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這麼聰明的人死後為什麼會被清算?難道他沒有考慮到?

變化的史不變的歷


歷史上能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有誰不是聰明人?但是從秦朝的趙高到清朝的和珅,最後不都一樣被清算了嗎?身居高位者,誰沒有一兩個仇家,就算沒有仇家,嫉妒者也不在少數,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張居正死後才被清算,這個下場已經非常好了。

張居正畫像

皇權失位,獨攬大權的張居正

張居正是名臣徐階的弟子,在徐階的引導下,張居正進入內閣參與朝政,在和徐階學習的過程中,給張居正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此時明朝的政治鬥爭非常激烈,在和嚴嵩,高拱的鬥爭中,讓張居正不斷得到磨礪,後來嚴嵩,高拱倒臺,徐階退休。隆慶六年,明穆宗朱載垕駕崩,年僅十歲的明神宗朱翊鈞繼位,張居正成為了內閣首輔。

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後,立刻開始推動變革,變革的關鍵是整頓吏治,振興經濟,強兵興國。這個時候明神宗還在年幼,所以張居正除了要擔任內閣首輔外,還肩負著教育神宗皇帝的責任,張居正對神宗皇帝非常的嚴格,每天太陽才出來就把神宗皇帝弄到文華殿上課,親自察驗神宗皇帝的功課,一個月只放三天假,這三天還得去上朝,張居正對神宗皇帝的生活起居也都要一一過問。

明神宗朱翊鈞

神宗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和張居正關係很好,小時候的神宗皇帝非常皮,李太后就經常搬出張居正嚇唬神宗皇帝,時間久了,張居正這個名字在神宗皇帝心裡都留下了陰影,神宗皇帝見到張居正從不直呼其名,都叫他“元輔張先生”或“張先生”十分尊敬他。

神宗皇帝才登基時,全力支持張居正推行新政,所以張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明朝政治煥然一新,但是隨著神宗皇帝逐漸成年後,他開始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早期對張居正過於信賴,大量放權導致了皇權失位,張居正權力過大甚至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所以神宗皇帝也開始提防著張居正,只是這個時候他沒有能力倒張,而張居正變革對大明江山也的確是有好處的。

張居正畫像

雙面宰相張居正,死後為何被清算

張居正是治世能臣這毋庸置疑,但是站在權力頂峰的張居正也不是一個乾淨人,張居正當國十年,大明的國庫是富裕了不少,但是張居正也沒少撈錢,按照《萬曆十五年》的記載,張居正外出用的轎子十分奢華,抬轎就需要32人,這顯然是超規格的。而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從他家中搜出了的財物大約值白銀十萬兩,他兒子招供說藏在其他地方的還有三十萬兩,明朝官吏的薪水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內閣首輔,就靠工資十年可能還攢不下三萬兩銀子,張居正的財產明顯來路不正。

萬曆十年張居正因為治痔瘡病逝了,神宗皇帝專門為他輟朝,贈上柱國,賜諡號“文忠”,這是神宗皇帝給張居正最後的恩賞。接下來神宗皇帝即將親政,他急需鞏固皇權的地位,而導致神宗皇帝皇權失位的人,正是張居正,因此只有徹底消除張居正的影響,神宗皇帝才能扶正皇權的位置。

明神宗朱翊鈞

張居正死後第四天,言官們開始彈劾張居正推薦的大臣潘晟,神宗皇帝命潘晟致仕,大臣們也看明白神宗皇帝的態度,一道道彈劾張居正的摺子送到了內閣,神宗皇帝下令查抄張居正府邸,削去了給張居正的一切封賞,壓抑了多年的神宗皇帝徹底爆發了,他甚至想把張居正挖出來鞭屍,不餘遺力的迫害張居正的黨羽,家屬,大臣們無不側目,神宗皇帝徹底扶正了皇權的位置。

張居正也許知道時候自己會被清算,但是他肯定沒有想到神宗皇帝會如此恨他,可能在張居正看來,自己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留下罵名來推行新政,都是為了穩固大明江山,都是為了給神宗皇帝未來的統治鋪路,即便神宗皇帝以後和自己翻臉,也不會如此徹底的清算自己,但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已經一次次觸碰了神宗皇帝的底線,又或者張居正只是想當一個忠於大明,不在乎後世評價的忠臣。

張居正像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