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於春天的夢想。

疫去春來。

抗疫宅家期間,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製作了以醫療救治、群防群控、疫中盼春、疫去春來、復工復產為主要內容的等7件系列主題作品。塑造了一個個具有鮮明“在場感”和當下“時代感”的抗疫形象。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麵塑藝人陶玉潔製作的麵塑作品----復工復產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陶玉潔在為麵塑作品“復工復產”塗抹顏色

作為民間麵塑藝人,緣何要製作這些抗疫作品?

庚子之春,湖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呈全國各地蔓延趨勢。陶玉潔看著一批批醫護人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地馳援湖北、馳援武漢,她心想,作為一名基層的文藝工作者也應該為抗擊疫情凝聚文藝力量、鼓舞精神鬥志,體現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抗疫擔當和職業奉獻,於是,陶玉潔決定要用麵塑技藝記錄抗擊疫情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人民畫像、為時代“塑”碑,集中展現中華民族眾志成城、不屈不撓的抗疫精神、中國力量和復工復產、千帆競發一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繁榮景象。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群防群控”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鍾南山團隊”

據瞭解,麵塑文化傳承人陶玉潔,1976年出生於四川廣安,2000年10月隨丈夫安家山東聊城。陶玉潔系山東面塑協會會員、工藝師,聊城市民間藝人協會會員、聊城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聊城市臨清麵塑協會會員、導師,現居住在山東聊城臨清市。陶玉潔十幾歲時,就求學於河北石家莊,後又漂泊於首都,從事過繪畫研習與創作,還在一家美術單位從事過美編工作,2017年在山東藝術學院進修學習麵塑文化專業,作品《青梅煮酒論英雄》、《呂布戲貂蟬》還被山東藝術學院收藏。這些學習和經歷,為她從事麵塑工藝奠定了豐厚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文藝導向。

陶玉潔麵塑作品,在傳統麵塑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自創一派,她的作品與中國建築、繪畫藝術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形成了點線面的三大融合,使麵塑人物彰顯生動靈氣,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她曾製作的大型微縮麵塑景觀《金瓶梅》、《臨清鈔關》、《臨清運河文化》等作品深受行業內部及文人的好評和青睞。

從這次“疫去春來”系列主題作品來看,每一件麵塑作品,無論從人物刻畫,還是從細節表現,無論是從突出主題,還是畫面邏輯,無不彰顯了她思維創作的特點、特色和品牌。

細節貼近現實生活:醫療救治主題作品,一邊有消殺人員對接送疑似患者救護車的消殺,一邊有醫護人員的集中救治和轉運,細節還刻畫了輪椅上患者手中的藥品和藥袋。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醫療救治”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醫療救治”

細節傳遞場景溫暖:疫中盼春主題作品,一邊是姐弟倆居家書寫作業的現場場景,一邊是窗外花紅柳綠、春意怏然的美好景色,居家隔窗向外張望的兩個童娃,那種對春天的渴盼和想出去奔跑、玩耍、親近大自然的慾望表現的淋漓盡致,作品在展現兩個小人物背影和心理活動的同時,弟弟腳踩木凳向外張望的瞬間,小姐姐呵護小弟弟安全的細微動作,無不傳遞著人間的親情和生活中自然再自然的溫暖。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居家盼春”

細節令人身臨其境:復工復產主題作品,一邊是領導現場視察指導,一邊是搬運、挖掘、運送、切割的火熱的生產場景,讀吧,動感十足,讓人身臨其境。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復工復產”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復工復產”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復工復產”

構思、設計、創作如此栩栩如生的品牌作品,創作有困難嗎?完成作品順利嗎?

疫情防控期間,外出採購麵塑製作原料是一件最困難的事情,怎麼辦?如何克服這一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今年春節期間,陶玉潔充分利用回孃家四川廣元探親,爬山的時機,她就地取材採集了三大包樹枝和綠色青苔作為原料,這樣一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就地取材,終於緩解了部分製作原料不足的問題。這樣以來,解決了原料問題,應該不會再有啥難題了吧!

除卻巫山不是雲,事非經過不知難。不經歷,誰也不知道其中的難處,這其中不乏缺少總體構思、佈局設計、突出主題、色彩對比、表達內涵、上下互動、動靜結合、大小相依等技術美感,採訪中,陶玉潔告訴小編,在創作|“疫中盼春”作品時,室內的窗簾起初為純藍色,製作完成後,由於窗簾的面積和單一顏色,有些搶佔主題的感覺,為了能夠逐步完善作品設計、提升作品的整體美感,陶玉潔不得不又繼續開動腦筋,用白色橫條壓調藍色,彰顯了作品的精益求精、至善至美;有時為了一個人物的頭像要反覆做七八個、前前後後地端詳比對,那種認真推敲、反覆琢磨的心思,不比研究某個科研話題累腦子,其中醫療救治那件主題作品,修整安裝,直到凌晨三點才完成。陶玉潔這樣告訴小編。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疫去春來”


為人民畫像 為時代“塑”碑—走近山東聊城臨清麵塑藝人陶玉潔

2020年3月14日,拍攝的陶玉潔麵塑作品—“最美逆行者”

如果以上採寫內容算是創作困難的再現和作品美感分享的話,那麼這些栩栩如生的麵塑場景的時代意義和至善至美的創作價值究竟在哪裡呢?

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大背景下的新冠肺炎重大事件中疫情防控,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精心刻畫的是防疫逆行者的英雄形象;凝練記錄的是奮戰一線白衣天使的擔當;視覺呈現是各具風格、各顯神采,以敏銳性、鮮明性、現實性和精神性相結合,以高度濃縮的形象歌頌了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吹響的是戰地的號角、鼓舞的是人們的鬥志;這是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在用文藝為人民畫像、為英雄立碑、為時代謳歌的美麗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