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溝通的內容有哪些?

明月入懷618


父母和孩子一起呆在家中的時光,家長完全可以與孩子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高至人生理想,低可衣食住行,按理說,可以無話不談,無談不歡,其樂融融!可現實卻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在我們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孩子們競爭力越來越大,導致很多家長對孩子開口閉口講的都是學習,飯前飯後談的都是成績。尤其是現在,每天早晨醒來,有些家長就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進行網課學習。殊不知,家長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很多孩子會關上自己的房門,拒絕家長進入。當我們想要和孩子進一步交流時,他們會說:學習呢,沒時間!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清楚:學業成績雖然是學習成果的體現,但並非學習的全部;知識學習雖然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是一個青春飛揚,陽光活潑的少年。在孩子生命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的知識要去學習,最重要的是性格品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蔡元培先生曾在《中國人的修養》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交流談論的內容,真的是太豐富了。從時間規劃的合理設置到安排家務時蘊含的統籌數學,來了解數學知識;從防範病毒的醫學知識到日常飲食鍛鍊,來了解醫學原理如何和生活實踐有效結合;從醫護人員的舍小家為大家的仁愛之心到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等人的高齡"逆行"的感人壯舉,來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和人生理想實現的價值等等。還有,生存、生活、生命的教育,感謝、感動、感恩之情的傳遞。在疫情期間,身邊很多平凡的人都在傳播正能量,家長此時如果能夠幫助和指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事情的習慣,培養孩子對事物辨別、善惡進行分析的能力,遠比單一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每天像警察一樣的去盯著孩子的作業更有價值。


明月入懷618


家長和孩子可以聊的東西很多啊!

比如說,我和我兒子經常聊書。我看的書,感覺內容不錯,就介紹給他看,或著讀一段給他聽,問問他的感受和想法。他看的書,也會跟我分享。

聊新聞。我看到的新聞,都會跟兒子聊,有些視頻也會給他看。生活中有快樂也有悲傷,孩子都需要了解。

聊當天遇到的人和事兒。今天,我遇到了什麼事情,我是什麼感受、想法,最後我是怎麼處理的,處理的好不好,以後怎麼辦,我都會和兒子分享。

講故事,我看到好的,很有哲理性的故事,都講給孩子聽。分享我的看法和類似的經歷。

聊電視劇。共同喜歡看的電視劇,我們也會聊。

聊目標和夢想。我有我的夢想,我有我想過的人生,我都會跟兒子分享。

其實,只要用心,跟孩子可以聊的東西很多。


樺姐談養育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內容有很多。那麼我們可以溝通一些什麼樣的內容呢?

有一點要注意,實際上我們和孩子之間,是有不同的關係存在的,這樣的關係很多父母都能感知到。

比如,孩子不願意跟我們交流想法,只說事情,

比如,孩子一回來就鑽進房間,吃飯時才開門,和父母只限於打招呼;

這些現象的背後,說明我們的親子關係到了很外面的一層了。

由內而外,親子關係呈現出這樣的環狀:

敝開心扉、分享感受、談想法、談事情、打招呼。

知道這個,就需要我們通過溝通,來看我們跟孩子溝通的內容:

一、和孩子聊心裡的想法,敝開心扉的讓孩子和我們交心的交流,坦誠又親切,這樣的溝通是特別溫暖的。

如果孩子和我們間的關係達到這一步,可以交心的聊。

二、和孩子聊感受,聊感覺

問他碰到了什麼事情是什麼樣的看法?有什麼樣的感受?也說說你的感受,這種聊想法可以很好的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距離。

三、聊情緒,你和孩子之間碰到了事情有什麼樣的情緒,可以分享你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這件事情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同時也建議孩子有什麼情緒時也跟你來分享,這是更進一步的溝通。

四、聊學校的事,聊讀書和學習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和孩子的溝通或許只剩下學習和寫作業,但這樣的話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的重點只剩下了學習和成績,對孩子本身的關注度是不夠的。

所以,要關心他的這個人,就要聊學校的事,聊感受,同時我們也能夠知道孩子,最近有碰到一些什麼事情?

