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字看著漂亮卻不算書法,而有些書法家的字看著一般卻被說是精品?

穿越亞馬遜


首先寫字不等於書法。我們這裡所說的書法是指書法藝術,而不是簡單的寫字。書法藝術是寫字,但寫字不等於是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是寫字的昇華,是在書寫之中融入了人文精神和時代特徵,而不只是簡單的記錄。而普通大眾卻習慣性的把寫字當成了書法藝術,所以在評判的時候難免會出現較大的差異性。

其次是漂亮、好看的字不等於是有藝術價值的書法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大眾在評判一件書法作品的時候,喜歡用漂亮或好看來替代書法作品的藝術性。大家習慣看端莊勻稱、四平八穩、容易辨識的字,是以實用為出發點。而實際上,我們判斷一件書法作品的好壞優劣不是以是否好看作為標準,而是以作品的藝術性和學術性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作品已經不是完全為了實用,而是純粹的欣賞。

最後書法藝術作品的欣賞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書法藝術有它自身的一套審美標準,也有一定的門檻。要欣賞一件書法藝術作品時,就必須懂得它的標準,知道里面具體的門道。譬如作品的章法佈局、結體用筆、變化呼應,以及用筆的輕重快慢徐疾、用墨的濃淡枯溼潤燥、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這些辯證與統一的關係都會是書法藝術美學的具體表現方式,爾後是作品的風格特徵、精神氣韻,以及飽含的人文精神,都需要欣賞者去理解和體悟。如果一個讀者不具備這種欣賞審美能力,他無法感受到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自然就覺得作品不美或不好看,但對於有藝術審美能力的人來說,他能通過作品的視覺衝擊力領略到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還能體悟到創作者的情感、性格,從而產生極大的美的享受,所以自然就覺得作品很美。

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的審美情趣是千差萬別的,一千個人的眼裡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利波特。我們既要有審美的多樣性,也要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審美能力,擁有一雙能真正發現美、欣賞美的眼睛。

我是無心齋,專注於書畫藝術品鑑賞,歡迎同道一起交流。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我,謝謝!


無心齋


就這個問題,說下自己的觀點……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知道到書法和書法家這些詞語,是從小學五年級的歷史課本上……當時,感覺上邊的插圖裡,有一張顏真卿書法《多寶塔碑》,還有一張黃庭堅書法,沒說什麼碑帖(直到大學畢業,多方打聽,才知道是《松風閣詩》,因為我不是書法專業),當時就感覺這兩幅插圖裡的字十分漂亮,到了初中,高中,歷史書裡還是,提到唐宋書法,插圖還是《多寶塔碑》和黃庭堅書法,我依然感覺很漂亮,尤其是黃庭堅那篇字 ,後來自己開始學習書法後,曾多方打聽身邊練字的朋友,那篇“依山築閣見平川”出自哪裡,他們都說不知道,畢竟十幾年前,網絡不方便,直到有一天,單位來了一個同事,行草書高手,從他那裡知道了,原來是《松風閣詩》……直到現在,我還是感覺黃庭堅的字結構處理的真好,很漂亮!好書法是經歷的住歷史考驗的!說這麼多,只想說明一點,真要是好書法,就是讓小學生去看,也是好的,漂亮的。胡塗亂抹的字,如果和古代書法名家的字放在一起,就是讓小學生看,他們也能看出好壞。所以鼓勵提問題的人,如果自己感覺什麼字漂亮,就是好書法,不要受其他人干擾,或許那些人,才不懂書法。


趙子方書法


書法形態,主要分為“妍”“拙”“醜”三個類型。醜即是醜,其實書法藝術的美感也就是分為“妍”與“拙”。何為妍,晉韻唐法多是妍,宋人尚意開始就有了拙,蔡蘇妍多些,米黃拙多些,然後,王鐸是大拙、董其昌是小拙,而到了傅山板橋,基本上就是全拙了。

就連民國文豪沈從文先生都感言,宋四家沒有一個認真寫字的,因此普通大眾看不懂拙、不喜歡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拙書尚且如此,更休題“醜書”了。但是“專業”的學者專家明顯對“拙”更感興趣、更為青睞,從國展大賽的作品看,“拙”佔主流、“拙”字當道,是無須爭辯的事實。



基於以上兩點原由,“大眾”與“專業”書法審美的角度眼光,嚴重地不在一個地平線上。一些被“業內人士”鼓掌叫好的書法作品,大眾絲毫審視不出美感,而一些被普通大眾相當看好的書法作品,往往在專家學者的眼裡一文不值。比如正書的田英章,拙書的金伯興(新一屆蘭亭獎獲得者)。

