就算很多老釣友也同樣在這上面吃了虧。

1,在卷鉛皮的時候,左右不對稱,不均勻,這樣的情況下,整個鉛皮座的離心度不是垂直的,在提竿的時候就特別容易纏子線。

2,用的鉛皮太薄,尤其是釣深水的時候,如果用的鉛皮太薄,在提竿時就很容易造成鉛皮“開裂”,提竿時子線就容易卡在鉛皮的縫隙裡,造成子線纏繞打結。

3,鉛皮沒有捏緊,很多釣友不注重這些細節,在卷完鉛皮後沒有將鉛皮捏緊,或者鉛皮兩頭的角翹起來了也沒有注意,這種情況下,提竿十有八九都要纏線。

4,主線和連接八字環之間的接頭不能太長,有的釣友喜歡將接頭留得長一些,內心覺得這樣比較有安全感,遇到大魚的時候還有一定“緩衝”,先不說這樣的操作能不能起到作用,至少這個操作會讓你纏子線的幾率增加好幾倍。

5,提竿技巧,有的釣友每次提竿都用很大力氣,在夏季用粗子線的時候還感覺不到什麼,頂多是拉個魚嘴上來。但是在秋冬季節用的子線比較小,還用很大力氣提竿,纏子線的幾率就會無限上升。這裡建議釣友們,用小鉤細線作釣,刺魚的力度用手腕抖一下就夠了,發現中魚後再決定用多大的力氣提竿。總而言之,提竿時,子線雙鉤不要出水面,這樣子線纏繞的幾率會降低很多。

6,要注意壓風線,在拋竿時,不能忘記壓風線這個步驟,一旦魚線還飄在水面上,提竿時就特別容易造成子線彈出水面。纏線也就很正常了。尤其是釣60-80釐米水深的淺水的時候,漂尾直接壓到鉛皮座了,哪怕用很小的力度纏線的幾率也比平常要高。這時候就要用短漂,甚至七星漂。

最後總結:一個線組如果經過三五次纏線,基本上就要換新了。如果能夠避免以上6點,相信纏線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好提竿力度,修剪鉛皮只需要30秒,但是提竿的基本功卻需要我們經常有目的的練習。





AKeng


子線打結是好多新手遇到的問題,打結有多方面原因:第一:線組偏細、柔軟容易造成打結;第二:起杆方式不對,用力過猛也是一方面;第三:釣白條杆不宜太長、長期拋竿容易累,第四:取鉤用擋針,可以減少線組的傷害,第五:和線的品質質量也有一定關係;(白條屬於上層魚,所以垂釣白條釣60公分之類差不多,鉛皮要輕、減少下沉速度,增加白條入口機會,魚鉤選擇袖鉤1、2、3號都可以,根據魚的大小決定,子線可以選擇0.8、1.0都可以、減少打結,白條吃餌兇猛,子線不受影響,白條以拉餌為主,手腕起杆刺魚比手臂刺魚好。



聰長


釣白條子線打結,想要解決就需要知道什麼導致子線打結。

造成打結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拋竿不正確

好多釣友在拋竿的時候習慣性拋滿杆,拋竿太滿直接導致子線在飛行的過程中發生纏繞,餌料子線在飛行過程中受阻會發生旋轉,然後會變成麻花狀的纏繞在一起,在中魚提竿受力就會造成子線打結。

在拋竿的時候,控制好拋竿力度,既能保證餌料的入水點,也能有效的減緩餌料在空中發生的纏繞情況發生。

2.提竿力度太大

一般釣白條都是打浮用拉餌,餌料比重輕,如果在提竿的時候用力過大,魚鉤在上拉過程中在水下受阻,兩個子線就會發生纏繞。

在提竿的時候使用手腕的力氣,不用整個手臂猛提,畢竟白條不是大個體的魚種,輕輕的手腕一抖,就能鉤穿白條的嘴。

3.鉛皮包裹不實

在水中上提或者下降過程中,鉛皮包裹的不實,會導致鉛墜下降受水阻影響順暢的下降或者上升,這個時候就像螺旋槳缺一個扇葉,整個運動會出現攪動,也就會導致子線纏繞打結。

在包裹鉛皮的時候,細節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包實點否則子線就會讓你釣魚心情都沒有。