五、聊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也可以聊我們感興趣的事情

只要孩子願意跟我們溝通,這個都可以不用做特別的一個限制,同時我們可以聊到一些社會上的事情,這種溝通,往往可以把一些教育的道理帶在那裡面,告訴孩子,比如,為了保證安全,我們不能隨便拿陌生人的食物。

六、聊家裡的事,家裡有什麼事?爸爸媽媽怎麼樣?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他也是可以參與到這個過程來的,我們也經常會跟孩子這樣做,甚至每週都會開一次小小家庭會議,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討論這周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事,想做的事,特別有意思。


溝通的目的是與孩子更多的互動,提升親子關係,把我們與孩子間的關係,能拉進到敝開心扉,就是最好的了。

對此,你怎麼看?


庭爸,8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庭爸談育兒


在下認為,與孩子溝通,既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民主的家庭氣氛,又要和孩子建立一個朋友一樣友好的親密關係。

關於與孩子溝通的內容。在無微不至的關心孩子的前提下,應該把他們的學習成績,身高等按逐年變化繪製成曲線圖,記錄他們成長的全過程。從小就教他們唱歌,游泳,划船,釣魚,帶他們到博物館參觀,看展覽,看歌舞,看動物園,有空還帶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放風箏。

在各種活動中,不要因為自己是家長就說一不二,或者擺出什麼都懂的樣子,而是去做能給予孩子知識和歡樂的最知心,最親密,最可信賴的朋友。遇到比如搬家,換工作買車之類的事情,要召開家庭會,和孩子商量該怎麼做?還要組織家庭音樂會,並將每個人唱的歌錄製成磁帶。家庭氣氛民主和諧了,孩子的生活也就無慮無憂無慮了。這樣以實際行動給孩子溝通。孩子的心靈窗戶就打開了,他們有什麼事情都給父母講,從不放在心裡。出門說聲再見。做飯當幫手,飯後洗碗擦桌掃地,平時買菜洗菜,給父母盛飯,端湯,拿報紙,按摩,捶背。在這個時候你應該對孩子講,我們是父子,也是朋友,我們有義務培養教育你們也應該得到你們的幫助,你們長大了會發現我們有很多不足之處,發現我們很多地方不如你們,因此我們要像朋友一樣互相諒解,互相幫助。你覺得這些內容與孩子溝通的話,孩子接受的了嗎?我看行!(一鶴草擬)


浮邱一鶴


我是一個初中孩子和小學孩子的家長,現在分享一下!

怎樣與孩子溝通才能起到引導,幫助孩子,促進他學習的目的呢?其實我認為上至天文,下知地理,國家時事,世界格局都可以。但是還是要根據他的年齡結構來分析。

首先我們要了解初中階段孩子的心理。 

 初中的孩子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1,極強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聽到你披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有面子,今後怎麼還能在同學們面前抬起頭來,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裡。另一方面,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勢必要好好努力,通過學習成績說話。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好好引導,將孩子對自尊心的維護轉化為上進心,自信心。

 2,強烈的獨立意識; 到了初中以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雖然,孩子年齡還小,缺乏處理問題的經驗。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儘可能的提供給孩子自我展現的平臺。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親,總是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這樣,一方面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3,容易受到壞的影響;一個好習慣變壞只需要三天,13歲—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單純的、積極的成長空間。事實上,我們努力使孩子考入重點中學的實驗班,經過初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點高中的實驗班,以致將來考入名牌大學。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接受最優秀老師的指導,也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競爭環境。

綜合上面的特點,給家長們提供六個字,以供參考:鼓勵,獎勵,堅持!


