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琴演奏的“左右手互博術”

左右互搏術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在桃花島的地洞裡創出的武功,本質是一心二用,能夠兩手同時做不同的事情,其對於人物本身的戰鬥力加成堪稱臺階性。


古琴的左右手互博術其實是指古琴演奏左右手的配合度,但是在單音的處理中,一般認為古琴指法多而細決大部分在左手,所以認為左手指法難於右手,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


關於古琴演奏的“左右手互博術”


左手指法雖然多而細,畢竟可以通過刻苦鍛練掌握它,而右手是發音動作,它是隨著頭腦裡的意念指揮的,輕、重、徐、疾關係著琴曲感情的先導作用,如果首先不能處理好發音,左手指法再熟練也不可能彈出好的效果。


初學古琴者容易產生的毛病是,彈出的單音不厚不實,有怪聲,強弱力度也控制不住,什麼原因呢?先從右手指法講起。


關於古琴演奏的“左右手互博術”


右手彈弦一般應在嶽山與一徽的二分之一處,靠近嶽山則剛、靠近一徽或一徽以下(二、三徽)則柔,如何處理好剛、柔恰到好處,可根據曲情選擇部位落指,右手彈弦還應當注意的是,手指彈弦要儘量向琴面俯衝,不要向上挑,因為向下俯衝發出的音沉、厚、凝、實;向上挑就輕、浮、空、飄。


此外用指的方法也很重要,一般手指彈弦用半甲半肉,如果需要剛則用全甲,需要柔則用全肉,需要輕則用手指碰弦向上提擦出音,需要加重可用另一手指做彈弦手指的幫力,如:食指挑七絃,中指可放在五絃上幫助食指用力向琴面俯衝,這些是右手彈弦的基本知識,關於按絃音不實、不厚和有怪聲問題,從根本上講是左右手的配合關係。


關於古琴演奏的“左右手互博術”

左手按弦落指過早音就呆滯沒有厚度,過慢就會出現雙音(散音與按音),綽上,注下一般不要超過一個音位,否則會出現不需要,不協調的音(所謂怪音)。


一般彈琴人喜歡用重力彈弦取音,意在表現指力雄厚,殊不知弦有一定的張力,過重超過弦的承受力量音出來就不“純”有“疵”聲反而弄巧成拙。


關於古琴演奏的“左右手互博術”


古人言:“入木三分”的含意,不是要彈琴人按弦的手指要用很大的氣力插入琴木頭裡,而是要求右手彈弦出音要堅實、純正、不浮、不飄,左手技弦配合要恰到好處,使音色純正有厚度。


因為古琴的構造琴面下有一個共鳴箱,音是通過共鳴箱開的兩個出音孔(龍池、鳳沼)發出來就好象音穿過木頭髮出來一樣,所以說入木三分只能是一個比喻,真正的含義是講“音”而不是講“力”,因此彈好單音必須左右手配合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