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斷案:審雞,雞死了;審絲,絲斷了;卻被稱“神明”

《南齊書·傅琰傳》記載:

南朝宋齊時,山陰縣的訴訟多、案子難辦,歷任縣令都很頭疼,誰也不願意擔任山陰縣的縣令,傅琰偏要領命上任,書上記載了他審理的兩個案件:

案件一“審絲”

有兩個老婦人,一個賣針,一個賣糖,爭奪一團絲,前來打官司,傅琰並不詳細詢問,犯人也不過堂,只是命人把絲纏在樹上,用鞭子使勁抽打起來,嘴裡還唸唸有詞,有犯人不審,偏偏要審一團絲,圍觀的人一團霧水,打累了,走過去圍著樹轉。

自言自語到“什麼?招了!”

“你大聲點”

“哦!”明白了,傅琰點頭稱讚,

“招了就原諒你了,來人,鬆綁!”扭頭對著賣糖的婦人道

“大膽刁民,絲都招了,你還不認罪!”

婦人認罪!

原因:傅琰仔走近細一看,絲上有鐵屑,懲罰了那個賣糖的婦人。

縣令斷案:審雞,雞死了;審絲,絲斷了;卻被稱“神明”


案件二

兩個老農為了一隻雞前爭執不休。來尋求審案。傅琰問他們都給雞餵了什麼?

一個人回答說“喂的是豆”

另一個回答說“喂的是粟”

傅琰就下令把雞殺了,從雞肚子裡面取出來糧食一看-=果然粟,於是重罰了喂豆的人!

山陰縣的老百姓聽說了以後都稱讚他“神明”,從此以後誰也不敢再去縣衙斷案了,山陰縣的治安為之改觀,一下子成了江左地區的典範,並且傳言他家有本祖傳的秘籍《治縣譜》子孫相傳,不向外人宣示。

因為政績卓著,南齊給他父子專門做傳記,流傳後世!

縣令斷案:審雞,雞死了;審絲,絲斷了;卻被稱“神明”


長弓後話;

1、放在現在,這個案子是不是不可以這樣審?雞死、絲斷,是不是應該反告縣令呢?是讓你審案,又不是讓你破壞!

2、古人還是很善良的,很可愛的,只要是認錯了,就會承擔的。治理好一個刺頭,其他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呢!

3、古人是不是有點只看結果不問過程的意思呢?只要效果達到了,方法不在乎,或者說不重要!

不管怎樣,希望現在的中國能多一點多想辦法的好官,少一些政策性的強制命令,不管怎樣,古往今來,老百姓們喜歡的還是長治久安,安居樂業,

你說呢?

我是長弓老師,歡迎關注交流,一起學歷史故事,長人文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