專家與大眾的審美有所差別是正常的,但走到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對書法藝術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藝術探索之路可以蜿蜒曲折,但大的方向不宜南轅北轍,不是東西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個矛盾需要有所調合。“專家”未必就對,而大眾未必就錯,在對“醜書”的批判上,我的態度屬於大眾這一方。



過度掘鑿解構書法藝術,可能本身就不可取。書法原本並不是非常複雜的事情,被解構抽象得都快要面目全非了。不管如何研究,書法的美感始終是藝術的重要組成,如果連大眾都看不出來美感,都覺得太拙太醜,這樣的創新與嘗試就是失敗的,即便有一萬條理論上的理由可以支撐,也是不值稱道的。


抱庸妄談。


抱庸詩書


小學三年級開始學楷書到現在敬請各位雅教!



hongjiahe


書法之美是有特奌,而非個性。



用戶月夜飛聲


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水很深。昨天跟一位專業書法朋友在談及此事,他就在說很多人不懂書法,只是拿“漂亮”“好看”作為評判書法好壞的標準,這是不懂書法的表現,因為什麼是“漂亮”,怎麼著就“好看”了,你有什麼標準嗎?

我們就說人的長相,很多人把人的長相定了個標準,什麼三庭五眼長的均衡就說標準的漂亮,這樣說對嗎?不能說對,但是不錯,這只是其中的一種美而已。姚晨大嘴巴,一樣有人覺得她很好看,莫文蔚與周慧敏也各有各的粉絲喜歡。有的喜歡女孩子小鳥依人的很文靜感覺,有的喜歡女孩子比較外向活潑的感覺,誰的對呢?

就像我們誇一個孩子一樣,你老是誇他“你真棒”,我們覺得這是在鼓勵孩子,但你不知道這樣長久下去你就把他捧殺了。我跟很多家長說過,誇孩子要讚賞他的具體點,例如他今天的作業寫的很工整,他這段時間學習的態度很端正,他很努力,很專注等等,而不是隻會說“你很棒”“你很聰明”等。

說的有點遠了,我就是打個比方。就是說書法,不能只是簡單地以是不是漂亮來決定它的優劣。能真的被成為“書法”的作品,從大的說它要有兩項內容:其一,是對傳統的繼承,你的字有沒有臨過碑帖,你學過誰家的字,就像一個人要有父母一樣,你的字要有出處、有源頭,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二,你要有自我的面貌,你完全跟父母一樣這不行,你還要有自己的特點,以古為徒,不是以古為奴,師古不泥古。

上面這是大的方面,我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先看它的神韻、格調的高下,再看它的書學淵源,自我的特點,細的方面還要看字的筆法、結體、章法、墨法等等,看它的點畫線條的質感,結體的擒縱、開合,章法上的攲側、穿插、避讓,筆勢的連貫、呼應,墨法的濃淡、潤燥等。

這些都是決定書法作品質量的元素,而不是僅僅以是不是“漂亮”作為標準。王羲之的《蘭亭序》具有飄逸、妍美的特點,你不能拿這個作為標準來審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我早期欣賞《祭侄文稿》的時候是真看不懂,就是覺得寫的太難看了,字形不美,又潦草,這種字不漂亮,我才不願意學呢。

但是隨著年齡增加,學的東西多了,對書法的認識的深入了,現在再看《祭侄文稿》確實越看越耐看,感覺這字“漂亮”。

號稱天下十大行書的這些作品,各有特點,每件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風格多樣、多變,你說誰“漂亮”誰不“好看”呢?


翰墨今香


借用莊子的話,一事精緻,足以動人。對於書法作品的要求,起碼也要一字精緻,足以動人。敬畏一點一畫,在精熟之上,用毛乾淨爽勁,氣勢連貫,自然而不平庸,遒麗而文質,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風神雅逸天成,方可稱為好字即書法。




WW老吳寫字


這裡有個行裡行外問題。人人都會走步,可那不是模特,郭德綱走貓步人們只會笑他。朱之文歌唱的好聽,他不是歌唱家。人人都會寫兩刷了一樣不可能成為書家。其實一筆下,行家就知道你會不會寫字,起行收到位與否,內行看門道嗎!下面是遼寧書協主席胡崇煒的字,你能看懂好在那,說明你是內行。看不懂說明你是門外漢。



雲雪書畫


美學的層次和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論。書法造詣很高,同時又雅俗共賞的書法大家,也不少。

例如趙孟頫,梁詩正,啟功等等。








甸原富利


寫的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