中山旭昕


和孩子在一起溝通時,孩子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無論你說了多少遍的內容,還是都是不在乎,不知道不了解?久而久之,孩子甚至直接拒絕和你溝通聊天。想要跟他們好好溝通吧,剛說幾句,孩子們卻各個都嫌煩,做什麼事好像都要跟你唱反調,實在令人頭疼。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對孩子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溝通,如果不溝通,是無法教好孩子!

不少家長會說,我的孩子現在像變了個人似的,不願意和我說話。小學的時候整天黏在身邊,有什麼事都和我說。可現在卻沉默寡言了,放學回家後,除了吃飯,看一會電視,就是鑽進自己的房間不出來,有時候我故意找話題問問情況,他也很簡單的回答:“沒什麼好說的”,甚至是“煩死了”,“有完沒完?”

有個家長,他的兒子今年上初二,正是關鍵時刻,學習較在初一退步很多,不愛學習,學習態度懶惰,說謊,貪玩,為了不讓他分心,手機沒收,電腦不讓玩,閒雜書也都收起來了。又多次因不完成作業被叫家長,去問他作業情況,他卻家長不理不睬。這就是沒有做好有效的溝通。


旗號


目前大多數孩子作業很多,課餘時間安排很緊,父母每日工作也很勞累。但作為家長有必要抽出時間與孩子溝通。父母可以利用什麼時段和孩子溝通呢?都需要溝通些什麼呢?

一.吃飯時間

孩子放學之後,家長想和孩子聊聊天,瞭解一下孩子一天的情況,於是飯桌就成了最自然的聊天場所。

吃飯時間孩子會很放鬆,聊天的狀態也會很自然。

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聊天內容會是這樣:今天在學校的表現如何?老師都誇獎誰啦?今天都學了什麼?上課有沒有認真聽呀?你看xxx家的孩子最近考了雙百(得了什麼獎)......

很多時候都是以提問開始,最終以訓斥、提要求結束。久而久之孩子便對此產生了厭惡感。在吃飯時間便不原意聊天,也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者不原意和父母聊天。

父母漸漸的就會抱怨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為什麼說什麼也不聽,溝通起來為什麼這麼費力...

這個時候父母就該想一想,是不是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有問題。

觀點一:孩子對於事物的理解是循序漸進的,所以需要耐心的去引導。瞭解孩子心裡所想才是解決問題的首要關鍵。

對於孩子的成長應多方面去引導和培養。這裡說的培養不是指學的多,報的課班多。培養不單是指學業上的成長,更多的是身心上的成長。

父母應更多的關注他在學校玩的開心麼、學校裡都有哪些好玩的事情、你喜歡哪個小朋友(因為什麼呢)、那你更喜歡和誰玩等,應把更多的話語權交給孩子。讓他去分享他的所見所聞,分享他的經歷。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他表述事情是否清晰,對待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確,他更多得關注哪方面的事情等。在此過程中應多加鼓勵,讓孩子更有信心、更喜歡和他人表達事情,使他感受到父母很關心她。之後可以稍加引導,漸漸的說一些道理給他聽,使他逐漸明確價值觀念。

其實父母對於事物的側重點會逐漸影響孩子的判斷,也會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父母給孩子傳遞的對待事物和生活的態度會逐漸影響孩子的人生觀。當孩子遇到了問題或者做了錯事時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抱怨,發洩情緒。而是耐心的去引導他學會正確的做法,並對其表示理解,適當的安慰與幫助。

二.作業時間

很多家長都有陪孩子做作業的習慣。那父母有沒有想過,需要陪孩子做些什麼呢?很多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很頭疼,很多時候會訓斥孩子。寫作業是孩子需要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只要父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孩子就會獨立學習,更有效率的學習了。

1.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

父母可以問一下孩子今天都需要寫哪些作業,哪些作業量比較大、比較難做更耗時間。那父母可以建議先做量小的、難度較小的。難度大的、量大的內容可以放在後面去攻克。這樣整體的進度會快一些。避免了更多時間上的浪費,總體時間會縮短很多,孩子做作業也會輕鬆很多。孩子對寫作業這件事情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這就是父母培養孩子制定計劃的能力。掌握時間觀念並更加輕鬆化。

