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有很多人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有的小孩子的嘴特别巧,特别会说话,脑子转的特别快,学习成绩很好,有时候反应速度甚至会比大人还要快

而有的孩子在表达的时候总是含糊不清,听半天都没搞清楚孩子到底在说些什么,在学习上也不尽如人意。其实,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可能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同。


同样是上学,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却很差


茜茜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是班级里排名末尾的,一次考试过后,老师便举办了一次公开课,邀请家长过来旁听,以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在课上,茜茜发现,其他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之后,总会踊跃的回答,并且回答起来特别流利顺畅,条理非常清晰,而当老师叫到自己的儿子回答问题时,孩子却吞吐其词的,表达起来非常不连贯,常常前言不接后语。


这样的情况让茜茜感到疑惑,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上课,接受来自同一个老师的教学,差距会这么大。于是茜茜便趁着课间和其他家长交流了一下关于辅导孩子学习的问题,这才发现了大问题。


在平时教孩子写作业时,茜茜都只是让孩子记住课上的内容,并机械性的重复练习,而忽略了引导孩子了解问题本质这个重点,从而导致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欠缺。


事实上,孩子之间会差这么多,往往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强弱不一,甚至是欠缺。


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决定孩子的高度


也许很多人在看到逻辑思维能力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数学,觉得只有数学才存在逻辑思维,其实不然,不管是写作文还是解数学题,都会涉及到逻辑思维能力。浅显的解释就是实现对事物、问题的认识、理解、分析、判断、思考等等的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每个人的每个人生阶段有着非常大的效力,因为不论是表述还是做事,都会牵扯到逻辑思维,如果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那么他的表达、行为都会显得非常有条理性和说服力;相反,那么他的表述就会显得很混乱,可能表达了大半天都没能让人明白到底是在说什么。


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而对于孩子来说,训练孩子思考事物存在的规律的能力是非常要紧的一件事情,有学者表示,孩子3岁之后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强,会很想知道很多自己不懂的事情,如果这时候父母能够给予引导和锻炼,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到一定的境界,而这将决定孩子未来的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怎么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既然孩子在3岁之后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那么锻炼孩子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家长们可以这样训练孩子。


1、多给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不少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做不好,因此会习惯大包大揽,什么都替孩子决定,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事实上,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想要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父母首先要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表达,让孩子的脑子和嘴都动起来,除非是在孩子实在是完成不了的时候,父母再给予适当的提示,不然就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2、在聊天中陶冶孩子


很多孩子的突破性成长,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的,这也就意味着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说说话,谈谈心,在聊天当中有意识的去了解孩子,启发孩子去思考,陶冶孩子的思考事物规律的能力。


3、利用游戏、趣闻来陶冶孩子


给孩子讲有趣的事情,陪孩子玩游戏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很好,在好心情的帮助下,孩子就会更愿意配合父母,在父母的指引下去思考、去观察,去复述,这能进一步促使孩子去动脑筋思考,去记忆,让孩子的去思考事物规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这样训练

孩子是否聪明,脑子是否转的够快,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每位父母要在孩子的每个生命历程中,给孩子带去不同的陶冶和引导,让孩子变成一个有条理、会表达、能做主的人。

我是大白奶爸plus,有什么育儿难题或者经验,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留言,一同探讨一起进步,做更好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