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常說“雙春年 雨連綿”!2020陰雨天氣會很多嗎?

今年是閏年閏月雙春年,雙春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閏月則指的是有13個農曆月,有閏月的年份便是閏年。

由於2020年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為臘月二十二,再加上今年有兩個農曆四月,所以今年便是閏年閏月雙春年。農村老農說,在有閏月的年份,陰雨天氣會比其他年份多,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對農事有哪些影響呢?

和往年相比,今年春季的降雨量比往年卻多了很多。我們華北地區年降雨量很少,尤其是“春雨貴如油”的春季,記得有些年份中,春天一場雨都看不到,為了不耽誤農時,農民只能自己抽水來種瓜種豆,但是今年截止到現在,我們這裡已經下了兩場小雨。

對於今年雨水多的情況,爺爺卻說,別看今年多一個月,但是卻多做不了一個月的工,因為閏月的年份降雨比往年多,一下雨農民就不能像往常一樣正常勞作,只能待在家中,所以在農村還有“吃得了閏月的飯,多做不了閏月的工”。


老農常說“雙春年 雨連綿”!2020陰雨天氣會很多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會出現閏月,很多人會將農曆和陰曆劃等號,其實農曆並不等於陰曆,農曆是在陰曆的基礎上,再結合陽曆而來,閏月便是陰曆和陽曆結合後的產物。陰曆是月球圍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一個月,12個月加起來的時間為354天,而陽曆是根據太陽圍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一年,共365天或366天,當陽歷和陰曆結合在一起時,陰曆年份每年都要比陽曆少11天,為了減少兩者之間的差距,便每三年就會有一個閏月的出現,有閏月的年份便是閏年。

由於今年是閏四月,現在驚蟄已過,降雨量也逐漸增多,農民在耕作時,便不能按照以前的農曆月份來安排耕作,而是應提前春耕,因為節氣已經到了農民春耕的日子。

農村中關於節氣的俗語都是老農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出來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據氣象部門推測,今年出現澇災或旱災的幾率要比以往年份大很多,所以今年農民要提早做好抗澇抗旱的準備。

科技興農,造福萬家——眾德《三農大講堂》以“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為服務宗旨,把深奧的科學種植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對面、手把手教給您,關注我們,爭做新時代的“新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