觀點二:學會制定計劃,掌握時間觀念的習慣應從小培養。孩子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習中度過,所以父母應通過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越早培養越有益於孩子形成整體的思維邏輯和行為習慣。

孩子在幼小階段對於事物的看法和做法大多是通過模仿身邊的人。那麼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會被孩子一一的記在心裡,也許某一天他會說出你之前說過的話,做過你之前做過的事。

所以身為父母應言傳身教,以自己為榜樣,正確的引導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2. 父母應幫助孩子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

孩子對於這些學科,一定會有特別喜歡的,也有比較頭疼的。那父母如何幫助他解決頭疼的問題呢?那麼父母就要幫助其掌握學習的方法。首先父母可以觀察他學習的過程是怎樣的,是運用怎樣的學習方式以及其學習效率如何。那麼父母通過這些幫他分析怎樣學習更加有效率、更加準確。

觀點三:孩子並不是不會學習,只是他目前還沒有掌握更好的方法。

面對問題,方法有很多種,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實用的。

孩子學習並不是單一的去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

只有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學習。

通過教會孩子解決事情的方法,孩子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面對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解決,如何更快速、更好的去解決。而不是直接尋求幫助、放棄或逃避。

3.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總結歸納,分析重點的能力。

當一次考試或者測驗成績發佈後,老師都會將試卷發回來。那這麼做是問什麼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試題中的錯誤在了哪裡,以後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錯誤。那麼大多數孩子並不清楚他為何會做錯,甚者以後還會出現同樣的錯誤。那麼作為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養成歸納總結,分析重點的能力。

試卷拿回來後,可以問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做錯,是因為做題時不認真、沒有檢查還是沒有用對正確的解題思路和做法。那麼父母就要幫助孩子找到做錯的原因,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做法,逐漸改進其做題質量。並時常總結歸納哪一類型的題型錯的比較多,那麼之後要重點留意這樣的題型,多練習這樣的題型。

觀點四:經常反思,總結經驗是培養孩子不斷自我完善的能力。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可以培養孩子的大局觀。

學會歸納與總結是培養孩子有一個良好處理事情的方法,是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可以獨立的去對待事情,並且更加有效率。

分析重點可以培養孩子在對待事情上區分輕重緩急,循序漸進。久而久之可以塑造孩子的大局觀。

在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看似很簡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次人格的塑造。

三.親子閱讀時間

在空閒時間,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多讀寫書。起初是父母讀,孩子在聽。孩子對於故事都會充滿著好奇,幻想著故事裡的內容。通過一個故事能夠傳遞一種信念。而這種信念往往會孩子的腦海裡根深蒂固。這種信念慢慢會成為孩子的一種信仰,並想象著自己以後也能夠成為那樣的人,做那樣的事。孩子長大一些後會自己去閱讀,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

那作為父母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呢?首先需要在家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是很重要的。忌吵鬧,忌爭執,忌喧囂。在那個時段裡,父母和孩子同在讀書。之餘可以與孩子溝通書中的內容,探討其蘊藏的深意。書中講了些什麼,孩子是如何看待的這些的。父母讀了哪些內容,又是如何看待這些的。這是一個思想碰撞的過程。孩子需要父母去開拓思維,也需要將思想碰撞。

觀點五:言傳身教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行,讀書可以培養孩子的心境。

讀書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用心去品讀書中的內容。久而久之,性情會變得溫和起來,會更加有耐心。讀書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可以領略未知的世界。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與孩子在合適的時段做有效的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孩子需要耐心地引導,而不是強硬地命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能夠繼承的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與行事,培養不悲不躁的心境,塑造高尚的品行。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包含著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和希望。在此,對普天下的父母致以崇高的敬意!


