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井市是延邊朝鮮族文化搖籃發源地、原生態民俗文化最集中地

朝鮮族的粘糕餅、打糕、等花樣眾多的美食,泡菜、各種菜窖冷藏的小菜分類繁多、米腸、牛肉、狗肉飲食文化聞名中國,響譽世界。

中國龍井市是延邊文化教育的搖籃,是中國朝鮮族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境內朝鮮族居住最集中、朝鮮族原生態文化和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

龍井市琵巖山,是市區西南城郊的一座大山。距市區3公里。東坡北坡舒緩,西坡南坡陡峭。《紅太陽照邊疆》“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唱出的就是這裡的景色。

中國龍井市是延邊朝鮮族文化搖籃發源地、原生態民俗文化最集中地

龍井市,隸屬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部,長白山東麓,是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前沿、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和延龍圖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東麓。東南方向隔圖們江與朝鮮相望,邊境線長142.5公里;東北方向與延吉市、圖們市接壤;西南方向與和龍市毗鄰;西北方向與安圖縣相接。

在25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龍井市轄5鎮2鄉2街道,生活著17萬多人口,461個自然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過40.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實現過22071.2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年收入分別實現過13686元和5036元。

龍井市作為延吉市的“後花園”,正朝著生態旅遊度假休閒城市發展方向闊步前進。2019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644年4月,清朝政府視此地為清朝的發祥地,將興京、伊通以南,圖們江以北地區列為禁山圍場,自清朝禁令以來,龍井市境也在被封禁之列。這樣,從清初至光緒年間的二百多年裡,龍井市境成了人煙稀少的一片荒涼地帶。 這是整個東北,清朝政府初年實行的封禁令。

1881年,清政府廢除對圖們江以北地區的封禁令,設南崗招墾分局,施行移民興邊政策,公開招募朝鮮移民。1902年,清政府在局子街(今延吉市)設置延吉廳,隸屬琿春副都。也就是說,朝鮮延邊自治區的朝鮮人民,是自清朝解除封禁令以後遷移延邊地區和龍井的。

龍井市的礦產資源,境內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已發現煤、鉛、鋅、金等33種礦產資源。煤儲量約1000萬噸,主要分佈於老頭溝、三合、開山屯等地;金儲量約1.8噸,重點分佈在八道等地;硅灰石儲量約500萬噸,分佈在老頭溝、智新等地;石灰石儲量約3000萬噸,其中可用於工業水泥原料的1700萬噸;油田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儲量約1億噸;含有鈣、鎂、鈉等多種微量元素的礦泉水已被大量地開發利用。

龍井市境內有國家級天佛指山松茸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77317公頃,主要針葉樹種為赤松,地帶性森林植被是以赤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

龍井市的歷史景區文化開發較早,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有馳名中外的龍井地名起源地井泉、一鬆亭、萬畝果園、漢王山遺址、大成中學舊址、日本間島領事館舊址、龍山朝鮮族民俗村等旅遊景點。

龍井市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28年,延邊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在龍井誕生,是延邊地區黨組織的活動中心和培養革命骨幹的搖籃。從國內革命戰爭到抗美援朝時期,龍井先後有5000多名各族兒女為國捐軀,烈士總數佔吉林全省的十分之一。

龍井市全市60%以上的朝鮮族居民有海外關係,地緣和親緣優勢得天獨厚。多年來,民風淳樸、政治安定、邊疆穩固、社會和諧,並多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市,從歷史上就是朝、回、滿、蒙、漢各民族團結大融合和,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團結進步的典範。

吉林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龍井市境內,東南部與朝鮮隔圖們江相望,邊境線長132公里。該區以保護松茸為主,還有野豬、狍子、黑熊、山兔、松雞、啄木鳥、雲雀、赤松、水曲柳等珍貴動植物。

明東尹東柱故居位於龍井市境內,為國家AAA級景區。

馬蹄山旅遊度假區位於龍井市境內,為國家AAA級景區。

龍井市名人:具成泰(1892.11-1933),別名具保。朝鮮族。出生於朝鮮慶尚北道慶州郡的貧苦農民家庭。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東北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和龍縣農民協會會長等職。

韓樂然(1898-1947.7),原名韓光宇。朝鮮族。出生于吉林省延吉縣龍井村的貧苦農民家庭,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黨的地下工作者,著名畫家。

文章整理編輯原創,龍井市歷史文化研究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中國龍井市是延邊朝鮮族文化搖籃發源地、原生態民俗文化最集中地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百家號獨家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