4.八字環轉速太慢

這個是由於八字環的轉速不勻導致的,高轉速八字環可以有效的解決子線打結的問題。

5.子線過長

子線過長,在水下的擺動幅度會加大,同樣的也會加大子線打結的概率。

在釣白條的時候直線的長度保證在10釐米左右即可,這樣的話可以有效的減少打結。

寫在最後

子線纏繞誰實話特常見,一般的情況剪短子線的長度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就是餌料的霧化速度,特別是拉餌,如果餌料不能充分霧化就提竿,很容易導致子線打結。


垂釣大咖


。很多釣友釣白天都屬於無奈的選擇,但是還是有不少釣友喜歡釣白條的,釣白條至少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是你好歹沒空軍啊,第二個是也也算為釣友除害,第三個是白條味道鮮美,一碗紅燒小雜魚或者油炸白條,也算沒個美事。今天聊聊臺釣拉白條的技術,當您野釣無奈的時候,不妨試試。

一、白條的習性

白條魚叫法很多,也叫餐條,反正就是水錶層的一種小魚。長的雖然不大,膽子倒是不小,只要吸引過來趕都趕不走,炎熱的夏季讓各位釣友心煩意亂,如果此時想釣大魚,可以看看俺前面的2篇文章。或者乾脆釣白條好了,這小魚比鯽魚好吃多了。

二、釣具釣組

1、水域和釣位就不介紹了,我就沒發現啥地方沒這種小魚的,只要開竿這小魚必須先到。白條是小魚,而且垂釣的時候上魚速度非常好,為了輕鬆起見,建議3.6或者3.9的鯽魚竿,輕輕鬆鬆提竿爽快。主線1.0就足夠了,子線建議0.8,有釣友可能覺得釣白條沒必要用這麼粗的子線,從重量上來說確實0.1的線都夠用,但是白條的特點是上鉤後跳來跳去,很容易把子線弄的打結或者彎曲,所以用粗一點會好些,線粗絕對不會影響白條的口。魚鉤也沒必要用那麼小,3、4號秀鉤就行,多小的白條都可以釣到了。

2、主要說下浮漂的選擇,由於白條生活在水的中上層甚至可以說是水錶,所以我們垂釣的時候主要是釣行程,鉤餌基本不會到底就會提竿。所以應該選擇翻身快下行慢的浮漂,比如棗核造型的浮漂。漂身短票較重翻身就快,漂身粗下行就慢。

三、垂釣技巧

1、用餌:腥餌用起來,初期不怕狀態好,霧化效果一定要好,拋竿入水後馬上提竿,有魚沒魚先打10竿。然後調整下餌料狀態,稍微粘一些,拉小餌正式垂釣。一般來說稍微大的白條不在水錶生活,大概水深50釐米左右,大白條比較多。不過我還是推薦大家正常釣底,這樣還有機會釣到底層的鯉魚或者鯽魚。所以調漂上正常調,通過一些技巧我們想辦法釣行程。

2、白條會在水中上層搶食,所以我們要減慢魚餌的下降速度,讓白條能追上魚餌。所以第一餌團要小,第二比重也要小,第三加長子線或者提鉛,那就是把鉛皮往上拉拉變相增加子線長度,一套技巧下來,魚餌下降緩慢,擺動幅度大,白條不追著跑才怪呢。

3、我們拋竿到釣點後,很可能浮漂立不起來,此時應該及時提竿。或者浮漂立起來以後,在魚餌擺動過程中的截口也可以馬上提竿,白條跟其他魚不同,搶食瘋狂全是實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