至尚學邦


溝通是為了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洞悉孩子的心事,從而更加的瞭解自己的孩子。

溝通要注意方法:

切記不要單刀直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也是敏感的。家長迫不及待地開口,很有可能讓孩子很快閉口。學會拐彎抹角的試探,引導,那麼就能夠峰迴路轉了。

溝通要有耐心。特別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孩子性格比較極端,暴躁,若溝通方式不對,那麼溝通就成了阻礙,更有可能成了斷絕。耐心的與孩子溝通,可以從側面瞭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朋友的角色與孩子推心置腹的交談。將沁比心,相信溝通一定能夠化解矛盾,緩和關係。

溝通要學會找準時機。不要在不適當和不恰當的場合溝通與場合。例如在公共場合與孩子溝通,很多孩子會選擇逃避的。更不要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打斷孩子,試圖與孩子溝通,且不說溝通不成,反而打斷了孩子的專注力。應該在一個安靜的,“封閉”(指的是家長與孩子獨立的空間)的小空間中與孩子溝通,這樣既能夠達到有效的溝通,也是保護孩子自尊和隱私的有效的方法。

總結一句話:溝通從心開始,定不會讓溝通重新開始。


年華似水流年如歌


作為家長,肯定會於孩子有代溝,多與孩子交談,這是父母與孩子溝通情感,加深對孩子學習,生活,思想情況瞭解的好方法。那怎樣才能更好的孩子的興趣愛好呢?

一,尋找與孩子交流的切入點。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中,尋找與孩子交流的切入點。通過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就可以展開交流。比如,孩子愛看球聽歌,家長可以特意收集一些有關信息,與孩子一起談論,球技,賽事,歌壇逸聞,藉機表白自己的處世態度,看問題的觀點。

二,保持年輕的心態。家長要多跟孩子接觸,瞭解孩子的思想,要試著瞭解孩子平時想的是什麼。並且讓自己有個年輕的心態,想孩子之所想,思孩子之所思。儘量讓自己跟孩子保持一樣的心態,消除代溝,平等的交流。

三,聊聊學校。孩子每天在學校會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被老師表揚,跟某某同學玩的很開心,手工課做了什麼某某同學講了什麼樣的笑話。這些都可以讓孩子跟你說,並且,這也是孩子非常樂於聊的話題。這樣的交流會讓孩子體會到家長對他的關注,會很高興的與父母分享他的生活樂趣,分享他的價值觀念。



LBJ大聖


有三個方面可以聊,但不要聊學習和成績

首先家長和孩子聊的時候,要以朋友的身份,你和他是平等的,注意這個態度。

一,聊聊孩子的興趣

孩子感興趣什麼?喜歡什麼遊戲?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的興趣是什麼!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很正確,瞭解了孩子的興趣,才能避開他不喜歡的,利用他感興趣的開引導。

要注意讓孩子暢所欲言,不要壓抑他。

二,聊聊他的同學個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交往圈子,孩子也不例外,他和班級裡誰的關係好,誰的關係不好,作為家長你知道嗎?

如果有一天,他和人打架了,是他主動出手的,老師通知了你,你上來就罵孩子,也許是錯的,可能他是為了自己的同學,是拔刀相助。

瞭解一下孩子,他的同學朋友喜歡什麼,他們在一起喜歡幹什麼,這也更有利於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從側面進一步瞭解孩子。

三,聊聊他對不相關的事的看法

每天都會有很多新聞,關於人情世故,關於家庭,關於孩子,關於社會的,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那是因為他沒有被引導,沒有去思考。

和孩子一起看新聞,聊聊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問他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處理?

孩子會去思考,然後有時候給出的見解,真的比大人還好,不要忘了孩子的創造力想法是最強的。

所有的一定要做到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跟孩子以朋友的平等態度去聊,不要端著家長的架子,不然啥也聊不出來。

最後如果孩子願意,還可以聊聊他以後得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