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梁中傑 前瞻產業研究院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導讀:

2019年下半年,國家商務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推動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小組團”滾動開發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商務部、自然資源部支持沿邊省區選擇切實可行的邊境經濟合作區(下稱“邊合區”)“小組團”進行重點培育,並在建設用地、資金、開發運營等方面給予保障。那麼“小組團”是一種怎樣的模式?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點?

(一)什麼是“小組團”?

“小組團”滾動開發是邊合區充分發揮沿邊區位優勢,依託資源、市場特點構建產業鏈,對產業進行較小規模的組團和單元佈局,制定精準招商計劃,引入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配套,市場化運營,分片、分期進行滾動開發的模式。

單個“小組團”原則上控制在3平方公里以內,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重點發展1平方公里以內、產業定位清晰、功能配套靈活、龍頭企業帶動性強的“小組團”。

仔細一看,“小組團”滾動開發模式與此前特色小鎮的一些要求不謀而合,特別是用地規模、核心發展要求等。對於邊合區來講,大範圍鋪開式開發會逐漸弱化,而“小而精”的小鎮型開發將逐步探索,可以預想,未來邊合區更多會以核心功能區作為前期重點,在核心功能區凸顯效益後帶動周邊圈層進一步發展。

(二)目前邊合區發展現狀如何?

邊合區是我國延邊開放城市發展邊境貿易和加工出口的區域。1992年國家成立了憑祥、東興、河口、畹町、瑞麗、伊寧、博樂、塔城、滿洲里、二連浩特、黑河、綏芬河、琿春和丹東等首批14個邊合區,此後分別在2011年、2013年、2015年先後批准了吉木乃、臨滄、合龍等3個邊合區。

從數量來看,如下圖所示,新疆與雲南的邊合區數量最多,皆為4個;從毗鄰國家來看,最多的為俄羅斯,其次為哈薩克斯坦。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邊合區的分佈與毗鄰國家情況

17個邊合區有著明顯的共性特點:一是大部分經開區以資源開發、產品邊貿、加工製造、倉儲轉運、邊境旅遊等功能為主;二是大部分經開區用地規模在3-15平方公里,每個邊合區平均6平方公里。

經過多年的發展,邊合區總體發展態勢向好,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各項配套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產業層次偏低,大部分邊合區以初級產品加工為主,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出口產業;產業效益不足,在產業規模、企業數量、產業帶動性方面不足以滿足未來“大開放、大通道、大物流”的需求。

(三)那麼,有哪些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在通知中,探索“小組團”滾動開發,需編制邊合區“小組團”滾動開發實施方案,按通知要求,實施方案應包括五個專題研究,即產業規劃、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項目投融資計劃、招商與運營計劃,各專題編制要點皆在通知中,在此不再贅述。筆者認為有以下三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產業角度——做好精準定位。

根據通知的要求,單個“小組團”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而且在編制要點中強調“準確選擇主導產業和細分行業”,因此前期產業定位階段更需要對產業進行系統的評估與分析,如對技術、資源、人力、產業模式等要素進行綜合評估(如下圖),篩選出適合當前發展的產業與未來3-5年培育發展的產業,描繪出邊合區產業發展的藍圖。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產業要素與需求評估示意圖

值得強調的是,由於經合區的特殊性質,除了本地產業研判外,更多要關注毗鄰國家/城市的產業情況,包括產業基礎、產業鏈環節、產品進出口、口岸政策等多方面的信息。

此外,產業規劃需與空間緊密結合,以實現組團層級與產業層級的對應,為後續招商運營、規劃設計做準備,如下圖: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組團層級與產業層次的關係對應

第二,招商層面——創新招商形式。

一方面根據產業層面的精準定位——主導產業與細分產業,篩選來自全國乃至毗鄰國家的目標企業,形成邊合區獨有的招商信息庫。一般來講,從無到有建立招商信息庫,其耗費時間與精力會更大,而且短時間內較為困難,因此可考慮與國內知名的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在細分產業方向、目標企業分佈、目標企業篩選等方面進行合作,以快速建立招商信息庫,便於後續招商推廣工作的推行。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細分產業在全國的分佈情況(以農產品加工)

另一方面,則是更有效對接對口幫扶的經開區,在科技資源、產業資源、機制創新等方面進行合作。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邊境經濟合作區探索新模式——小組團,大發展

第三,運營角度——評估運營模式。

一方面,借鑑國內外先進地區的開發與運營經驗,結合當地實際評估現有模式,並推陳出新設計適合當地發展現狀的開發模式、運營管理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則要重點關注前期的投資與回收平衡,因為“小組團”滾動開發模式是在通過“開發一片、成熟一片、收益一片”的滾動式開發進行的,所以核心區的開發收益特別重要,這也就需要更多的紮實數據來支撐,而這也為了此後向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進行融資做準備。

總體上來講,目前我國大範圍、同質化的邊貿政策會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重複建設,而從“小組團”切入,則能更有效盤活邊境資源。當然,新模式的探索需要時間與實踐來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